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恨秦国的楚国,为何不出兵帮助赵国呢?

未知 2021-07-27 11:31

痛恨秦国的楚国,为何不出兵帮助赵国呢?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在初期连续获得胜利,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秦国发现赵国固守不战,便派人到邯郸散布廉颇投降的谣言,并扬言秦国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奢(曾大败秦国)之子赵括。

赵括遵照赵孝成王的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更换将吏,组织进攻。对此,秦国暗中任命名将白起为统帅,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切断赵军粮道,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在长平之战时,魏国和韩国因为之前秦国的多次打击,所以国力相对弱小,从而暂时不敢支援赵国。而燕国和齐国则因为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加上和赵国之间的多次交战,从而保持中立的态度。在此背景下,依然具有一定实力的楚国,显然应该站出来了。况且,在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更是爆发了多场战役。那么,问题来了,楚国在干什么,为何不出兵帮助赵国呢?

首先,长平之战时,楚国具有帮助赵国的实力。比如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今安徽临泉),大败楚军。在这场战役中,虽然秦军获得了胜利,但是,当项燕集中楚国大军反击的时候,李信立即吃到了败仗。在李信兵败之后,秦始皇嬴政将60万大军交给了王翦。也即到了战国末期,王翦想要消灭楚国,仍然需要动用60万大军。而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楚国的强大。

并且,长平之战时,楚国在位的君主是楚考烈王,对于这位君主的祖父,就是大家熟悉的楚怀王。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国攻打楚国,取八城。秦王写信约怀王在武关会盟。楚怀王前往武关后,秦国在后面伏兵埋伏,关闭了武关的大门,断绝了楚怀王回国的道路,将怀王劫持到了咸阳,要求楚王用附属国的礼仪朝见秦王。楚怀王大怒,此后,秦王逼迫楚怀王割让巫郡和黔中郡,被楚怀王严词拒绝。于是秦国就一直扣押了楚怀王,这导致楚怀王最终落下了客死异乡。并且,在楚怀王在位时,楚国饱受秦国的欺辱。除了张仪的戏耍,秦国还在丹阳之战、蓝田之战、垂沙之战等战役中重创了楚国。

等到楚考烈王父亲楚顷襄王在位时,白起又发动了鄢郢之战,攻占了楚国的都城。由此,对于楚考烈王来说,自然是非常痛恨秦国的。但是,在长平之战爆发时,楚国还是无动于衷。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就第一点来说,自然是因为楚考烈王还没有全面掌控楚国。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中记载:三十六年,顷襄王病,太子亡归。秋,顷襄王卒,太子熊元代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

楚顷襄王在位时,将熊完立为太子。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患病,原本在秦国当人质熊完,在黄歇的帮助下逃回楚国。同年秋天,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是为楚考烈王。对于楚考烈王来说,即位之前在秦国做了10年的质子。

与此相对应的是,楚国内部早有人觊觎王位了,特别是楚怀王的儿子阳文君,就曾经谋划让自己的儿子夺取楚国的王位。按照辈分来说,阳文君是楚考烈王的叔父,加上他在楚国上下的长期经营,所以形成了较强的势力。

因此,尽管最后是楚考烈王成功即位,但是,因为长期处在秦国,楚考烈王在楚国缺乏根基,更不可能一下子除掉阳文君等野心勃勃的大臣。因此,在公元前262到公元前260年,也即长平之战进行的时候,楚考烈王主要是忙于掌控楚国的大权,所以没有出兵救援赵国。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楚国痛恨秦国,也想着如何遏制秦国的扩张,但是,对于楚考烈王来说,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自己坐稳王位的基础上。不然为了帮助赵国而失去王位,这自然是一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

就第二点来说,则是因为长平之战的过程中,赵国曾一度想要向秦国求和。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采纳虞卿的谏议,郑朱到了秦国求和。秦国为了让赵国放松警惕,防止各国合纵,并争取时间,加强准备,以便给赵军以严重的打击,果然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于是赵国的处境更加孤立。

对此,在笔者看来,秦昭襄王故意向楚国等诸侯国传达秦国、赵国已经和解的消息。而这,不仅导致赵国更加孤立,也成为楚考烈王没有出兵的原因之一。毕竟,在通信手段相对落后的背景下,楚国不可能随时掌握长平之战的情况。尽管后来秦国和赵国确实爆发了决战,但是,楚考烈王因为前期收到了秦赵谈和的消息,自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调集兵马了。从这一角度来看,秦昭襄王的谋略水平,自然要高出赵孝成王一个档次了。

最后,就第三点原因来说,则是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一开始没有让白起登场。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时任左庶长的王龁率军攻打韩国,目标是夺取上党郡,上党郡的太守冯亭投降赵国,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屯兵,准备接收上党郡并防备秦军。同年四月,因为赵国接受了上党郡,所以王龁率军攻打赵国,赵国派将领廉颇率军还击秦军,这促使长平之战随之爆发。

公元前260年,得知赵括取代廉颇,担任赵国大军的主将消息后,秦昭襄王为了能彻底击败赵国,悄悄将原本留在秦国的白起派上战场,并让之前的秦国主将王龁担任白起的副将。因此,楚考烈王根本不知道白起已经参加了长平之战。基于此,楚考烈王不敢偷袭秦国,更不敢救援赵国,如果将主力派出去之后,白起万一进攻楚国,这让楚考烈王如何抵挡呢?

综上,长平之战时,楚国没有出兵。不过,从之后的表现来看,楚考烈王还是主张联合山东六国,以此遏制秦国的扩张势头。到了公元前258年,邯郸之战进行的时候,楚考烈王让春申君黄歇率领大军支援赵国。公元前257年,楚国、魏国的大军赶到赵国都城邯郸后,联合守城的赵军,从而击败了秦国大军,让秦国损失惨重。此战,不仅让秦昭襄王消灭赵国的计划落空,也客观上推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