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扒俄罗斯“十二月革命”,涨知识妥妥滴

未知 2021-06-20 16:22

开扒俄罗斯“十二月革命”,涨知识妥妥滴


前文提到了两场发生在日本的著名政变,“226事变”改变了日本历史的走向,虽然没有打进皇居,却使得日本不可避免的走向军国化,“宫城事件”则什么也没改变,尽管打进了宫城,做为军国主义最后的绝唱,没有任何意义。

从细节来看,“226事变”是由一群尉官发动的哗变,他们只有一个模糊的革命方向,提不出什么具体的修改政策,但革命的理想激情是扎根在人民困苦,民不聊生的土壤里的,所以发动困苦的基层士兵容易,难的是怎么定义革命的成功。毕竟,他们缺乏领导。

而“宫城事件”,一群佐级参谋官连兵都发不出,与底层士兵的煽动几乎没有,靠着伪造命令才勉强弄出了一个芳贺联队,也多亏日本人被军国主义洗脑的彻底,让这帮近卫军居然连宫城都搜了。但这些士兵多数还是机械的服从命令而已,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因此当他们的直属上级田中静壹司令长官一到场,三两下就接管了指挥权。

当时有人在意淫,如果近卫军们都富有革命激情,如果他们不服从司令长官的命令,那么战争是不是会继续呢?

这样的例子,还真有,而且就发生在日本的敌人那边。

让我们装模作样的开个场。

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露西亚。

真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换成我们的时间,是大清道光五年。慈禧太后要到十年后才出生。

在露西亚首都圣彼得堡,老皇驾崩,新皇未立。(看懂这八个字的老伙计们应该知道这种情况有多刺激了吧。)首都发生了一起起义,也是近卫军,史称,“十二月党人起义”。

因为年代实在过于久远,而且当时的历史记载的也不准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十二月党。只是这次政变发生在十二月,因此才叫他们“十二月党人”。实际上起义甚至都不止这一次。

俄罗斯根据这段历史拍摄了一部电影《救国同盟》,两年前刚出,考虑疫情因素,算是新鲜出炉。因为历史久远,且国内对俄罗斯电影资源也匮乏,目前只有这一部电影,所以我们还是以电影为主,来聊聊这个事。

首先,这电影拍得相当不怎么样。电影的主角是之后因此事被判绞刑的五个人之一,谢尔盖·伊万诺维奇·穆拉维约夫阿波斯托尔。南方联盟的成员,然后是巴维尔·伊万诺维奇·彼斯捷尔,南方联盟的领导人。整个电影的前半部分就是以这两位南方联盟的高级军官为主线的。

但他们可并没有参与电影后半部的近卫军政变。他们就不是近卫军,电影开头的时候他们是,但亚历山大一世七八年前就已经把他们打发去了乌克兰。后来,他们发动的是切尔尼戈夫团起义。而且他们的起义宗旨也是南方式的,那就是废除帝制,走向共和。行动方式是暴力革命,军队叛乱。伙计们,注意时间,1825年,大清道光五年。

而在首都彼得堡参政院广场上的政变,是北方协会主导的,主要理论依据来自孔德拉季·费奥多洛维奇·雷列耶夫和叶夫根尼·彼得罗维奇·奥博连斯基以及尼基塔·米哈伊洛维奇·穆拉维约夫。其中穆拉维约夫起草了他自己版本的宪法。北方协会不追求推翻沙皇,而是希望君主立宪制。在参政院广场上领导军队哗变的是他们。

可以看出,双方的基本政治理念存在冲突。

南方同盟和北方协会也有交流,电影里就有这一幕,只是因为电影节奏崩坏的缘故可能大家觉察不出来。

按电影剧情走,先是描绘了俄罗斯帝国在那个时期的形势,与大家心中脑补的积贫积弱的沙皇俄国不同,那个年代的俄罗斯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强国,刚刚参加了“1812俄法战争”和之后的“反法同盟”作战,俄军攻入了巴黎,和20年前牛逼闪闪的克林顿美国做为世界警察称霸全球一样,俄罗斯当时的称号是欧洲宪兵,妥妥的称霸了当时整个文明世界。但世界第一强国也不是天堂,美国不是,俄罗斯帝国也不可能是,当时俄罗斯面临的问题有,落后的农奴制已经不合时宜,长期穷兵黩武使得国力衰退,25年兵役制让士兵们不堪重负。

