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未知 2019-08-12 10:40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也不知为什么,这几天大家都在聊《寄生虫》,莫非,你们都会答题么?

好吧,既然大家都在说《寄生虫》了,那我们也一起聊聊。

最开始是在戛纳看的这个片子,那是特别过瘾的一天,《好莱坞往事》和《寄生虫》双片联看,出于个人的一些迷影情结,《好莱坞往事》最后一段看到我爆哭。

所以,紧接着看《寄生虫》,我都有点犹豫,怕自己情绪收不回来,影响《寄生虫》的观感。我估计,那一场很多媒体,都有类似想法。

结果,《寄生虫》反而炸了,因为,这是个娱乐性太强的片子,精彩、紧张、有趣、好看,类型元素丰富,导演的能力也很出彩。在一大堆艺术片中,难得看到个可看性这么强,又有寓言内涵的片子,还是相当过瘾的。

所以,炸了也正常。接下来,就是你们知道的,拿到了金棕榈,豆瓣也一直高分,虽然如今稍微降了一点,但是仍有9.0分。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对于韩国影坛来说,这是韩国电影有史以来第一次拿到金棕榈。对于奉俊昊来说,这同样是他在好莱坞拍片多年之后,重新回归韩国本土电影,果然,韩国本土的风土人与人情,才更适合奉俊昊导演。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之前不少朋友会拿这部电影和《燃烧》做比较,毕竟两者的主题都是韩国社会阶级问题,时间上还很接近。

但是,你可以说两部有相似的地方,但非要加以比较,分个高低胜负,其实还挺无聊的。

两部电影都很好看,就不行么?

毕竟,这两部电影是真的非常不同啊。两个导演的视点、风格、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以各自出发点拍出的影片,也完全是各自风格的体现,这才是韩影最让人恐惧的地方,高手多、佳作多、而且梯队好。

很难想象,要如何用同样的语境、同样的标准,来评价这样截然不同的影片。这对于任何一方都是不公平的。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寄生虫》依然是奉俊昊一贯的风格,是一部非常娱乐、节奏流畅、手法纯熟的类型片。在类型的同时,又有他对阶层、人性的关注。

尤其是,他的批判和思考,依然是在“类型片”的框架内完成的,是首先保证娱乐性和可看度的,所以《寄生虫》注定会是一部更加面向大众、会被更多人喜欢的电影。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寄生虫》的票房确实也很厉害,在韩国和法国都卖得很好。

在韩国是观影人次破千万,票房早就达到5000万美元;而在法国也轻松超过《雪国列车》,成为最卖座的韩片。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影片的前一个小时发生了什么,估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以宋康昊为首的一家穷人,生活非常潦倒。他们住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全家都是无业游民,靠打零工为生。

直到有一天,大儿子被介绍到富人家做英语家教。

接下来,这一家人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都成为了这个富人家的雇员,并且假装互不认识。而富有的女主人是如此傻白甜,压根没有发现他们的骗局。

他们的命运由此改变:这一家子穷人,都渗透进了富人家庭,变成了这个富人家庭的“寄生虫”。这也是片名的第一层含义。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当然,影片的前一个小时,并不仅仅是黑色幽默,同样处处是铺垫。每一个细节,都向我们体现出了韩国社会“无形的阶级”。

例如,这对富人夫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发苍苍的财阀,恰恰相反,他们年轻新贵、俊男靓女。

对于他们来说,财富的积累不再是通过时间,他们生来就是富人。这样的养尊处优,和宋康昊的一脸老迈就是鲜明对比。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空间”同样是理解这种阶级差距最直观的方式,富人住在山顶豪宅,而穷人则蜗居在地下室。这本身已经是最极端的对比。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毕飞宇之前写到过,“人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都和时间和空间的限度有关。”

占用更多的资源,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快的车,看更高处的风景,活更长的寿命,似乎就是所有人最本能的欲望,也是大多数人一生奋斗的目标。

