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期问题是不是可以翻篇了?

未知 2020-05-16 12:40
窗口期问题是不是可以翻篇了?


影院复工越来越近。
 
近期,关于影院复工已经有了“实质性”解冻。《花木兰》日前公布了新的档期,尽管并没有明确国内档期,但国内疫情防控进一步稳定之后,中国疾控中心也明确了低风险地区影剧院开放的防控措施,随后财政部、国家电影局又官宣了暂免征收2020年度电影放映业务的增值税和文化事业建设费。
 
对于突然被暂停的电影行业来说,从“消失”的春节档到“消失”的上半年。整个产业的阶段性“真空”带来了极大的产业波动。而窗口期,成为了电影产业在疫情当中最引人关注的产业核心。
 
其实不光是国内,对于整个全球电影市场来说,窗口期之争或者说模式之争都成为了一个焦点。发展了一百多年的院线电影产业,在2020年遭遇了史上最大的挑战。尽管复工在即,但如何重新回看电影窗口期依然显得非常重要。
 
窗口期之争,不应该随着影院复工而渐渐“消声”。事实上,几个月内互联网对于电影行业的冲击是不可逆的,而关于窗口期的问题也绝不会因为复工就彻底消失。除了明确院线电影窗口期之外,如何顺应后疫情下的电影产业“大势”,传统电影产业都应该有充足的思考。
 
算一笔经济账
 
“既然电影院集体关门,为什么大家还不痛痛快快上视频平台,既能赚足口碑还能挣一笔版权费。”在这段时间里,面对外行数次的发问,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为什么大部分电影就是不愿意放弃在影院上映直接上线。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最简单的答案就是算一笔账。目前,国内院线电影的分账比例,影院分账在52.27%,国产片片方分账比例在39%左右。在北美市场,虽然没有固定的票房分账比例,但片方在票房分账上非常强势,尤其是S级项目片方分账的比例甚至占了大头。
 
例如,2019年《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单北美市场的票房所得就达到了8.58亿美元,全球票房为28亿美元。尽管这样的冠军作品仅有一部,但划算下来的片方分账足以说明一部S级项目票房分账所得有多诱人。
 
 
 
而对于一部在国内电影市场上映的20亿级别的国产电影来说,片方分账票房所得在8亿左右。2019年,国内市场超20亿的影片有6部,其中国产片5部。对于档期冠军级的影片来说,放弃院线上映是任何片方都难以承受的。
 
尽管今年率先转网的《囧妈》,版权费达到了6.3亿人民币,与此同时还包含了今日头条在其他多个领域合作的条款。言下之意是,6.3亿并非《囧妈》一部影片的版权费,实际上是多重合作的“打包费”。但是这部电影此前票房保底价格为24亿,归属出品方的收益不少于6亿。也就是说,电影转手卖给流媒体平台,基本上只“保底”了在院线上映的票房保底收入。
 
但实际上,在看似对等的交易背后,实际上还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维度。就是院线电影在度过院线电影窗口期后,依然可以卖给流媒体平台获得新媒体版权收入。如今,头部电影新媒体版权费都达到了5000万级别。
 
当然,考虑到疫情对于院线票房的冲击和其他因素,《囧妈》转网看上去是一笔赚钱的买卖。但是《囧妈》本身的体量以及上线的时间节点,都决定了这个价格有非常大的特殊性。
 
对于大部分以院线观影为起点的电影来说,院线电影票房收入+长尾收入组建了基本的商业模式。倘若以新媒体版权费为基本收入的线上观影取代了B2C的院线电影票房收入,那么电影将会变成一个纯产业端的内容产品,这对于身处行业的投资者来说,则意味着天花板大大降低。
 
不孤立的“受害者”
 
很多人将院线观影和线上观影的矛盾发展类比此前电视台电视剧和视频平台网剧,不可否认的是二者的确有着很强的相似性。但其根本不同,电视台电视剧是家庭消费的产物,从客厅电视到个人电脑,其整个流程困难但并不复杂。但电影不同,电影是在一个密闭公共场所的消费产物,从公共场所大银幕搬到私人电脑或者手机前,这个过程就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了。
 
对于很多观众而言,最便捷地欣赏最热门的影片是观看电影的一个追求。那么在影院关门的特殊时期,呼吁在网络平台观影的声音其实是可以预料的。但是,就此打破院线窗口期,对于影迷来说,果真是“福音”吗?
 
