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资,为什么那么枯燥?

未知 2019-09-22 14:01
股市投资,为什么那么枯燥?

股市投资,为什么那么枯燥?

 

我们常说,投资是很枯燥的。

但是,枯燥在哪呢?

1、投资的准备过程是非常枯燥的。

一个成熟的投资者,没有经历两轮牛熊转换,是不可能修炼成熟的。

曹仁超说:投资要趁早。他的意思是,早破产一次,好重头再来。

巴菲特和芒格都说过:40岁之前,没有真正的价值投资。

为什么是40岁?

一个年轻人,参加工作时,通常大约在24、25岁,两轮牛熊转换,差不多就得15、16年。

恰好40岁上下。

从24、25岁到经过两轮牛熊转换的40岁,这15、16年,就是投资者为在股市上赚钱所必须付出的准备时间。

试问,有多少人能够经受得住这样漫长的等待呢?

装死容易,在死人堆里挣扎着积极乐观地活下去,最难。

这是人性,克服人性,更难。

2、等待投资的机会是非常枯燥的。

能让我们持续地在股市取得好成绩的最大的秘诀,就是寻找到好企业,和好企业共成长,但实话实说,很残酷的一个现实是,好企业不多。

二八定律决定了,世界上永远是只有少部分企业能称得上是好企业,值得投资。

同时,又因为少,你找到好企业的时候,通常价格都已经不低。

而好的投资,必须是“品质+估值”,也即好企业+好价格。

因此,哪怕你找到好企业,通常等待好价格的时间也会非常漫长。

据说巴菲特为买到合适价格的可口可乐,耐心地等待了十几年。

你能耐心地等待你喜欢的女孩子十几年吗?

如果你连你喜欢的女孩子都不能耐心地等待十年、二十年,你又怎么能为一个看起来就是一串电子代码的股票等上那么久呢?

要知道,对生命短暂的人来说,十年、二十年可并不算短。

很多很多人,因为不能等待,而得不到命运的垂青。

股市就是这样冷酷无情的地方。

3、兑现投资价值的过程也是非常枯燥的。

企业的经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也就说明了,价值的成长注定是一个漫长连续的过程。

市场先生的特性决定了,股价忽高忽低。

定力稍有不足,就有可能被提前甩下车,甚至发生高买低卖的惨剧。

所以兑现价值的过程同样是非常枯燥的。

五六年前,我对发现价值、坚守价值和实现价值,就做过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我分析和思考的结论是:三者之中,发现价值实际上最简单,坚守和实现价值最难。

发现你只需要一双慧眼就行——在脾气古怪的市场先生那里,有时贵贱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但是在极端恐惧的环境下,能够不人云亦云地相信并一直坚守到价值兑现的那一天,却需要超出常人的耐心和毅力。

每每想到个例子,我就难免自惭自叹一番。

4、市场验证的过程也常常是非常枯燥的。

最后这一点,也殊为重要。

在股市混得久了,我们深知,一个正确的选择,或者一个错误的选择,可能得几年、甚至得十几年之后才能呈现出结果。

股市想验证一个以观点、操作的正误,经常跟一个人验证自己是否有潜疾一样,也得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这种特殊性,让我们此前积累的经验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以为我们是对的,实际上我们可能是错的;或者相反,大家都认为我们是错的,实际上我们可能是对的。

这个漫长无趣的过程,自然也是枯燥的。

有上述四点枯燥,所以我们常说:投资是一场非常寂寞的长途旅行,非有大智慧大毅力者不可胜任。

当然,我们分析枯燥,目的是为了战胜枯燥。

那么在价值投资的漫漫旅途中,我们该如何克服枯燥呢?

1、接受枯燥,用平常心看待枯燥。

人类的恐惧通常就是来源于无知。

既然你已经知道投资的过程必然长伴枯燥,那就应该坦然接受这种天赋的枯燥!

2、慢慢地经历两轮牛熊转换。

以前碰到不知天高地厚的新手,我就常跟他们念叨:你知道的、经历过的那点东本,我都知道、都经历过;但我经历过的、知道的东西,你可能从来还没有经历、知道!

简单点:你知不知道,不是最重要,你经没经历过,才是最为重要。

3、坚守住投资的基本常识。

冬去春来,四季轮换,这是常识。

知道了这个常识,冬季大雪漫漫时,你就不会恐惧和迷茫。

人弃我取,人追我舍,这就是股市的常识。

知道了这个常识,你就不会在行情冷清时过度悲观或在行情高涨时过度乐观。

当然,股市的常识还有很多条——举此一例,抛砖引玉。

4、多读文章。

如果上述三点实现后,还不能抚平心中的波澜,那就只有最后一招了——多读读文章吧。

黄沙寂寂,前途漫漫,有经典投资名著陪伴,多少能减少一点逆旅之苦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