在平时这也许不是问题,毕竟一千年都过来了,但“1812反法战争”改变了这一切,一个是对法国的惨烈作战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社会问题,另一个是随后战局的扭转以及“反法同盟”的反击,虽然成功地占领了巴黎,毫无疑问获得了非凡的胜利,但是出国作战的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贵族军官彻底见识到了什么是发达的西欧,拿皇的自由民主的种子彻底种进了一大批年轻军官的心里。

后患无穷。

这也是为什么会采用更加激进的共和制的南方同盟的原因。

这帮人理念是更先进的,政变计划也是更具体的,当然他们也是最先被发现的。

电影的一开始就通过拿破仑接见当时还是孩子的谢尔盖来阐述了这个观点。

随后,孔德拉季··雷列耶夫,彼斯捷尔,谢尔盖·伊万诺维奇·穆拉维约夫阿波斯托尔,谢尔盖·彼得罗维奇·特鲁别茨科伊等日后南北两个协会的领导们在一起开酒会。这里电影有两个问题,造成了广大中国民众的困扰。

首先,片中对主要人物的称呼大部分时间都喊名字,比如绝对男主就一直被喊谢尔盖·伊万诺维奇,他和日后本应该在广场指挥起义的谢尔盖·彼得罗维奇·特鲁别茨科伊大公的名字发音太相近了。很多不熟悉历史,又对白人脸盲的人常会把两人搞混。豆瓣上就怨声载道。

第二,这场聚会应该发生在1814年,也就是片中第一场哗变处理结果出炉以前,他给大公的字幕是谢尔盖··特鲁别茨科伊,近卫谢苗诺夫团大尉。他和第一男主谢尔盖同属于近卫谢苗诺夫团,哗变后谢苗诺夫团解散,只有大公一人被留在近卫军,第一男主谢尔盖和彼斯捷尔都去了小俄罗斯(也就是乌克兰)。

随后电影就没有更新过字幕,这让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最后政变士兵和大尉们非要等待这位大公爵前来指挥。

事实上,谢尔盖·彼得罗维奇·特鲁别茨科伊亲王,公爵,立陶宛王室后裔,在1825年起事的时候已经官至上校。百度百科上说他是近卫团团长,却没说他是哪个团的。按电影看他绝不是团长,不然他应该带着他的整个团来,而不是四处去鼓动别的部队。另一部俄罗斯纪录片显示他是第四步兵团副官。电影给彼斯捷尔的字幕是第二集团军司令部副官。两者都是上校,权力应该差不多。

这就是为什么广场上的大尉中尉们非要等他指挥的原因。

毕竟看过226的人应该都懂,尉官这一层干不出什么事。土共军队内部有句话,叫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参谋长是团里才有的,校官打底。尉官是放个屁都不带响的玩意,在226里是这样,在十二月党人起事里也没跑。

需要一个上校来指挥,这是很正常的事。

哗变后五年,1825年,乌克兰基辅,彼斯捷尔就已经策划了一场政变,他们借亚历山大一世检阅军队的时机,计划由一营士兵直奔皇帝观战台,彼斯捷尔当时应该是维亚特卡步兵团团长。当时在司令部,带皇帝暂避后方,然后派杀手直接暗杀皇帝和王子尼古拉。然后将杀手灭口,发动革命。

这里他们还意淫了一个场景,沙皇问:上校,这是造反了吗?得到了回答:不,陛下,这是革命。

这当然不曾发生,这一场景在电影里也就是出现在彼斯捷尔的脑中,这是法国大革命时路易十六的梗。这也预示着彼斯捷尔为首的南方同盟期望像法国大革命一样坚决推翻皇室,实现共和国的基本理想。