其实,对于影迷或者说观众线上观影究竟意味着什么,早在Netflix成为“影院公敌”的时候就被广泛讨论。在好莱坞,系列片成为了大制片厂的首选,一批中生代创作人才创作的剧情片失去了生存空间,而Netflix急需电影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例如马丁·斯科塞斯、伍迪·艾伦、阿方索·卡隆等名导纷纷转战流媒体平台。对于这些在大制片厂失去绝对吸引力的导演来说,流媒体平台给予他们的是更大的创作空间。而对于流媒体平台而言,这些名导则是他们进入传统电影行业的敲门砖。
 
这样的发展契机让Netflix迅速扩张,但是很多人在成为“Netflix粉”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流媒体平台上线电影的单一性。导演在摆脱大制片厂约束之后,更纯粹的创作让整个电影的时长无限拉长,《罗马》的时长为135分钟、《爱尔兰人》的时长更为209分钟,但消化这批电影的主力受众很可能是本身对电影极度热爱的“死忠粉”。对于大部分路人观众而言,一部两小时甚至三小时的剧情片,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观影挑战。此外,在可随时暂停、回放、快进等条件下,对于电影本身的评价也会产生影响。
 
例如奥斯卡期间,被热炒的战争片《1917》。尽管如今的高口碑绝大多数都是线上观影完成,但是这样一部一镜到底、弱情节的战争片,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否适合线上观影?而李安导演去年执导的高格式电影《双子杀手》,且不论线上观影,即便在影院当中,没有完整格式支持的银幕播放,所带来的观影体验也不尽相同。
 
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从24帧到120帧,支持整个电影向前发展的往往是技术,而承载技术的是具有超大银幕为基础,且不可随意暂停、快进后退为原则的绝对沉浸感。缺乏足够的沉浸式体验,电影本身的很多维度都将失去意义,某种程度上也会阻碍电影行业对于技术执着追求带来的创新。
 
如果长期形成这样的局面,对于电影的制作来说显然会有不小的影响。很多人寄希望线上观影可以改变实体院线观影的弊端,从而更直接更便捷地接收内容。但互联网平台的收益和院线电影收益有着天壤之别,如果电影多样性大打折扣,果真是影迷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另外,电影作为文化消费,目前“粉丝效应”负载了很强的社会属性。好莱坞,无限延长的系列片让影院形成了“粉丝文化”,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是同好观众的一次线下聚集。而国内,除了“粉丝文化”外,观影所带来的社交体验是更为重要的部分。
 
例如2018年和2019年大年初一,分别诞生了全球市场单日观影人次和单日票房的新纪录。从数据的绝对的峰值来看,超3000万人次在同一天走入影院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对艺术的喜爱,而更多是社交场所的体验。
 
新兴崛起的春节观影新民俗,本质上是此前文化消费的替代品。而单纯的线上观影,果真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新的替代品吗?
 
电影多样性长期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线下社交场景的被侵犯,让动摇院线电影窗口期对于最“无辜”的观众也成为了潜在的受害者。
 
认清现实
 
 
 
在整个疫情期间,生活方式加速向移动化转移已经成为了基本事实。对于电影消费来说,春节三天使用手机观影的人次超过了6亿,尽管其中因为完播率等原因,实际有效观影人次会缩水,但这一体量实际上也足以说明了当下电影消费方式悄然转变。
 
此前,美国电影协会发布的2019年全球娱乐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娱乐市场收入突破了1000亿美元,其中家庭/移动设备娱乐收入为588亿美元。相比仅仅增长了1%的全球票房收入,数字市场的增速已经非常明显。
 
虽然在当下电影模式之争中,维护电影行业基本规则显得尤为重要,但不得不说实体影院消费本身存在自身无法解决的弊端。
 
例如,2019年底国内银幕数量已经达到了近7万块,但实际上超100个的县级行政区依然没有实体影院。而大量的银幕下沉,却让本身具有商业价值的地区过分饱和,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
 
与此同时,每年制作的影片里有超六成无法进入实体影院获得有效排片,而实体影院为了自身的生存,两极化排片现象愈发严重。对于中小成本影片来说,在实体影院博得有效排片的压力越来越大。
 
线上观影,从根本上来说对于传统院线电影市场存在着积极的意义,无论是对电影生命周期的延长还是对用户便捷观影需求的满足,都有积极的意义。
 
从大的趋势来看,线上线下的融合是必然的。好莱坞由于本身的互联网化程度较低,Netflix和实体影院之间遵循的是截然不同的商业规则,二者水火不容的态势短期内实际很难解决。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之争,其实是无止尽的。但是在国内,实际上在2018年就有了一个可以“共存”的契机。
 
其实,在好莱坞。Netflix此前就一直寻求收购线下影院,而近期也传出亚马逊有意收购此前被万达巨资收下的AMC院线,这些其实都是线上线下融合跨出的关键一步。但是北美流媒体平台对于线下电影院的“收购”本质上是一个资本逻辑,目的也并非是反哺传统的院线电影市场。而移动电影院由于本身的“院线”属性,建立线上影院是一个生态逻辑,目的是为了延长线下影院的生存空间。
 
在认清线上线下必然融合的现实下,其实应该看清楚的是窗口期问题不是疫情时代的特殊产物,而是疫情加速了实体影院和互联网融合的“阵痛期”到来。但在这个必然会发生的“未来”环境里,明确行业的基本规则,辨识产业生态的友敌阵营显然是第一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