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银行理财业务高质量发展

未知 2019-09-25 16:27
助推银行理财业务高质量发展


  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作为统一资管行业审慎监管要求的纲领性制度文件,对同一性质的金融产品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新规发布旨在落实消除多层嵌套、强化穿透式管理、规范资金池运作、实行净值化管理等要求,其发布是规范金融市场发展、整顿金融秩序的需要,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的需要,是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2018年7月,配套细则落地出台,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且前后呼应、互为耦合,意义重大。一是配套细则保持了资管新规去杠杆和资管业务统一监管的核心原则,有效引导银行理财回归代客理财的资管业务本源。二是配套细则对资管业务关键要素进行了详细补充和说明,提升了执行层面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在过渡期安排方面,没有“一刀切”。过渡期结束后,对于因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经报监管部门同意,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适当安排,稳妥有序处理。这些安排有助于缓解部分资产整改压力,避免了因为处置风险而带来的新风险。配套细则下发后,市场信心明显提升,市场疑虑逐渐消散,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预期。

  沉稳应变,银行理财迎来新变化

  随着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以银行理财为主的大资管行业开始了转型,银行理财业务迎来了新变化。

  一是理财业务总体保持平稳。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产品余额总体平稳,未出现大幅波动。2018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合计32万亿元,同比增加2.5万亿元,增长8.5%。其中,共有40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非保本理财产品4.8万只,存续余额22.04万亿元,与2017年底基本持平。

  二是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首先,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持续下降。2018年末,同业理财余额为1.2万亿元,同比减少2万亿元,同比下降63%,资金内部循环现象明显减少。其次,面向个人发行的理财产品呈上升趋势,2018年末占比为75%。再次,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平均期限有所增加。2018年全年,新发行的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161天,较2017年增加约20天。2018年末,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非保本理财产品不到4月末资管新规发布时规模的一半;占非保本理财产品的3%,较4月末下降3个百分点。最后,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提速,2018年共有160家机构发行了净值型产品,其中四个季度净值型产品发行量分别为899只、1068只、1652只和1990只。

  三是产品种类日渐丰富。基于投资者日益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各商业银行积极顺应监管导向,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提高理财产品的广度和客户覆盖面,陆续上线类货基(类货币基金)开放式产品、混合类非固收产品等。通过专业化、个性化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跨市场的理财投资服务。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业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遵循风险收益的平衡,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健、可持续的理财收益。2018年全年,非保本理财产品累计兑付客户收益10566亿元,封闭式非保本产品客户年化收益率为4.97%,同比上升约80个基点。

  四是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银行理财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等方式直接或间接进入实体经济,有力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18年末,非保本理财资金配置债券资产比例高达53%。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央票、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占非保本理财投资资产余额的8%;商业性金融债、同业存单、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和外国债券占非保本理财投资资产余额的45%。银行理财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在打破刚兑、产品净值化的大背景下,市场上的无风险利率下降,进而带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二是资管新规将嵌套层级限制为一层,禁止开展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缩短了融资链条,进而降低了企业实体融资成本。三是允许理财子公司直接投资股票,或将为股票市场引入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和资金来源,进而提升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直接融资功能,拓展资本市场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