但这个时候谢尔盖却怂了,提出了杀人太多的反对意见。

我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写剧本,结局谢尔盖在失去彼斯捷尔的情况下依旧冷酷的发动了兵变。整部片子我也没看出谢尔盖的成长曲线有多丰满,事实上,很寡淡,对他的人物塑造是失败的,还没他老婆的爱情戏多。

当时俄罗斯帝国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了,腐朽黑暗的农奴制,痛苦的25年兵役制,这上面都说了,没说的大家也能猜到,没错,贪污腐败横行的官吏。

彼斯捷尔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沙皇闻到了风声,取消了检阅,于是彼斯捷尔又计划了一条真正的暴动道路,那就是沿着勒热夫北上,这个地名中国人可能不熟悉,但在二战史上挺有名,俄罗斯也拍了一部叫《勒热夫战役》的电影,挺好看的。

这就需要参谋官解决一下进军沿线的补给问题,军需官需要在这条线路旁准备一下,在和平时期似乎问题不大,但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贪污问题,军需官提醒军团长彼斯捷尔注意一下。

能贪污军费的大尉,忠诚度如何是显而易见的,很快这位犯事的大尉就成为了告密者,彼斯捷尔被叛徒出卖给了亚历山大一世。

电影里,亚历山大一世是个睿智的皇帝,他对起义者心知肚明,甚至说他们的解放农奴和降低兵役时间的做法是朕早就想过的。

导演这么美化沙皇有点过头了。亚历山大一世也许心想改革,但看到推翻沙皇建立共和的内容没道理这么淡定。

总之,沙皇冷处理了。

但问题是,沙皇没有把案子处理死,就驾崩了。

这就牵扯到皇位继承问题。这段电影里说的不多,这里敞开说说,都是八卦。

大家也不要觉得聊这些冲淡了电影的叙事结构,这破电影的结构稀烂。沙皇取消检阅,彼斯捷尔被出卖,南方的事情实际上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谢尔盖孤独的起兵,最后被镇压。这条线完全被独立在圣彼得堡政变之外。而圣彼得堡参政院广场兵变的那些大尉们,此时在电影里还没出场。

哦,对了,中间彼斯捷尔去找过北方协会的特鲁别茨科伊和雷列耶夫,坦言自己已经暴露,如果要搞事赶快搞,但北方协会的两人表现冷淡,这一方面暗示了特鲁别茨科伊的软弱,也透露了北方协会上层是幼稚且迷糊的。

他们的政变方案本身就很不明确。后面说,先说八卦。

这要从很久以前说起,多久呢?两代人以前。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大美女凯瑟琳·泽塔·琼斯主演的那部《叶卡捷琳娜女皇》。

里面他的老公彼得三世被叶卡捷琳娜圈禁而死,而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儿子,也就是电影里亚历山大一世和尼古拉一世沙皇的父亲,保罗一世。在电影可以看到圈禁中的彼得三世死前似乎疯了。也暗示了保罗一世可能是叶卡捷琳娜情夫的俄罗斯族禁卫军长官谢尔盖.萨尔特科夫的儿子。但这只是流传在欧洲宫廷里的谣言而已,保罗一世无论长相还是性格简直都是其父彼得三世的翻版。尤其是性格,和他父亲一样疯癫。

至于怎么个疯癫法欲求不满者可以自行搜索。总之这是个疯疯癫癫的沙皇。

保罗一世42岁登基,仅在位5年。1801年,保罗一世在圣彼得堡最信任安全的米哈伊洛夫宫内被自己的近臣用枕头闷死。

坊间有传策划这次政变的的凶手很可能是圣彼得堡总督彼得·帕愣,幕后主使其实是保罗一世儿子亚历山大一世。他也就是电影《救国同盟》里的老沙皇。

亚历山大一世没有子嗣,所以按照法律,沙皇之位要传给他的弟弟。他有三个弟弟,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大公,尼古拉·巴甫洛维奇大公,和米哈伊尔·巴甫洛维奇大公。

