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兵叫丘九,民国人见人怕

未知 2021-10-10 19:03

有一群兵叫丘九,民国人见人怕


1944年,侵华日军发起了豫湘桂作战,从河南一路打到广西。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一败涂地,几十万军队望风而逃,仅机场就丢了36个,大后方震动。

这年10月,国民政府发起了“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动员初中以上学历的知识青年应征从军。

在此之前,青年学生名为缓征,实际上是免服兵役。抗战期间的主要兵源是农民子弟,一般不叫青年,叫壮丁。民国的习惯,青年一般专指知识青年,尽管从年龄来说,知识青年和壮丁都是同龄人,甚至抓来的壮丁年龄更小。

西南联大教授冯友兰做宣传鼓动时,说了句良心话:抗战七年了,服兵役的都是老百姓,也该看你们了。”

除了毕业后直接报考军校,抗战中比较有规模的知识青年从军有三部分,一是组织远征军和美国驻华军事机构及飞虎队入驻时,在西南院校中征招了不少翻译。二是在1943年,曾有数万学生主动报名参军,从中抽集了9400多人补充给驻印军,参加过印缅战场作战的学生兵,指的是这一批,这时还没有青年军一说,这些学生兵和各地征来的壮丁一样,都是驻印军的补充兵员,只是入营后多进入汽车驾驶、机械修理、电讯、翻译等技术兵种服役 。抗战期间青年学生从军后参过战的,主要是上述两部分。

第三部分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即1944年末组建的青年远征军。

青年军的征集与以往不同,属于政府首次大规模主动征召学生从军。之所以学生和公教人员纷纷踊跃响应,一是确实有很多知识青年抱着抗日救国的理想,二是国府给出了特殊待遇,特别优厚 :

从军的,保留学籍或公职,两年服役期满,升迁、升学优先,各种考试降低录取分数,留学优先推荐。

士兵待遇比照远征军标准执行,实行实物供给,以免受物价飞涨的影响,伙食、服装标准均优于其他部队。

入伍者的亲属子弟,可以享受公费医疗、免学费、免捐款、延缓债务等等一系列政策优惠。

这样的条件,加上老蒋父子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掌握,与士兵待遇低下的国民党军一般部队形成鲜明对比,对大后方濒临失学失业的青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很快就召集了12万人。

至1945年初,按照美械轻装师的编制,这些知识青年共编成了9个师,番号从201到209, 希望他们能传承戴安澜200师的抗战功绩。虽然因驼峰航线运力有限,美式装备没有一步到位,但服装、伙食却丝毫不含糊,青年军士兵的待遇,就是普通部队的营连长也比不上。9个师分驻川黔两省和江西、福建。蒋介石亲自起名叫青年远征军。并且解释说,加上远征两个字,是为了能享受这些待遇,免得其他部队不满,并没有打算把你们送到缅甸去。

青年军各级军官,全从嫡系中央军中选拔,降级使用,以示对青年军的重视。所以青年军里少将团长、中校连长(职务军衔)比比皆是,部队的实权操在蒋经国手里。

从1944年末青年军征招入营开始,各师一直在国内训练,一直训练到抗战结束。9个师里,只有驻云南的207师新建的两个辎重汽车团,人员空运到印度兰姆伽受训。 这时候,密支那都打完了,反攻缅北美军负责后勤保障,用不着辎重团参战,所以这两个团训练结束即直接回国了。

到了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了。这样,青年军既没有远征,也没有上过前线,鬼子什么样都没见过。

青年军被视为素质高、形象好的生力军,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富家子弟,那年代穷人也上不起学。按说不去前方打仗,最起码应该不负厚望,以自身有教养、有素质的行为,在大后方给社会和民众带来新的风气和希望。可是,除了蒋家父子恩宠有加,视同禁脔,大后方百姓很快就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当时管军纪不好的国民党兵叫丘八,管青年军叫丘九。

