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各地呈现“生子辄杀”的惨案? ​

未知 2022-11-16 16:39

为何各地呈现“生子辄杀”的惨案?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间(前141-前87年),凭借着祖父汉文帝、父亲汉景帝两代人留下的丰盛“家底”大展宏图:对外,北击匈奴,南灭百越,东并朝鲜,西通西域、西南夷,使汉朝的地图得到极大地扩充;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势力,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实施盐铁官营、币制变革,都对后世发生深远影响。因为汉武帝取得的成就特殊,因而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

汉武帝画像

正因为汉武帝在开疆拓土、沟通中西、创设制度等方面的“汗马功劳”,所以许多国人对他顶礼膜拜,在他们眼中,那是一个中国空前伟大强盛、骄傲自傲的时期,在不惜赞许之余,长恨此生不能日子在那个“虽远必诛”的年代。但是,站在当时人的视点来看,日子在汉武帝时期,不论贵贱贫富,都没有多少生路可言,那真是一个令人苦不堪言的坏年代。

这绝非笔者胡说八道,而是有其历史依据。例如,依照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贡禹传》的记载,汉武帝统治期间,各地都长期存在过“生子辄杀”的惨剧,也就是说婴儿刚一出世就要被爸爸妈妈以各种方法弄死,并且这种现象很遍及。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汉武帝时期被后世吹嘘为“荣耀而伟大”的年代,当时为何各地会频繁演出“生子辄杀”的惨剧?

汉武帝时期对外战役局势图

“自禹在位,数言得失,书数十上。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讨伐四夷,重赋於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於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见《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注:“禹”即贡禹,汉成帝在位期间曾官至御史大夫)。

全部,还要从汉武帝的苛捐杂税说起。

了解秦汉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建国后的70多年间,汉朝的统治者们承秦末战乱之弊,为解决人口锐减、财务枯竭的大问题,实施与民生息、厉行节俭的国策,经过减免农业税、裁兵归农等办法,大力恢复社会生产。尤其是在文帝、景帝时期,“三十税一”的制度保证了农业生产和人口生育的积极性,人口数量激增,大量荒田得以开发,社会呈现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

汉文帝画像

生产上的繁荣景象,极大地充实了财务,使得国库中呈现大量盈利,其规模到达令人咋舌的程度。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行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糜烂不行食。”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好高骛远的汉武帝上台后,使用祖上留下的丰盛“家底”,不只大修宫室、求仙封禅,还推广穷兵黩武、四处扩张的政策,简直连年对外作战,使汉朝的地图和威望都到达高峰。但是,封建王朝都是以农立国,底子支撑不起频繁大兴土木和连年战役的巨额开销,成果没几年时刻,汉朝巨大的财务盈利便被挥霍殆尽,并且还发生巨额亏空。

汉武帝时期修建的大型宫殿群-建章宫平面图

面对着如滚雪球一般扩张的财务赤字,为维持帝国运转、皇帝的个人享受和持续对外战役,实际迫切需要汉武帝加大对各阶层,尤其是对民间的搜刮。归纳各种史料来看,汉武帝关于民间的搜刮真可谓竭泽而渔、不遗余力,具体到占帝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人阶层,就是大幅提高“口赋”的征税标准。

“口赋”即人头税,分为“口钱”和“算赋”两种,征收对象分别是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汉朝初年,“口赋”的征收标准是:7-14岁的未成年人,每人每年须向国家交纳“口钱”20钱;14-56岁之间的成年人,每人每年须向国家交纳“算赋”40钱。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口钱”起征的年纪下调到3岁,每人每年增至23钱;“算赋”的征收对象不变,但金额却猛增至每人每年120钱,足足是从前的3倍!

汉朝农人唆使耕牛耕耘版画

依据史料记载,汉代的赋税约有20多种名字,主要的是田税和口赋,此外还有各种名字的徭役。尽管田税税率极低,但口赋和徭役却很沉重,以至于景帝时期重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谈到,当下一个五口之家的农户,每年辛苦耕种一百亩,在年景好的时分也不过刚够温饱了,至于在灾荒之年,不免会有流离之苦。

在宽徭薄赋的文景时期,农人辛苦繁忙一年,仅能过上温饱日子,在他们手里,一文钱恨不得都要掰成八文花。如今,农人们被汉武帝如此狠心地加税,立时有种被抛入地狱的感觉。与此同时,因为大兴土木或连年征战,乡村的丁壮大多沦为官家的奴隶或战役的“炮灰”,从事农耕的多是老幼弱病之人,加税在他们身上,无异于要隔绝他们的生路。

农人既拿不出钱来完税,又容易不敢造反,在衣食难以为继的窘境下,除了自寻短见以外,就是拿家中的幼儿“出气”,一出世便将他们无情抛弃或杀害。这一幕幕人间惨剧在各地频频发生,以至于到了汉元帝时期,御史大夫贡禹在奏疏中不无沉痛地谈及该问题,并恳请朝廷减轻赋役,将“口钱”的起征年纪提高到7岁,“算赋”起征年纪提高到20岁(见上文所引史料)。

汉武帝晚年悔恨自己的过错,但悔之晚矣

总归,因为穷奢极侈、穷兵黩武和苛捐杂税的“三管齐下”,到了汉武帝晚年,江山已被他搞得千疮百孔,生计无着的农人掀起的暴动席卷国内,大有摧毁帝国的气势。此刻,汉武帝才对自己的愚蠢政策感到悔恨,于是下令中止战役、减轻赋税,意在缓解百姓的困苦。但是,这“德音”来的真实太晚,帝国已无可挽回地走向下坡路,再也没能完全复兴起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