而在这部电影里,时间和空间,的确也就是富人和穷人之间最为直观的鸿沟。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好的电影应该直接用影像来讲故事,而这部电影的场面调度无疑是相当考究的。影片的“空间”还包括了两个重要的隐喻,楼梯和地下室。

在这部电影里,不断出现的楼梯,既是物理上的空间,也隐喻着社会阶层的流动。而这一元素的运用,也是在致敬1960年金绮泳的《下女》。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影片讲述了富有的男主人和贫穷的下女发生的婚外情,当然,畸形的欲望,对于下女来说,注定是倒错的悲剧。

《下女》以不伦恋来讲阶级问题,楼梯也是全片最常出现的元素,楼上楼下犹如两个世界。而影片结尾,倒吊在楼梯上的下女,也成为全片的点睛之笔。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下女》

那么,为什么是“地下室”呢?

这不仅在影像风格上提供了一个隐秘又阴森的空间,同样也在剧情上,也有对于南北韩问题的隐喻。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电影的黑色幽默感,主要是来自于,富人的能力和他们的权力似乎并不对等。穷人们一步步地渗透进了他们的家庭,他们却一无所知。

这是这部电影浮在表面的部分,是“楼梯之上”的部分。而当影片进入后半段,镜头转向地下室,我们才看到这个家庭真正的真相。

对于这样一个黑色幽默的设定,完全可以想象一般的商业片导演会如何做。大概就是,整体风格会变得越来越荒诞,但是故事始终浮于表面。

比如,既然富人傻、穷人精,那么穷人家会彻底逆袭,取代富人家的地位;更抓马一点的话,穷人家的漂亮女儿,甚至会和男主人来一段《下女》式的爱情故事。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但是,奉俊昊好就好在,他迅速地让这个黑色幽默故事,反转为一个惊悚片式的有些现实、甚至于冷酷的故事。

影片前一个小时刻意安排的刻板印象,都是为了在后面被不断地颠覆和打破。

化腐朽为神奇之处,就在于,他引入了另一个穷人家庭——于是,剧情的戏剧冲突,在明面上,一直是围绕着穷人之间的互相倾轧而展开。

而我们都知道,富人和穷人才是一对相互对抗的阶级。

但是,打得头破血流的,偏偏还是穷人和穷人。

穷人们的处境是如此地相似,以至于在这场如此荒诞的对抗里,我们不断地盼望这两家人可以握手言和,却发现他们根本不能互相理解,反而为了成为富人的“寄生虫”,而咬得你死我活。

他们唯一的共鸣,反而是对富人的感激。是的,对于富人,他们连恨都没有,只有感激。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渐渐你会发现,胜算不在任何一方的手中——他们都是同样的懦弱,同样的优柔寡断,这只能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拉锯战。

但是,两家人的命运为何又都一步步地走向绝境呢?我们都知道他们本不必如此,但意外叠加着意外,一切都是阴差阳错,一切都是偶然。

就连毁掉他们家园的暴雨,都是一场偶然——谁能预测一场暴雨的到来呢?但对于富人来说,大雨可以带来清新的空气;而对于穷人来说,大雨是洪水猛兽,只能毁掉他们的一切。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真正的必然在于,他们的命运,只能走向悲剧。穷人是不可能胜利的。上升的途径,早已被地下室的门堵死。

牢不可破的社会秩序,是不可能是被打破的。富人才是人,而穷人只是地下室的蟑螂。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故事讲到这里,你会发现,这变得更偏向于一个精致的寓言故事了。

一切都经过巧妙的编排,人物的命运都沿着导演安排的轨迹在往前走,矛盾冲突、故事高潮也一目了然。这是一种类型片式的“真实”。

看到有一些批评说,“奉俊昊并不懂得真正的富人”。我们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有多懂富人,但我也不认为这部电影需要对富人有多么深刻的认知,因为全片的视角,都是从穷人展开的。