因为谁也没想到,这些青年军的军纪出人意料的坏。后来在国统区将 “国大代、军官总、伤兵友、青年从” 称为四大害,军官总指编余军官总队,青年从即指青年军。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在没干任何实事之前,如果先捧起来,硬给加上一堆与能力不相符的空头荣誉,一定要坏事。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就讲过一句话:“一个青年军士兵的加入,要顶十个普通士兵的作用”。这句话就起了十足的反作用。学生兵平时就优越感十足,在这样的舆论支持下,出了事还有太子撑腰,一般人谁也不愿招惹,所以目空一切,无视军纪成了普遍现象。

青年从,丘九,是抗战胜利后大城市里的“民国一景”。

从报到开始,这些“青年从”就开始原形毕露了。平日在学校还有所约束,穿上青年军军装,立即觉得有了特权,丝毫不遮掩。以207师为例,各县送来的入伍兵一聚到西安,立即成群结伙四处闲逛,接着白嫖烂赌、打砸戏院无恶不作,把西安闹了个乌烟瘴气,宪兵根本不敢管,更别提警察。省府主席祝绍周愤而报告老蒋。蒋只得让杜聿明在云南成立207师,把这些人赶紧全接走。

这些学生兵到了云南,蒋介石来校阅部队,他们敢把座车拦下,质问招兵时答应的牛皮鞋为什么还不发,答应了就要兑现。

如此场合,这也能成为拦驾的理由。一枪还没放,在民力已近枯竭的大后方享受民脂民膏艰难供养,如此锱铢必较是否该脸红,没人去想。反正一点伺候不到都不行。

青年军的新兵,带兵官要礼让三分。有的军姿怎么教都站不规矩,排长上去给了一拳,这在军队里再正常不过。可这群学生不干了,一直闹到蒋经国那里,要人权,要自由。闹的排长只好赔礼道歉,甘拜下风。各级官佐直摇头,发愁这种兵还怎么带。

要说青年军真是天不怕地不怕,那就错了。有一个美国兵一只手开车,一只手吃麻花,汽车也在公路上拧麻花,一下撞进207师的行军队列,当场就撞死七人,当时在云南轰动一时。这时候的青年军,没人上去动手,只敢回到营里大哭大闹,最后战区出面处理,以美军做出赔偿了事。

驻汉中的206师成立时,蒋纬国还曾在该师挂了个副营长职务,部队更是神气的不得了。有一次看戏,不知哪句戏词惹了青年军不高兴,他们冲上台去,把唱戏的不分男女,挨个打的头破血流,民国时期,唱戏的都是社会底层的可怜人。青年军不管这些,军民无论,老少不管,只要不顺眼就随意施暴。其中有个扮主角的,是一战区机关的一个科长,是来玩儿票的,也被打的抱头鼠窜,一直被追到国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大门口。值班军官带着警卫部队挡住这些少爷,好劝歹劝,这群人才悻悻而去。

守衡阳的军长方先觉从日军控制下逃脱回来后,曾来206师任师长,这些青年军秀才写了首诗贴在墙上:尸满湘江血满城,将军从此更扬名。来生再见成虚语,不作英雄作狗熊。把方气走了。

208师更牛,抗战胜利后驻北平,一群青年军天天强搭清华的校车进城,不让搭就破口大骂,还追着砸车,可是吓坏了清华的师生们。青年军坐电车、看电影从不掏钱,一句“208的”就是票,影院剧场戏园子茶楼,进去就坐前排,来对号入座的观众经常被打。更有厉害的,青年军和宪兵联合执勤,能当街就互相大打出手,众目睽睽之下,用冲锋枪把一个宪兵打死,一时轰动了四九城,爆出军中丑闻。当时的北平行辕主任是李宗仁,军事实力派是傅作义,看着这群宝贝直冷笑。208师是北平数次街头惨案的凶手,当时的北平各校学生,最恨的就是青年军。

到了1946年,第一期青年军服役期满,纷纷要求兑现承诺复员。这批被称为“素质最好”的青年军,又经过了半年的军官培训,每人发给一张少尉军官适任证明,都成了预备军官。少部分人留营,成为第二期青年军的班排长。大部分享受规定待遇,升学的升学,升官的升官去了,比其他部队的退役官兵自然强的太多。

