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电影传统最深沉的致敬

未知 2019-06-18 08:53
对中国电影传统最深沉的致敬

  1.  
 
上海国际电影节丨这是对中国电影传统最深沉的致敬与回望
 
 
120618_p27_b.jpg
《家》剧照。今年是文学大师巴金诞辰115周年,该片的重新亮相无疑是最好的纪念
每一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都有一定数量的出自早期中国电影人的优秀作品,因各种时间节点或纪念专题而被加以集结,从早年的银幕上“穿越”而来,带着历史的气息,与当下的观众见面。
20世纪初,电影作为“舶来品”流入到中国。在此后约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先后诞生了通常意义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代中国电影导演,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国电影史。
“第一代”中国电影导演,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逐渐形成规模,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邵醉翁、洪深、沈浮、任彭年、侯曜等。不幸的是,这一时期的电影胶片大多毁于战火,留存下来可供观赏和研究的样本数量极少。
“第二代”导演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左翼运动”应运而生,用电影追求民族进步、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人物有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
与此同时,“第三代”电影人在这一阶段积累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使得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以有别于前两代先辈的崭新面貌登上历史舞台。代表人物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李俊、王苹等。
当然,早期中国影人还包含着编剧、演员、摄影、美术、声效、制片、发行、放映等各个艺术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工作者。他们在电影传入初期摸索前行,不断扩大“第七艺术”的表现领域和社会影响,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创者和先驱;新中国成立后,早期电影人继续发挥能量,从未停止艺术实践和探索,拓展了中国电影的新维度。他们的奋斗和成就被载入影史,值得我们铭记。
家1.jpg
《家》剧照
尽管斗转星移,昨日仍能在修复中重现
今年3月,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凭借主题为“创生万象,幕后为王”的官方海报惊艳四座,这张海报取材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典动画电影《大闹天宫》,风格鲜明、重点突出,视觉上的灵动感与冲击力,较成功地正向转化为观众的印象分和期待值。《大闹天宫》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此次电影节放映了修复质量最高的完整版。这部创作于1961年的影片,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电影的代表作,更成为几代国人童年里的珍贵回忆。而它的导演之一万籁鸣,则是中国美术片最早的奠基者。
1926年,万籁鸣和他的弟弟万古蟾、万超尘共同制作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技术和条件都十分局限的上世纪20年代,可以说是步履维艰。自此,“万氏四兄弟“(包括小弟万涤寰)成为当时中国动画电影最重要创作力量,并长久地推动了国产美术片的发展。1930年,万氏兄弟制作的动画片《小纸人捣乱记》首次达成了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拍摄技术。1935年,万氏兄弟制作的《骆驼献舞》是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抗战爆发后,万籁鸣曾担任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日协会理事,以动画为武器,在观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41年,万籁鸣和万古蟾联合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瑰丽奇绝的视觉效果和妙趣横生的情节之外,暗含着强烈的反抗侵略的精神,在当时引起轰动,票房收益超过了故事片。新中国成立后,万籁鸣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动画片导演,1961年到1964年,万籁鸣和唐澄联合导演的《大闹天宫》(上下集)问世,片长和放映时间都为当时之首列。影片在剧情、视效、美学、趣味等层面的高超水准,不但受到国人的喜爱,还输出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获奖。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即将放映的,是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时间最长、内容最全的版本。
p2555860942.jpg
曾经,在2014年,早期中国影片《盘丝洞》同样作为“孤本”放映,成为当时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大盛事。《盘丝洞》由上海影戏公司在1927年摄制,是上世纪20年代流行的电影类型——神怪片的代表,导演但杜宇是20年代最早开始拍电影长片的电影导演之一,主演殷明珠(FF小姐)是风靡上海滩的第一代女明星。影片“失传”多年后,在2014年3月由中国电影资料馆自挪威国家图书馆迎回,上影节放映的拷贝则由挪威另外提供。同样在2014年上影节展映的修复版《恋爱与义务》,由联华影业公司出品、卜万苍导演,硕果仅存的拷贝来自中国台湾电影资料馆。这部上映于1931年的影片,83年后再次重返上海,银幕上的阮玲玉和金焰风姿依旧,而银幕下则斗转星移,令人感慨万千。

文学照亮电影,电影“照见”文学
文学改编一直是电影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很多文学家甚至直接介入电影剧本的创作,两种文艺形态相映生辉,文学照亮电影,电影“照见”文学。
今年展映的影片《家》,由陈西禾和叶明联合执导,改编自巴金的同名小说。影片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讲述新旧社会力量的更迭和挤压下,每个家族成员的人生境遇。陈西禾曾在大学任教职,自1938年起开始了电影创作和批评生涯,陆续担任电影编剧、导演、评论者等工作。他曾应巴金委托而着手改编其小说《春》的话剧版,在对文字的理解和自身艺术素养方面都水平高超。他曾在1951年自编自导了著名的反映妇女解放的影片《姊姊妹妹站起来》,深刻揭示了新中国成立前北平底层妇女暗无天日的悲惨境遇,以及新中国对她们的救助和改造,具有厚重、深刻的社会价值。
1956年,陈西禾再次改编并执导巴金的小说作品《家》,这是巴金最富盛名的著作,书中描绘的社会巨变中的年轻人群像,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电影版的《家》,对原著的反映较为忠实,又格外渲染了压抑、苦闷、无从解脱的时代困境,从而强化“出走”“冲破”的迫切感。

《陈毅市长》(1981年)由黄佐临、傅敬恭、罗毅之联合执导,改编自同名话剧,描绘了1949年上海解放后,陈毅同志出任新中国首任上海市长,如何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克服重重困难、建设新局面的过程。影片在当下的再度上映,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201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了纪念黄佐临先生110周年诞辰,曾经展映他执导的《三毛学生意》(1958年)和《腐蚀》(1950年),前者根据著名滑稽戏改编,后者则改编自茅盾的同名小说。2016年也适逢桑弧、水华、凌子风三位早期影人的百年诞辰,当时上影节推出“南腔北调”纪念影展,放映了四位导演的共8部代表作。其中,水华执导的《林家铺子》(1959年)、《伤逝》(1981年)分别根据茅盾和鲁迅的作品改编;凌子风执导的《骆驼祥子》(1982年)、《春桃》(1988年)分别根据老舍和许地山的作品改编;桑弧的《不了情》(1947年)更是张爱玲首次担任电影编剧的作品。
2015年上影节展映的早期中国影人作品,在文学分量上也蔚然客观。郑君里的名作 《乌鸦与麻雀》(1949年)由陈白尘、沈浮、王林谷、徐韬、赵丹、郑君里联合编剧。石挥自导自演的经典影片《我这一辈子》(1950年)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陈鲤庭执导的《丽人行》由田汉编剧。许幸之执导的《风云儿女》(1935年)由田汉、夏衍编剧,这部影片中还诞生了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吴贻弓执导的《城南旧事》(1983年)根据林海音的小说改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