米哈伊尔当时还太年轻,基本不可能继承沙皇的位置。

尼古拉时年30岁,其实也年轻,可以看出他在即位前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

康斯坦丁大公时年46岁,波兰总督,从军多年,在军中有威望。

电影里说康斯坦丁大公因为娶了个波兰女人而放弃王位,这应该说不完全对。

这件事情本身没那么简单。

不爱江山爱美人,大家说起这个总会想起娶了辛普森夫人的英王爱德华八世,殊不知俄国人开这个头要早得多,做出这个决定也困难的多。

因为康斯坦丁大公并不是单单只娶了波兰女伯爵乔安娜·格鲁德津斯卡。如果是这样,这只是普通的贵庶通婚而已。康斯坦丁伯爵是离了婚非要娶这位波兰女伯爵的。他原来的妻子是符合他大公的身份的,她是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玛丽亚·路易莎·奥古斯塔(就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亲姨妈)。

但是即使这样,其实也不妨碍他继任沙皇。只要不给女伯爵皇后的身份就行了。英国查尔斯三世(抱歉,还没继位,女皇还活着)就是这么操作的,戴安娜才是王妃,而卡米拉就只是康沃尔公爵夫人,切斯特伯爵夫人,雷非男爵夫人。

这很正常,以这个为理由拒绝继承权有些站不住脚。

最有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康斯坦丁并不喜欢他哥哥亚历山大一世,觉得他杀死了父亲,这染血的宝座他不想坐。

第二个原因是他恐惧沙皇之位,因为他爹就是被近臣用枕头闷死的,这个位置责任重大,随时可能被暗杀,他因为恐惧不想坐。

这也不是没道理,后面亚历山大二世也是被刺杀身亡的。

总之,他不想干。而且在两年前的1823年,就以娶了波兰人为由放弃了继承权。

因此尼古拉是知道这事的,皇室成员知道,电影里圣彼得堡总督米洛拉多维奇似乎也知道。

但普通民众和基层士兵不知道。

因此当老皇驾崩时,尼古拉在圣彼得堡,康斯坦丁在波兰,而皇帝是在塔甘罗格驾崩的。那是1825年,来回都要写信,所以俄罗斯进入了16天左右的皇位空虚时期。

电影里演的剧情我在各大百科网站上都没查到,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电影里,彼得堡总督米洛拉多维奇带着6万近卫军首先拥护康斯坦丁,并且还对尼古拉进行了逼宫,而远在塔甘罗格的陆军大臣则支持尼古拉。电影里对于当时圣彼得堡的政局表现也就这么回事了。

现实比这个精彩得多,上面提了,沙皇还有第三个弟弟,米哈伊尔大公,这位小哥当时在欧洲花天酒地,生活放荡不羁。结果被二哥康斯坦丁大公抓回波兰,随便给了个职务。沙皇驾崩后,尼古拉吃不着二哥康斯坦丁的态度,因为双方的实力相差太大了,尼古拉直接管辖的总兵力大约只有康斯坦丁的三分之一左右,西伯利亚诸军共六个大军团和二十七个小军团的长官也表示愿意拥戴康斯坦丁即位,原因是尼古拉太年轻,只有三十岁,不及四十六岁的康斯坦丁经验丰富。以及康斯坦丁有率军征战中亚、北欧和击败拿破仑等大战功,而尼古拉多数只是留守圣彼得堡和在与奥斯曼帝国的小规模战斗中获胜,因此康斯坦丁比尼古拉更有能力带领欧洲最强大的俄国陆军。波罗的海舰队、北方舰队同时也表示愿意拥戴康斯坦丁即位。