从1946年开始,第二期青年军登场了,开始投入了内战。

青年军很少独立作战。除了在城市防御战中个别部队反共坚决,比较顽固外,离一人顶十人的笑话差的很远。辽沈战役攻击黑山时,新六军军长李涛就说青年军不过如此。206师守洛阳是打的比较硬的一次,核心工事被摧垮后,最终还是大批被俘。

(指挥打洛阳的陈士榘、陈赓)

后来东海登步岛之战,解放军21军一部撤退时还带了400多名俘虏,都是青年军。金门战役解放军登岛后,即迅速突破了青年军201师的防线,还抓了数百俘虏(后被抢回)。只是蒋军12兵团主力赶到,以绝对优势兵力,又配属有解放军无法对付的战车营,占尽天时地利,登岛部队才最终失利。

青年军不多的野战是什么样子,可以看看西北战场上的203师。

青年军203师1944年成立时驻四川泸州,也是个打架闹事的行家里手。

当时胡宗南嫡系廖昂的七十六军也驻泸州,七十六军看着203师装备精良,吃穿待遇都比自己好,都觉得这些秀才兵上了战场未必顶用,心里难免不服气。203师也瞧不起七十六军,认为他们是一帮大老粗。结果,在电影院因抢座位和争风吃醋打了起来,双方各不相让,从斗殴变成大规模持枪对峙,最后在地方官员苦苦哀求下,双方带兵官才各自下令撤回。

除了敢和中央军嫡系叫板,对当时大后方谁也不敢惹的伤兵,203师也毫不相让。泸州驻有国军第五荣军院,里面有数百伤兵。伤兵待遇微薄,经济拮据,前程无着落,往往脾气非常暴躁。双方相遇,都看着对方不顺眼,动起手来,203师的几个兵吃了亏。这一下可是不得了,大群青年军冲入荣军院,木棒枪托齐上,打的这些从抗日战场下来的伤兵惨叫连天。此后还不依不饶,不管在什么地方,见着伤兵就打,然后得意洋洋地庆祝自己的“勇猛善战”。当地老百姓看明白了,这些青年军在家就娇生惯养,又被青年军的牌子惯坏了,什么抗战胜利的希望,都是在糊弄民众。

1947年,为守备陕南, 第二期入营兵训练完成后, 203师加入胡宗南部作战序列,驻防汉中、安康一线。西府战役时,该师奉命进入关中平原,一个团在泾河边与西北野战军侧翼部队遭遇,一经接触即大部被歼,团长被俘。青年军到处宣扬自己是“十万青年十万军”,西野敌工人员特让释放的俘虏带回了一首诗:

十万青年十万军,

十万白骨十万魂;

十万老母倚门望,

十万春闺梦里人。

1949年西北野战军发起陕中战役,这时青年军203师已改编为五十七军,军长是蒋的嫡系徐汝诚。西安解放时,五十七军在前,三十师断后,一路向宝鸡撤退。徐汝诚对三十师师长王敬鑫说:这次要拜托多多关照。

徐汝诚为什么对杂牌说这话,因为他知道手下这支青年军有多少斤两。三十师虽是杂牌,战历却令嫡系们不敢小觑:三十师隶属于三十军,部队源于1930年中原大战被中央军收编的西北军吉鸿昌部。该军训练有素,作战顽强。是坚守台儿庄的主力,抗战中一直在华北、华中与日军作战,是杂牌军里非常能打的部队。

解放战争开始后,三十军(即整30师)自华北西调,归胡宗南指挥。对于杂牌,历来是哪里危险哪里去,还经常被分割使用。三十军三十师先被派到山西,与阎锡山的六十六军分守临汾内、外城,临汾战役中大部被歼,仅数百人拼死突围逃到了太原。这时三十军的另外一支主力二十七师,又被派去增援太原,军长鲁崇义就用返回的飞机,把这数百残部接回了西安,加上该师在陕西的留守人员,招募新兵重建了三十师。

这时的三十师已经面目皆非,即使如此,仍要负责掩护这支装备精良的青年军。说是掩护,实际说保护更确切,这些少爷兵没有战斗力,军官的随军家眷、辎重杂物倒带了不少。

两部排成一字长蛇阵,进入了麟游山区。三十师师长王敬鑫一再敦促在前的五十七军快走,可是这些青年军根本不在乎,一路吊儿郎当,游山逛景一般慢慢地往前晃。

马上,后方出现了解放军,但奇怪的是,解放军和三十师后卫稍做火力接触,就撤退了。前边的徐汝诚一个劲地恭维王敬鑫的手下能打善战。王敬鑫却一再催促徐汝诚,请他赶紧加快速度,快走,快走。

