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豆瓣9.0评分电影看过的人不太多

未知 2019-09-09 11:04
这部豆瓣9.0评分电影看过的人不太多

这部豆瓣9.0评分电影看过的人不太多,但是值得推荐

 

 

《钢琴家》的导演是罗曼·波兰斯基。我以前没看过什么波兰斯基拍的电影。早年间,因为钢琴家席皮尔曼的传奇自传《钢琴师》的缘故,把翻拍的电影《钢琴家》找出来看了一遍。

很多人看席皮尔曼的自传,喜欢上了这个音乐天才。而很多人看波兰斯曼的电影,却没能喜欢上他本人。对于波兰斯曼本人,不予评论。但要说明一点,只是从电影作品角度来说,波兰斯曼是个无愧且有血性的好导演。

近些年,影视技术快速发展,很多好莱坞导演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最大化先进的光影技术,以达到最震撼的效果。而这个震撼往往都是追求视觉和听觉的震撼。观众真正的内心音膜,却在一阵光影拂过之后,变得平淡无奇。所以前几年,你常常能看见,电影院声音最大、色彩最绚丽的电影,必是好莱坞大片无疑了。

但这几年,你要是再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中国的一些导演也开始加入到这场为电影“贴金”、“贴银”的吸钱运动中。说是吸钱,一点也不为过。一则吸投资商的前,二来吸消费者的钱。

那吸过后是个什么效果?想必看过一些鬼故事的人都知道,人在被鬼吸过之后,要么阴死,要么阳衰。因此你也会常常看到,很多所谓的商业科幻大片,投入巨大,吸钱巨大,结果票房惨淡,血本无归。

而那些因为一丝好奇,带着家人买了票,看完电影的观众,当他们走出电影院时,除了对电影震撼效果不过三秒的惊叹外,没有任何东西留在了他们心里。就像鸟儿绚丽的翅膀,在空中华丽而又优美地一划,而后消失在璀璨而短暂的落日余晖中,没剩下一点点的痕迹。却还发出“我还会再回来”的殷切期盼。

这样的电影拍多了,一个个的导演变得一个比一个没有个性。关掉电影的制作字幕介绍,换上任何一个人的名字,没人会怀疑。相反真正有个性,有鲜明特色的电影,如要是挂上一个不相干人的名字,细心的观众,就会疑惑:怎么感觉这好像是那个谁拍的电影呢?

而能够令观众在这样的疑惑下为电影本真的制作者迟疑那么一两秒钟的导演还真是不多见。目前,在中国我就知道谢晋导演的作品、姜文导演的作品、周星驰导演的作品、王家卫导演的作品有这样的个性。未来会不会更多,我不知道。希望有更多。

电影《钢琴家》导演波兰斯基便也是这样的导演。

波兰斯基是犹太人,小的时候经历过二战,父母都曾被关押在纳粹的集中营,母亲在那场劫难中失去了生命。后来斯皮尔伯格找他拍《辛德勒的名单》,因为这个童年阴影,他拒绝了。

在这之后,年逾古稀的波兰斯基遇到了《钢琴家》的剧本,便决定将自己的民族感情和个人经历都注入这部电影中去。而这部电影最终也为他赢得了金棕榈奖,成为他晚年的又一部巅峰佳作。

前段时间,看了弗兰克尔的《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不似很多灾难类型的回忆集,弗兰克尔在磨难中的每次承受,每次观察和每一次体悟,就好像上帝的眼睛,俯瞰着芸芸众生的视角,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自己的疼痛。如此他才能够在那样的环境下,还能想着怎样活下去才有意义,怎样有意义的生存才是真正意义的活下去。

而在看《钢琴家》的时候,越到最后,越发觉得毛骨悚然。它竟有着和《寻找生命的意义》一书同样的上帝视角。但观众却又是在跟随着电影主人公席皮尔曼的视角,一次又一次将心提到嗓子眼,又将嗓子眼提到头顶,最后一直到电影的最后,钢琴声再次久违地响起时,才终于敢松一口气。

在德军的全城搜捕中,身为犹太人的席皮尔曼在城市的德占区和犹太区之间的断壁残桓,或是高楼公寓中四处躲藏。由于在躲闪,影片的四分之三的镜头也都在躲闪,而在躲闪中却又能保持稳定和平静。想必这是导演的视角。