所以电影里尼古拉说近卫军不支持我,大概是为了呼应后面圣彼得堡总督米洛拉多维奇把持近卫军逼他宣誓效忠康斯坦丁的戏份吧。

实际上,全俄罗斯除了他的直属部队,没几个军方的人支持他。

但问题在于,军队效忠康斯坦丁,也要康斯坦丁本人肯才行啊。

康斯坦丁大公赶快派出了自己的弟弟米哈伊尔大公去圣彼得堡,确保这位身份尊贵的特使沿途不会遭到某个野心家的阻拦,让他带着康斯坦丁的金质元帅权杖、波兰与东欧总督勋章、佩剑和誓言书以保证康斯坦丁不会承继沙皇之位。

这意思很明显了,就相当于我们这地方军头为了显示效忠,把调兵的虎符给上交了。

这应该说奠定了尼古拉即位的基础。

但这一切都是私人进行的,不能说多秘密吧,但起码没有广而告之给底层的市民和军人知道。

所以在一般民众和基层士兵看来,康斯坦丁就是法理上的继承者,这点毫无疑问。

在圣彼得堡的北方协会这时候坐不住了,开始了政变。

大家都知道政变最后失败的,我们要说的是政变怎么失败的。或者换个说法,政变怎么就没成功?

这是电影最大的问题,他看似拍得挺客观,但却并没有告诉你政变的计划。

电影展示的只是三个大尉和雷列耶夫去找了特鲁别茨科伊亲王,说要起事,却没告诉我们计划是什么?

我们和参政院广场上的士兵一样懵逼,不知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只能猜。

大尉们回到部队,鼓动士兵,说康斯坦丁作为法理上的继承人已经在波兰被捕了,康斯坦丁大公许诺将实行15年兵役制(原来是25年),并君主立宪。

于是700人的莫斯科团第一个被忽悠出了兵营,直奔参政院广场。

这里要澄清一点,军人是在参政院广场集合的,因为据说尼古拉要在参政院宣誓,有些资料上也写枢密院,不过没关系,我们以电影字幕为主,比较好理解。

这里要注意的是,广场对门那个恢弘的建筑是参政院(枢密院)。沙皇住在冬宫,冬宫前也有个大广场。他们不是在皇宫门前集结的,也没有攻打冬宫的计划。

而且,他们还来晚了,尼古拉一大早就召集参政院的议员们来宣誓,等大兵们到广场的时候,很多议员已经宣誓完毕回家了。带兵集结阻止宣誓这个程序一开始就失败了。

士兵们得意洋洋地站在参政院广场,集结!

这一集结就集结了一整天,事后统计约有3100名士兵,三十多人的军官集结在广场。

他们在等待总指挥特鲁别茨科伊亲王,上校。

因为电影里并没有告诉我们政变计划是什么?我们只能分析。

维基百科上谢尔盖·彼得洛维奇·特鲁别茨科伊的词条里是这么写的:

谢尔盖·彼得洛维奇·特鲁别茨科伊亲王(俄语:Серге́й Петро́вич Трубецкой,1790年8月29日-1860年11月22日)是俄罗斯十二月党人事件的主谋之一。在圣彼得堡的十二月党人北方社团曾试图建立以特鲁别茨科伊为独裁者的政权,在兵变实行的当日,十二月党人的军队已入驻圣彼得堡枢密院广场,但特鲁别茨科伊临阵脱逃并躲入奥地利大使馆,而十二月党人在圣彼得堡的起事也以失败告终。

注意,试图建立以特鲁别茨科伊为独裁者的政权。

这可能是针对亚历山大一世的计划,虽然特鲁别茨科伊亲王被认为是温和的,支持君主立宪制的,但君主立宪制没说这个君主一定是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啊。