五十七军接近谷口就遇到了埋伏,刚赶到这里的凤翔县游击队匆匆开火,青年军前卫立时陷入混乱。游击队不过百十来人,本打算能拖一点时间就拖一点,顶不住了再跑。

可是打了一阵,青年军连一支百人游击队据守的山头都攻不下来。就这么一拖延,已经够了,解放军一军的一个团及时赶到,谷口被彻底扎死。

徐汝诚慌忙来问王敬鑫,怎么办,怎么办。王敬鑫一脸无奈,只能命令三十师抽出精锐,赶到前面去替换青年军争夺谷口。这时后卫来报,先前已脱离接触的追兵,突然追了上来,人数多的数不清,攻击极其猛烈。王敬鑫长叹一声,坐在山洞里,低头喝起了闷酒。

尾追国民党军的是一野四军一部。此时在前方,一军正派出一个师以强行军速度去堵山口。在一军赶到之前,四军如果发起攻击,只能打成击溃战。所以接到命令后,赶紧令所部与三十师脱离了接触,目的就是稳住对方,给一军堵口子争取时间,这是在设大口袋,哪里是什么被击退。

这一点,王敬鑫是有所警觉的,所以一直催着青年军快走。前面的口子一扎上,四军部队果然立刻压上,全力猛攻。

前有阻击后有追兵,山谷里立时大乱,青年军已经失去了建制。

王敬鑫派出的最得力的团长,这时带人赶到前面,准备抢夺山口阵地,刚把六挺重机枪架上,前方的大群青年军就潮水般退到了面前,三十师的人连喊卧倒,快卧倒,青年军只顾逃命,根本无人理会,瞬间就把阵地冲乱。身后还跟着大群锐不可当的解放军,端着刺刀扑进人群,开始大抓俘虏。三十师的人知道,这仗打不成了。

只要青年军行军纪律整肃,走的快点,全部人马这时已经进了凤翔城;即使遇到游击队骚扰,组织战斗稍微得力一些,游击队就跑了,全军仍能逃出生天;最不济,逃下来时别挡道,让三十师能发挥火力投入战斗,总还有一线生机去争取。可惜,青年军什么都干不了。

部下劝王敬鑫,赶快沿山间小路突围。王敬鑫还在担忧,扔下青年军不管,回去胡宗南也饶不了自己。王敬鑫在此战中阵亡,徐汝诚扔下妻女,一个人翻山逃出了战场。去台后,曾任中央军校校长,这是黄埔军校的第六任校长。

亢家河之战,五十七军(青年军203师)和三十师被歼,三十军余部后来在军长鲁崇义带领下在成都起义,是西北军余脉里最后投向解放军的一支部队。

青年军一直被蒋家父子当宝贝养着,也一直遭到众多国府大员的诟病。说青年军才真是老头子说的“不到牺牲的关头,绝不轻言牺牲。”

参加内战的青年军各师被挨个消灭了一遍。第二期的青年军,已经全部是美械装备,老蒋父子不舍得拿这些宝贝用于野战,基本都部署在重要城市,也大都覆灭在城防工事里。206师在洛阳、207师在沈阳被全歼,205师在北平起义,208师在平津战役中从塘沽南逃,与202、204、209师一起在上海覆灭。此后出现在东南沿海岛屿争夺战中的青年军,都是经过整补重建的。

现在很多人分不清楚,把1944年以前一部分学生从军和后来的国民党青年军混为一谈,实际上大有区别,因为只喊过口号的和真刀真枪上抗日战场的怎么也不该是一回事。西南一些院校的学生从军,是民间自发性质的,人数不多,也没有那些特殊待遇。 而 “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句口号,提出来的时候就专指国民党青年军,青年军没打过鬼子,只打过内战。所以,说到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没错,后一句,还是千万农民千万军吧,名实相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