影片前半部分的黑色幽默,充斥着一种底层人的天真和臆想:富人不仅富有,而且还傻,又傻又无知。

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因为富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会维持表面的礼仪。但内心的轻蔑和骨子里的吝啬,依然能在细节里展现出来。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影片后半部分,他们未必变得多么了解富人,但至少可以认识到,他们并不傻。

他们所谓的“无知”,来自于冷漠,甚至于说冷酷。

他们并不需要,不想知道自己家的雇员是谁,甚至于根本不把他们当做“人”来看,反正也不过是服务自己的工具。

家里到底有没有穷人家庭寄生,到底被那个穷人家庭寄生。对他们这些富人来说,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只要那些穷人的行为不越过地下室的界限,富人们也压根不会在意下面的事情的,毕竟这些都不可能撼动他们的地位。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反倒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穷人,其实并不聪明,或者只能叫小聪明。机关算尽,刻意钻营,却也无法跨越阶层,甚至无法让他们走出地下室。

骨子里的奴性,理想与现实的鸿沟,让他们可怜又可悲。

但最终,这部电影的痛感,那种“悲伤和愤怒”的情绪,还是来自于,每一个穷人角色身上,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某种无能的痛苦。

前女佣的丈夫因为长期呆在地下室里,目光变得呆滞又猥琐,话也说的很不利索。

但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用他的头撞墙,为男主人开灯:这是他的荣耀,也是他的反抗。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大水淹没了整个家,妹妹坐在不断涌出黑色污水的马桶上抽烟。

这也是被一场大雨打回原形的她,在这个肮脏狭窄的屋子里,唯一能为自己做的事情。那一刻的她既冷漠,又麻木。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当然,最棒的无疑还是宋康昊。

他从前半部分喜剧式的夸张和滑稽,到后半部分被激起反抗之心的自卑、敏感和痛苦,再到最后穷途末路的绝望和麻木,每一个眼神都如此真实。

让凝视着他的人,也感受到切肤之痛。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为什么爸爸最后要杀朴社长呢?因为他终于意识到,穷人就如同蝼蚁,既然活不过明天,当然也就不需要计划。

既然反正也没有未来,当然就做什么都无所谓了。情绪化的宣泄,虚无的、绝望的困兽之斗,都无所谓了。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让我觉得很遗憾的是,现在依然看到了很多吹毛求疵的评论,拷问这部电影里各种各样“并不真实”“过于直白”的细节。

说实话,一直都不是很理解这件事,这是一部电影,并且还是一部类型片,当然所有的设定,都是要服务于影片的表达本身。

在一部类型片里追求现实生活的逻辑,而不是探寻荒诞设定的现实隐喻。只能说,出发点各不相同吧。

或者不如说,你想要什么,看到的是就是什么。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每一部电影可以打动人的,最终都还是那些能够与自己的生活产生共鸣的东西,这无可厚非。

但是电影所追求的是,正是让我们能看到别人的生活,能体会到别人的痛苦,是让我们拥有哪怕一点点同理心。

而不是让人纠结“穷人一家这么漏洞百出居然富人们还是看不到”。

真实生活中的富人们能不能看到我不知道,但是说出这话的人,大概是真的什么都没有看到。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回到片名,到底谁是寄生虫呢?

对于这个词的解读,影片无疑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含义。一开始,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主角穷人一家是寄生虫。

而到后面,你发现,原来穷人不只是他们,寄生虫也不只是他们。

再往后,又突然惊觉,富人一家又何尝不是寄生虫呢?他们依赖于别人为自己提供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也需要这种共生关系。

难道《寄生虫》还不值得金棕榈吗?

 

一百年前,卡夫卡让人变成了甲虫。这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之后的异化。

而在一百年后,奉俊昊的答案是更丑陋、也更绝望的。所有人都变成了寄生虫。

这样的电影,不值得金棕榈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