但电影没拍,相关史料也没有中文,我们不知道具体的计划。

只知道电影里士兵们不停地喊着康斯坦丁万岁,似乎确实是拥立康斯坦丁。

这不难理解,因为康斯坦丁是法理上的继承人,尼古拉看起来更像是篡位者。

士兵们是被骗来的,这个理由正当且直接。法理上站得住脚,士兵们肯定也觉得没问题。

如果政变真如维基百科说的那样,是推翻沙皇,让特鲁别茨科伊上位,士兵们可就没那么容易听令了。

而且说要建立特鲁别茨科伊为独裁者的政权这句话就维基百科他的个人词条里提了一下。

所以我猜可能他们是想过,但那应该是老皇活着的时候,那时候师出无名,所以可以搞把大的,反正没借口。

但现在不一样了,拥护康斯坦丁法理上就正当合法,绝对能够换来相当多的近卫军支持。

所以他们应该迅速转变了思路。

也许吧。因为显然广场的尉官们思想也没统一。

这就是影片最大的问题,结构失衡。参政院广场政变是全剧的重点,但是参与者那几个大尉中尉就没出场过,大家脸都没认熟,大量的人物成长和心理变化都放在了南方这边。

所以广场上我们和那帮大尉中尉一样懵逼。他们就在广场上等着,等待一支一支的援军抵达。

电影里只展现了三支部队。具体来了几支也没说,但可以反推来算。

最早出发的莫斯科团是700人,这点肯定了。最终广场上的军人是3100人,也就是起码4个莫斯科团的规模。

还有一个团没有进入广场,走到一半被长官叫住了,说形势不明,停在桥上看热闹,就是片尾发生悲剧的涅瓦河上的桥。

特鲁别茨科伊亲王信心满满地跑到沙皇面前,说要去劝说士兵,因为“他们认识我“,结果被沙皇冷冷地搁在了一边。

沙皇命令圣彼得堡总督米洛拉多维奇去劝说叛军离开。并说:尽你的职责!

这说明圣彼得堡总督米洛拉多维奇是这帮叛军的直接领导。也就是宫城事件里东部军区司令长官田中静壹的位置。

但田中静壹成功接过了指挥权,米洛拉多维奇却没有。

电影里总督米洛拉多维奇几句话就把士兵劝服了,毕竟长官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时忽然退役中尉彼得·格里戈里耶维奇·卡霍夫斯基冲出来对他开枪,中枪倒地后,叶夫根尼·彼得罗维奇·奥博连斯基夺过士兵的枪,用刺刀进一步刺杀了总督。

真实的历史是总督不止要劝说士兵,更重要的是劝服组织者。毕竟士兵是服从命令的,他做为最高军事长官,有权力下达命令让士兵回营。他差一点就劝服了退役中尉卡霍夫斯基,是奥博连斯基先举枪刺伤了总督,而后卡霍夫斯基才开的枪。

这么改大概是想回避总督与起义领袖有劝降,以及起义军官思想动摇过的剧情。

总之,圣彼得堡总督米洛拉多维奇死在了起义军枪下。

这下麻烦大了。他是本地最高军事长官。他的死至少带来了两方面影响。

第一, 后期到来的士兵和军官们可就没那么容易响应号召加入你们了。因为虽然康斯坦丁是正统,但你们把长官打死了,米洛拉多维奇作为圣彼得堡最高军事长官,对各基层军官相当熟悉,人脉广,而且他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在军中人望极高。他被杀后其他军团肯定会出现思想波动。

第二, 在参政院广场集结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劝说后回营房还能收拾。但开枪打死人以后,等来的很可能就是血腥的镇压,毕竟,不是沙皇这边先见的血。

沙皇还是怜悯的。他招来了近卫骑兵,试图冲散这帮叛军。

电影里能明显看出骑兵团长阿列克谢奥尔洛夫的态度,他开始阳奉阴违地敷衍着使者,说骑兵要吃午饭。但当总督米洛拉多维奇的尸体抬来以后,团长吓了一跳,立马就出动了。

根据沙皇的想法,士兵们都是乌合之众,起事的就是那几个刺头军官,派骑兵冲散步兵队形即可。

但大家都没想到,这帮丘八真敢开枪。

电影里几个步兵团排出的空心正方形方阵是专克骑兵的方阵。这一排枪打下去骑兵团损失惨重。

这下彻底完犊子了。沙皇二话没说,调兵,镇压。

按理说到此为止,大伙都已经明白局势是怎么回事了。但后面电影里广场上的军官士兵居然还天真地以为沙皇军队不敢对他们开枪。

你们怎么敢对沙皇骑兵开枪的?难道对方的的勇气不如你吗?

