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企业如何像小米一样打造爆款

未知 2019-09-09 09:37


家居企业如何像小米一样打造爆款

  据公开资料,小米逼近2000亿的营收里,大部分来自爆款产品。在小米生态链上,100万销量、10亿营收的单品,才能称为爆品的及格线。比如智米的小米空气净化器,年销300万台。

  正是这种爆品打法,支持了小米走到今天的辉煌。可能有人觉得,小米的规模那么大,流量那么强,自己的公司小,学不会,小米的爆品打法不适合自己。
孰不知,小米也是从小公司长大的,从一开始,他们就连续在做爆品,一直没有停过。

  有人说,小米做的都是消费频次较高的产品,自然容易做爆品。其实不然,目前在小米旗下的产品里,有几十个品类,一半都是低频次消费的,比如像马桶、灯具、床垫、空气净化器、智能手环等等。
看起来不好卖爆,但在他们手上,总是能一拨又一拨的引爆销量。
知本圈梳理大量资料后,总结出适合大多数企业的五种爆品手法,相信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对家居建材与装修公司来讲,其中一些做法同样适用。 爆款手法1:选择大市场

  什么是大市场?那就是聚焦大部分人的刚性需求。
过去有人问,几百个用户痛点,该怎么选择?有一种观点很不错,按照80%消费者80%的需求去筛选,留下少数的那几个就是我们要做的。

  例如智能手环,有人要他能计时、闹钟功能、可讲电话、可传讯息甚至放音乐,但当小米运用了“80% – 80%”则时,筛「计步、测睡眠、记闹钟三种功能。

  筛检功能,不仅精简成本,也让产品用途变得更简单,消费者使用门槛变低,同时又能满足大众市场的刚性需求。

  也就是说,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要对准“高频汰换、刚需、海量”的标准,刚需、海量可以帮你一次找到最多的使用者市场,再加上高频汰换,才能让消费者不断换新的,不断二次消费。

  怎么去了解这些需求?需要通过观察去获得,通过调查去了解,还要看重老客户的反馈、社交媒体上的评价等。

  爆款手法2:寻找并解决社会痛点

  进入大众市场后,往往意味着就是红海市场,所有产品都必须面对市场上强大的竞争者,正如扫地机器人、电子锅、智能手环、空气清净机等产品,都各有强势品牌占领市场,小米得从中杀出重围。
怎么杀出重围?那就是把目前还存在的痛点、大家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你能拿出过硬的品质,把事情处理好。

  举例而言,小米要做贝医生的巴式牙刷,主要看中中国大陆一年会消耗30 亿只牙刷,符合小米“高频汰换、刚需、海量”的产品标准。小贝医生CEO章骏买了很多牙刷回来,每天体验,发现很多牙刷无法解决“把牙齿刷干净”的需求。

  从这个社会级的痛点出发,他们从头开始研究,刷牙应该刷哪里、该设计什么样的刷头、用什么材质做刷毛等,最后生产出贝医生的巴式牙刷,众筹期间7天销售24万支,半年销售500万支。之后又成了博鳌亚洲论坛指定的牙刷产品,拿到了红点奖、iF奖等设计大奖。

  智米在开发小米净化器的过程中,为确定净化器孔的大小,就做了十多个方案。因为同样都是5730个孔,太大了会让净化器显得黑,不好看;太小了会影响进风、出风、过滤,从而影响产品性能。
每种方案用计算机模拟,数控加工做出实物,检测性能,仔细打磨,最终确定了每一个孔的直径0.2毫米。

  爆款手法3:大众产品高质化 

  什么产品会受到大众市场的欢迎?从小米的做法可以看出,大众产品高质化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也就是把一般的产品做得更好,不一定所有功能都非常好,只需要尽全力将那种最受用户欢迎的功能做到极致,就可能圈到足够多的粉丝。

  以扫地机器人为例,在小米进入该市场前,多数品牌的产品价格都比较高,用户评价不好,包括噪音、被电线缠绕、扫得不够干净等等。
小米进入市场后,盯着“扫得干净”这一功能做出了机器人,从2016年该产品上线至2018 年2 月,官方发布销量超100 万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