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后期人才捉襟见肘

未知 2019-08-28 09:37


影视后期人才捉襟见肘

人才匮制约电影工业健康发展

江海洋表示,以高新视频为标志的电影4.0时代已经来临。在一个视听阅读的时代,人们要完成最为极致与完美的视听体验,电影院、电视是视听效果的终极之地。而后期制作已成为所有影视作品基因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影视作品是集体智慧的作品,最近我看了《流浪地球》制作的纪录片感慨良多,一个部门的核心团队,从剧本的基本情节入手,在拍摄前对未来影片所有的视听体现做了细致、扎实的推演和设计,不单是导演,编剧、摄影、美术,还有以视效总监为首的技术骨干团队。这部戏今天取得巨大的票房成功,绝对不是撞大运,而是它们真正践行了电影4.0版的工业流程。”江海洋认为,今后,影视后期产业必须从前期剧本开始,并始终贯穿在这部影片制作的全过程中。树立前期意识,是当下影视后期产业的战略思考和行动准备。他希望能有效地加强学校和影视产业间的协作与配合,为中国电影的后期产业,乃至整个影视工业不断地培养专业性的、复合型的影视工业人才,推动整个影视产业的长期发展。


丁友东认为,中国的电影基本上与世界是同步的。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过程当中,电影工业化是必由之路,但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电影工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高校虽然开设了相关的影视专业,但相对于电影市场的这种快速发展,影视人才培养体系还是滞后的。面对困境只有迎难而上,培养更多满足电影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他认为特别需要发挥企业在影视制作实践经验和标准化等方面的优势,一起参与到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从而使得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更加符合电影工业的需要。

庄严说,近年来,各大国内外主流影视活动都提出了幕后为王、影视工业化等主题,影视后期产业是非常好的践行幕后为王、影视科技以及影视工业化的影视生态环节。推动影视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我们现在极度缺乏对产业了解、热爱,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包括具备工业化气质的后期人才。这个问题需要产业和院校共同努力解决。

高等院校需转向产业思维培养正规军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影视后期产业联盟副理事长、Base FX 全球副总裁谢宁,北京印刷学院国际产教融合研究院副院长朱巍,好莱坞著名视效艺术家Jeff Olm,数字王国视觉特效总监、副总裁兼大中华区影视剧视效业务负责人周逸夫,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刘志敏等分别围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外影视人才标准的差异与借鉴,中国影视后期产业人才生态建设等主题,分享了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Base FX 全球副总裁谢宁

谢宁以“从影视后期产业看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为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说,目前制约中国影视后期工业化的瓶颈问题还是产业化人才结构性的断层。一部《流浪地球》的成功,不能说明中国影视行业已经步入飞速发展阶段,反倒暴露了影视后期人才缺乏的严重问题。“只有实现政府、校园、产业三方的共同协力,才能打造影视后期制作的产业大军,实现中国影视的良好发展事态。”谢宁提出,当今影视行业缺乏的是既要有艺术修养,又要懂软件技术,还要有服务意识的人才,他们是既能适应工业化的要求,又要有工匠精神的国际复合化人才。高等院校需要转向产业思维来培养正规军,特别要关注技工型人才和产业工人的培养,这是决定中国后期产业成本最关键的一步棋。

朱巍以韩国为例,就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当前韩国的设计教育体系,主要以创意型阶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综合训练教育。培养学生的设计管理和工程能力。第二是培养产业专业的综合性教育。第三是创新性教育。基于学习的项目,主要是为了打破传统的教育序列,根据市场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好莱坞著名视效艺术家Jeff Olm在演讲。

Jeff Olm在演讲中说,目前影响影视视效的因素首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改变了一切原有的手动工作。其次就是校企合作,让专业学生与企业进行合作,这是一个趋势。在美国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就是迪士尼推出的实习计划,特别是他们的后期制作部门,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有些学生成为了公司的员工,最后成了制片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