而席皮尔曼的视角则一直是在窗户的玻璃前。有时掀开窗帘,有时侧身斜看,隔着窗户的玻璃,看着眼下大街上,枪炮四起,来来往往的人,也不熙熙攘攘,却又倒下得密密麻麻。

席皮尔曼明白也许在某个黎明的早晨,他也会是躺在那堆被子弹击穿的肉体堆积成的高高人堆里的一具冻僵了的普通尸体。然后上面盖满了白雪,他变得和地面一样冰冷。

带着这样的恐惧,他一直在逃。就是个像极了暴风雨前的普通蚂蚁,四处探头,八面张望,寻找能够放下自己身躯而不被发现的弹丸之地。可席皮尔曼又不普通。因为他是钢琴师。他是一名出色的钢琴师。在这战争之前,他曾是迷倒众人,常常各地参加演出的钢琴师。

平凡而又不普通的钢琴师。

在那样一切都是血腥,都是破碎,都是残缺,都是杀戮的环境中,能够有一双使黑白琴键交错跳跃的手,该是多么大的慈悲。无论是上帝,还是观众,其实都想听一听这个音乐天才,弹奏一曲。

不同于上帝和观众,导演的小心思在于,他有自己的安排,而他的功力就在于此。一双干净漂亮会弹琴的手,在整个影片的四分之九点五的过程中没有一次恰到好处地放在钢琴的黑白琴键上,哪怕钢琴就在眼前,而当时四下刚好又没人,但也没有按下去一个键,发出来一个音。

有的只是席皮尔曼的指尖,悬空在布满灰尘的黑白琴键上,任凭指尖上下左右激荡地跳跃着,可偏偏就是连琴键上的灰尘都不碰一下。在这样的跳动中,席皮尔曼能够随着指尖的跃动,听见自己心里的音乐。可观众听不到。于是在接下的观影中,观众除了想看一看席皮尔曼的最终结局外,又多了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找寻那段席皮尔曼心里的音乐。

这部豆瓣9.0评分电影看过的人不太多,但是值得推荐

 

 

就这样席皮尔曼一直逃离着,观众一直找寻着。影片最后,为了觅食,伟大的钢琴师一不小心打翻的罐子,碾压过布满灰尘的木地板,随着镜头的移动,一直滚远去,到了一个站得笔挺的德国军官黑得发亮的皮鞋前面,才戛然而止。

一些事情的戛然而止,却是另一些事情的刚刚开始。

“你是做什么的?”。月色下德国军官满脸的冷。

“我是一名钢琴师”。月色下席皮尔曼紧张地发抖,连胡须都在动。

军官将席皮尔曼领到一处有钢琴的房间,命他弹一曲。

一双颤颤巍巍的手,小心翼翼地放在了琴键上。

到这个时候,当第一声琴音响起的时候,观众也终于完成了一次由电影院观影人身份到音乐厅欣赏音乐会听众身份的华丽转变。

第一声琴音响起的时候,一大部分月色自上而下地洒在了席皮尔曼杂乱又肮脏的胡须上,剩下的透过胡须的缝隙,映到那双纤瘦柔软的手上,苍白发光。随着第二声,第三声,一串一串的音符自下而上,再回旋绕梁,整个房间的月色都笼罩在这来自钢琴的余音之中。

当然也包括那个冷冷的德国军官。他只端坐那一动不动。双手十指张开,又各自重重地放在两只穿着黑色军靴的大腿上,偶尔随着旋律,紧闭双手,听到某处,又不时松开。

这首曲子最终拯救了席皮尔曼,也同样拯救了那个冷冷的德国军官,当然还有看电影的人。

《钢琴家》从头到尾没有一处提及席皮尔曼是如何在苦难中去热爱钢琴的。相反,为了能够活下去,甚至钢琴就在眼前,也不会刻意多看一眼。因为席皮尔曼知道,爱钢琴是需要先爱自己。

先活下去。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最先热爱自己。此外,有余力,再去爱一个人,爱一件事情,爱这个世界,爱世上每个小的尘埃。

PS:影片席皮尔曼为德国军官弹奏的是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文章开头插入曲即是。

这部豆瓣9.0评分电影看过的人不太多,但是值得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