他们还在等特鲁别茨科伊亲王。等他来指挥。

这里大家会觉得他们很傻。不是,他们不傻,这很正常。军队是需要指挥的,不然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事前十二月党人似乎根本就没有制定作战计划。226和宫城事件里的参谋们都是有计划的,xx部队xx人去哪里占领,xx部队xx人去哪里警戒,规定得一清二楚。

但参政院广场上的人显然没有,他们只是等待指挥官的到来,然后指挥他们,到底是占领参政院,还是冬宫?到底是杀了尼古拉,还是囚禁他?

这些问题尉官们可做不了主。

所以当御前近卫也跑来凑热闹的时候,尼古拉还大喜过望地前去亲自迎接。没想到那个傻白甜军官对着沙皇傻笑,我们支持康斯坦丁。

要说沙皇也绷得住,没失态。

傻白甜军官根本没想过这是最近的刺杀尼古拉的机会。

他傻么?并不一定傻,他和我们观众一样懵逼。

他可能是被告知要支持康斯坦丁,要实行15年兵役制,要君主立宪,要宪法。但这和刺杀尼古拉大公有关系吗?

人都不傻,尼古拉大公是康斯坦丁的亲弟弟。是他这个小小尉官队长能做主就地宰了的吗?

他要是打死了尼古拉?革命成功不成功不知道,他们支持的康斯坦丁会饶了他?

所以说,指挥很重要。革命的意志其实就是指挥者的个人意志。

哪指挥去哪儿了?特鲁别茨科伊亲王人呐?

电影里特鲁别茨科伊亲王一直在拉援军,雷列耶夫数次劝说他都无动于衷,继续拉援军,他是拉来了3100人,可是让他们干什么呢?除了原地打退骑兵进攻还能干什么呢?电影里没说,不止这个没说,这次政变里有什么政治支持,也只字未提。

你推翻了沙皇,总要建立政府吧,总要有个计划谁当领袖,谁管事吧。

也许历史上尼古拉也没查出什么东西来。反正电影没提。

那特鲁别茨科伊亲王为什么犹豫不决呢?他的内心波动是什么?他在害怕什么?

可惜对他的个人描写也像白开水一样寡淡,只有三场戏,一场是他还是大尉的时候和谢尔盖聊天,他当时算是杀伐果断,认为应该让哗变士兵弄死团长,第二场是彼斯捷尔的求助,他又对南方同盟的事不闻不问。显示出优柔寡断。第三场就是政变前夜尉官们来找他,他答应会在前线指挥。

就这短短的三场戏根本立不起人物性格,如果参政院广场政变是影片的重头戏,那么对参与的人物一点不刻画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圣彼得堡总督米洛拉多维奇的戏都比他多,比他细腻,比他丰满。

在电影里,沙皇调来了大炮,炮响后士兵们崩溃了,特鲁别茨科伊亲王跑路了,镜头显示他慌不择路的跑进了一间没什么人的房子,似乎是他的私宅。面色惶恐。而现实中他畏罪躲进了奥地利大使馆,因为奥地利大使好像是他的亲戚。

但大使在大是大非前没有选择包庇他。

电影里,炮响后,尉官们惊慌失措,士兵们四散奔逃,慌不择路的跑上了冰封的涅瓦河。边上除了广场街道,就只有这里开阔,适合列队。彼时沙皇和陆军大臣以及调来了近一万人的部队围攻他们,这时候向前突击击杀沙皇已经不可能了。尉官们惊慌失措,没有长官,他们只能做出自己的判断,转进,去攻占军火库。

我不知道他们做出这个判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不重要了。他们列队努力控制部队,但他们列队的地方是涅瓦河,沙皇命令炮兵炮击冰面,可怜的士兵们多数落水淹死冻死。

