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电影里“打拼”的内地配角演员

未知 2021-04-12 09:24
在香港电影里“打拼”的内地配角演员


我们都知道,来自内地的李连杰、赵文卓、吴京等人,都是凭借香港电影成名。除他们之外,在香港电影的繁荣时代,在港片里还活跃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内地配角演员。
 
香港电影里的很多配角其实都出生于内地,比如吴孟达、秦沛、午马、林雪等人,不过这些大咖并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他们虽生于内地,但都在未成年时就随家人去了香港。这里要讨论的是,那些在成年后,才在香港电影里的“打拼”的、来自内地的配角明星。
 
 
在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火遍东南亚之后,内地和香港合拍片模式成为一股潮流。刘家良联手李连杰拍摄了《南北少林》;徐小明邀请于荣光、徐向东制作了《木棉袈裟》;张彻与徐小健、董志华等人合作,拍摄了《大上海1937》《过江龙》等影片;张鑫炎找到于承惠、计春华等人,制作了《黄河大侠》……
 
 
 
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由香港名导担纲导演,演员则从内地武术运动员、戏曲和影视演员中选拔。不过以上提到的这些影片虽然都名噪一时,但其主演大多昙花一现,很多人都随着合拍片的没落而淡出影坛。比如《大上海1937》里的董志华(内地演员董子健的父亲),曾是张彻力捧的武打明星,但在主演完张彻导演的最后一部影片《神通》后,就在影坛销声匿迹,观众再次见到他,是在十多年后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
 
 
 
真正从合拍片时代走出的明星,除李连杰外,也只有一个于荣光。于荣光是京剧名门之后,自幼学习京剧,手里有真把式。在主演完《木棉袈裟》之后,由于他为人谦和,又肯努力,受到很多香港导演的青睐,陆续主演了《海市蜃楼》《古今大战秦俑情》《东瀛游侠》等片,慢慢在香港影坛站稳脚跟,成了一位可塑性很强的银幕硬汉。
 
 
 
此外,跟李连杰有过多次合作的计春华、当过李连杰替身的熊欣欣等配角演员,也是从合拍片时代进入电影圈,可惜他没有于荣光、董志华等人的好机会,个人演艺成就也就稍差一些。
 
在港片的配角明星中,于荣光无疑算得上是大咖。不过有两位来自内地的配角明星,咖位完全不输于荣光,他们就是刘洵和徐锦江。
 
 
 
刘洵和于荣光一样,也是学京剧出身,而且是一位京剧大家,受到过很多名家指点。他在进入香港影坛时,已经快50岁,在影视表演上算得上大器晚成。刘洵因在电影《刀马旦》中担任戏曲指导,而受到导演徐克的赏识,后来接连出演了徐克监制或导演的影片《笑傲江湖》《黄飞鸿》《黄飞鸿之狮王争霸》等片,成了一位亦正亦邪,对角色驾驭能力极强的黄金配角。
 
 
 
刘洵塑造了很多经典的角色,而且角色之间相差极大,《新龙门客栈》里的东厂档头阴沉狠辣、《九品芝麻官》里的李公公怪里怪气、《新上海滩》里的刘叔不怒自威……难怪有媒体和影迷将刘洵称为“千面如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