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部检察题材电影

未知 2019-05-03 15:36
新中国第一部检察题材电影


谈起著名演员李默然,最广为人知的便是《甲午风云》的邓世昌,这个角色使得他在当届百花奖的最佳男演员上票列第一名(最终未能颁成)。60年代的李默然作品少而精,除了《甲午风云》外,与林农导演合作的《兵临城下》亦取得较大影响。70年代末到80年代,他与石维坚合作了《熊迹》、与唐国强合作了《走在战争前面》,又凭借《花园街五号》获得了当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这里说的是李默然80年代初的一部电影《检察官》,这部电影被认为是新中国第一部检察题材电影。《检察官》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徐伟杰导演,李默然、王伟平、洪学敏、吴海燕、黄达亮等主演,1981年全国公映。电影以检察长徐力为核心,讲述了他为了维护法律将亲生之子与其他犯罪分子捉拿归案的故事。谁是罪犯?一波三折

电影揭露罪犯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设置了好几次反转。

例如开头,当我看到张华(王伟平饰)神色慌张、东躲西窜时,便先入为主地认为他是“凶手”。而电影也是侧重于将检察长徐力(李默然饰)作为主视点,那么观众便会不由自主地以他的角度审视张华。而唐敏(洪学敏饰)的惴惴不安、眼神飘忽,煞有介事的样子让我们加深了对张华的怀疑。

舞蹈演员牟晓莉(吴海燕饰)的出现使我们发现“被辱案”真凶并非张华而是另有其人,故事在此出现反转。(而牟晓莉一角选用了“海霞”吴海燕也说明了导演的别出心裁,熟悉吴海燕的朋友便知道吴海燕更擅长饰演英气十足、明丽动人的角色,这里的吴海燕不同以往的忧郁与消沉。)

而正当一切矛头线索都指向检察长徐力的儿子徐文涛(黄达亮饰)时,公安局梁副局长梁静逸及妻子廖琪从中作梗、顶住了案子试图掩人耳目。

在徐力心中正义感的感召之下,他不顾其中牵连到的至亲之情,毅然深入追查,发现了背后涉及到的另一桩副局长夫妇当年策划的“冷冻厂阀门案”,以牺牲亲人为代价将几位犯罪分子捉拿归案。徐力——大义灭亲的当代包公

李默然饰演的徐力可以说是“当代包公”。他刚正不阿、沉稳敦厚,为了捍卫法律不惜牺牲自己儿子、以自己的前途为代价与幕后真凶斗争到底。

这看似是一个近乎完人的角色。但还是有细心的影友发现了问题,认为他对张华(被嫁祸的凶手)的信任是建立在自身经验基础之上的(张华曾经救过他)。

李默然、李龙吟父子

而我认为这恰恰是影片的人性化之处,不可否认徐力对张华为人有一定了解也颇有好感,这种情感基础甚至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逻辑依据。但事实生活中,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是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身经历的影响(即是先入为主)。

而由于拍摄年限,影片不可能也很难做到将重心放在缜密的逻辑推理上,而是用当时观众普遍易于接受的心理(即增加观众对角色的情感认同)来左右角色对“真凶是谁”的判断。丽岛在哪里?——在海边。

与同时代的电影一样,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拟的地名——丽岛。而丽岛在哪里呢?

透过影片展现的蛛丝马迹,便不难界定个大概范围。80年代的影片对“大海”有种特殊偏爱,所以大连、青岛等城市成为热门取景地,而结合城市的外观我们不难看出“丽岛”地处“东南沿海”。

电影的作曲是曾参加过《红日》、《咱们的牛百岁》、《苦菜花》的肖珩,而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作曲家肖珩不仅仅是擅长创作山东特色的电影插曲,本片中的主题音乐则是化用经典的闽南语民歌《牛犁歌》,不仅仅出现在开头,在后半段徐力踌躇徘徊时依然用了这段旋律作为配乐。

这便把范围从“东南沿海”缩小到“闽南地区”,而结合影片中的部分场景我们可以看出这实在厦门。

80年代的犯罪片故事多半发生在东南沿海的大城市,这或许与东南沿海一直走在新时期的时代前沿有关,而本片里出现的酒吧间在当时显出十足的摩登感,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本片的剪辑有着同期国产影片惯有的粗粝感,而多次出现的驾车追逐的戏码又增添了本片的商业气息。

看完本片,仍旧会有个小疑问,用如此富有乡土气息的音乐作一部比较现代题材又淡化地方文化特征的影片配乐会不会显得不够融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