广场上义军原有3100人,最后死亡起义军官兵和老百姓共计1271人。

圣彼得堡的政变结束了。

按电影里,谢尔盖的切尔尼戈夫团起义是和广场政变平行剪切在一起的,这不是个好主意。因为谢尔盖杀团长,组织起义,按原计划经过勒热夫线进军花了好几天时间,中途还迷了路,走回了原点。实际上谢尔盖是收到圣彼得堡政变失败的消息之后才决定起义的,时间是1825年12月29日(公历1826年1月10日),这时圣彼得堡的事情已经过去小半个月了。

此时彼斯捷尔已经被捕,谢尔盖还是决定孤独的发动起义,因为被捕只是时间问题,除了舍命搏一把,没别的路走了。

他的这段故事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导演还往里塞了个不清不楚的人物,一个原来是少校的上等兵。我不清楚这个人的存在有什么意义,也不清楚这人是不是历史真实存在的。总之我感觉莫名其妙。

十二月党人起义还要两个重要象征,一个是他的起因,也就是1812反法战争时期出去的那批被自由民主洗脑的青年军官,他们自称自己是1812年产的婴儿。因为1812年出国作战等于他们人生的重生。

电影只字未提。

另一个是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他们没有什么知识,也不懂丈夫们的政治理想,但是为了爱情,他们历经磨难地赶到了丈夫的流放地,留下了一段段千古佳话。

“为了我们的爱情,我要永远跟随你。让我失去一切吧:名誉、地位、富贵甚至生命!”这也算是十二月党人在文化领域留下的美名。

电影基本上算是只字未提。因为他花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谢尔盖的爱情,但实话说,拍摄出来的效果相当一般。

更重要的是,在未婚妻和谢尔盖告别之后,一切也就都结束了,因为谢尔盖并不是被流放的人,他被处死了。

自然,也就没有了各种流放时期夫妻至死不渝,双宿双栖的佳话了。

我不明白这种重要的现象级话题,显然导演也不想放弃,但为什么就操作成这么个鬼样子。

可惜了。

这场政变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谢尔盖最后决定孤独的起义,很大程度上是觉得反正都这样了,不如牺牲一下,闹闹大,换取民众思想的崛起。

但实际上这两场政变彻底寒了尼古拉一世的心,正如经历亲爹被杀的康斯坦丁大公一样,尼古拉经历了相同的事情,现在即位又碰上了这种事情。从此对革命深恶痛绝,终其一生都在努力镇压革命。影片结尾字幕说十二月党人那五个人是沙皇整个执政时期唯一签发死刑的一次。看起来尼古拉似乎是个温和的君主。

实际上因为十二月党人政变,他变得对革命歇斯底里般的恐惧,在沙皇俄国建立了残酷的军事统治,同时,对革命的态度强烈的反对,保守,固执的维护绝对皇权的统治,让落后于时代的农奴制又苟延残喘了三十年,严重拖垮了国力。

代价是巨大的,俄罗斯输掉了克里米亚战争损兵折将五十万人,尼古拉一世也在这场打败中黯然驾崩。

可以说,他硬生生地将俄罗斯革命的契机拖住了三十年。

影片导演知道这一点吗?

他知道,所以在结局他安排了尼古拉的皇储亚历山大二世登场。

很多不懂历史的妹子们直夸这个小正太可爱,却搞不清一个搞政变的电影忽然冒出个小正太是啥意思?

那是亚历山大二世,幸运的是,他,废除了农奴制!

不幸的是,他上台于三十年后。

我原来想用列宁同志对十二月党人的评价来结束这个话题。

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

但后来我在电影里找到了一句更好的。

电影里谢尔盖怒斥沙皇说,我们是一样的人,沙皇怒不可遏,说正统权力和自以为是的僭主者怎么会一样?

谢尔盖平静地回答,你我的目标都是正确的!而手段,都是有罪的!

完结撒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