财经院校为何突然遇冷?

未知 2019-07-30 09:30


财经院校为何突然遇冷?

全国第一批本科招生已经落下帷幕,与前几年不同的是,2019年高校招生有这么两个特点:一是财经类院校普遍“遇冷”,录取线“跳水”,二是师范类院校被热捧,录取线节节升高。

以高考大省——河北省为例,“两财一贸”的录取线都大幅下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录取线是648分,中央财经大学是644分,而一向录取线非常高的上海财经大学,投档线仅有606分。

另外几所财经类名校,比如,西南财经大学的录取线是630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623分,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610分,与河北省相隔较近的天津财经大学是608分。

与财经类高校普遍遇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师范院校普遍爆热。

还是以河北省为例,几所教育部直属院校都普遍看好,华东师范大学录取线是643分,华中师范大学是626分,陕西师范大学是621分,东北师范大学是614分。

湖南师范大学(211高校)和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重点高校)等师范类高校投档线也在600分以上。

这样的录取线相比较2018年可谓大幅上升,涨幅在10-30分之间。

另外,工科类院校的招生情势继续看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线是673分,北京理工大学是665分,北京邮电大学是650分,这些工科院校的录取线都超过了650分,算得上是“超高分”了。

大连理工大学在河北的录取线是632分,哈尔滨工业大学是649分,南京理工大学是624分。

财经类高校为何在2019年突然遇冷?今后又会是什么发展趋势?

在冷丝看来,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共同的规律,高校招生也是如此。根据教育部和个省市自治区考试院公布的招考信息,财经类高校近20年录取线一直在攀升,报考人数众多,成为热门的大类专业。

当某一现象持续火爆,接下来当然就会有遇冷的可能,财经类高校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也是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体现。

同时,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有“忌惮”心理,既然财经类高校一直是报考的热门高校,那么,一些高分考生就不太愿意冒险,宁可报考工科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不仅非常保险,而且到这样的高校就读也能够学到专业知识,获得一技之长。

师范类院校在我国高校招生工作中一直不占优势,分数不会太高,当然也不会太低。除了华东师范大学,其他师范院校的录取线并不高,而且,这种局势已经延续了好几十年,师范大学的录取线一向显得较为平稳。

从志愿填报的心理上来说,考生当然愿意报考稳妥的高校。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师范类院校也有很好的竞争力,尤其是教余部直属师范院校,这些高校的师范类毕业生并不愁工作,他们在毕业后大多能够进入中学做一名教师。众所周知,教师职业一直受人尊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公办学校属于事业编制,教师也被人们称之为“旱涝保收”的人群。

同时,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部分城市每年都有大量新的中小学落成,教师的缺口还是较大的。

不过,冷丝提醒,并非所有的师范院校毕业生都好找工作,好找工作的师范院校主要集中在教育部直属院校和省属重点大学(师范院校)。

最后,冷丝还想说的是,财经类高校在今年有“遇冷”的现象,这并不意味着2020年高校招生也会遇冷,事情的发展往往会出人意料,明年有可能又回归到“火爆”的原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