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的式微,真是因为孙膑的脱离吗?

未知 2022-11-17 12:16

魏国的式微,真是因为孙膑的脱离吗? 

 

 

战国时期的魏国是怎样式微的?

从英豪史观的角度来看,是因为魏惠王有眼无珠,放走了两个可以让魏国继续巨大的人物——孙膑、商鞅。

商鞅今后再聊,本期重点讲孙膑。

孙膑的故事是这样的:

孙膑与师兄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

庞涓性子急躁,学了点皮毛就想着出山获取富有,而孙膑不骄不躁,老老实实地听课。

鬼谷子以为孙膑性格纯良,所以将《孙子兵法》这本不世奇书传给了他,而没有传给庞涓。

庞涓下山之后,在魏国当了高官。

孙膑得知师兄当官之后,也就辞别鬼谷子,出山投奔庞涓。

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尤其是得知,孙膑学会了《孙子兵法》之后,从此更是患上了红眼病,发誓非要把这本书弄到手不行。

所以,在庞涓的栽赃下,孙膑双腿被废,终身只能在轮椅上渡过,而庞涓又在这个时分装好人,企图骗出《孙子兵法》。

后来,经过一系列一差二错的巧合,孙膑得知了庞涓的诡计,所以装疯卖傻一般地逃出魏国,投奔到了齐国。

到了齐国之后,孙膑在赛马场指导田忌,经过奇妙组合的方式赢得成功,受到齐威王的重用。

随后,孙膑辅佐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带领的魏军,并终究逼得庞涓自杀,大仇总算得报。

而在讲到庞涓之死的情形时,史官更是不惜笔墨,详细描述了其时的环境:

天色已黑,庞涓却发现旁边有一颗树的树干很亮,所以打着火把过去看,却发现上面刻着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

庞涓立刻发现中了孙膑的计,想要逃跑却被重重围困,终究被迫自杀。

而孙膑为什么会比庞涓强呢?按照史书的说法是,因为孙膑读过《孙子兵法》,所以天然生成克制庞涓。

 

不得不说,这一系列故事写得实在太精彩了,以至于会让不少人沉迷于故事自身,却忘了自己正在读的,是前史。

其中,孙膑和庞涓拜师鬼谷子,是小说的内容,正史并未记载。

但不行否认的是,加入了这个内容之后,咱们再来看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很简单就会引申到好人和坏人上面。

假如你已经在内心里判定:孙膑是好人,庞涓是坏人,那么再读两人的相关事迹时,天然就会有所倾向。

很简单一个道理,最初庞涓以为孙膑有里通外国嫌疑的时分,是拿孙膑的老婆说事的,因为孙膑的老婆是齐国人。

魏惠王为什么会这么敏感呢?因为其时的魏国一向在蠢蠢欲动,打算灭掉赵国和韩国。

而每到关键时刻,齐国总会跳出来多管闲事,今天帮一下赵国,明日帮一下韩国。

所以在魏惠王看来,和齐国沾边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假如大臣的亲属里有齐国人,那么这个大臣确实就会有里通外国的嫌疑。

想想吴起最初是怎样做的?为了可以在鲁国带兵,连自己的齐国妻子都不管不顾地杀了(也有说法是吴起的妻子天然病故)。

对于魏惠王的怀疑,孙膑是怎样应对的呢?史书无记载。但我估计,孙膑应该是没有任何反响的。

这就有两种说法了。

一种说法是为孙膑摆脱,说他为人粗心大意,底子没想理解,这其中有多么深的牵扯。

但我以为,这种说法靠不住。孙膑但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连下等马对上等马这种小事都能观察入微,要说他不知道,自己的齐国妻子会惹出多大争议,我不太信任。

另一种说法则比较漆黑,以为孙膑本就是齐国的间谍,被派到魏国卧底,然后被庞涓识破。

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其实也不高,因为其时的魏国四面皆敌,齐国只需等候魏国行动的时分抄后路就行,犯不着派什么间谍。

看到没有?这就是史官的狡猾之处。

在最关键的环节,史官会习气性地一笔带过,但在一些难辨真假,或者看上去就像传奇故事的当地,他们却偏要花很多笔墨来描述,而且文采斐然。

 

因为史官的胡乱着墨,所以咱们现在所能知道的,只有魏惠王处置孙膑,使其逃往齐国。

所以立刻就有一种说法,孙膑逃往齐国,就好像学会九阴真经的奇人逃到金国一样,从今往后,大宋(大魏)要遭殃喽!

咱们我们都知道,金国远强于大宋,不管有没有九阴真经,金国都可以吊打大宋。

但是为什么把场景转换到战国时期,我们都会倾向于以为,孙膑的出现,导致齐国实力大增呢?

莫非,齐国不是远强于魏国吗?

或许有人会说,其时的魏国称雄华夏,你从哪看出来齐国远强于魏国的?

单从国力分析,确实看不出来,但是魏国有一个无法改动的缺陷,是娘胎里带出来的。

那就是地理方位太差。

 

我们可以看看这张战国七雄的地图,地理方位最差的两个国家,分别是魏国和韩国。

因为,这两个国家周围满是敌国,归于规范的“四战之地”。

韩国不必多说,除了时间短地支棱过几年之后,其他大多数时期,都是战国七雄里最弱的一个。

而魏国则不然,他们足足强盛了近百年,与他们接壤的五个国家,都受过魏国的欺压。

好嘛,你一个四战之地的国家,还把周边街坊全都欺压个够,那么等候这个国家的成果一般只有两个:

一、一鼓作气,把周边国家全灭了,从此天下太平;

二、周边国家默契地一起出兵,直接把你给灭了,从此岁月静好。

还甭说,魏国真的很争光,他虽然没才能把周边国家全灭了,但仍然顶住了来自周边国家的一起发难。

但尽管如此,魏国的精力也受到了很大的牵扯。

而齐国呢?哪怕你说,齐国的硬实力不如魏国,但魏国在面对齐国的时分,能有底气吗?

一旦和齐国的战争被不断延迟,其他的街坊就会落井下石,想办法从魏国抢点东西过来。

这可不是我诡计论,因为在齐国和魏国对垒的时分,秦国正在东出,攻击魏国的西部地区,而楚国正在北上,攻击魏国的南部地区。

我一向觉得,魏国很像二战时期的德国,因为恶劣的地源环境,所以不断被迫出击。

也正是因为不断地出击,所以把周边街坊开罪个遍。

在这种背景下,希特勒也只能硬着头皮不断发动战争,底子不敢停下来。因为他理解,一旦停下来,德国就完了。

其时的魏国也是如此,四处侵略不是因为好战成性,而是不敢停下来。

一旦魏国主动停下来,就会立刻变成第二个韩国。

 

了解到魏国其时的尴尬方位,以及无法的命运之后,你们说,孙膑一个人的去或留,能有多大含义呢?

不管孙膑在哪,都无法改动魏国疲于奔命的实际,也无法改动齐国死保赵韩的实际,更无法改动秦楚乘机狙击魏国的实际。

咱们再来说一下,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围魏救赵”,其本质就是,魏国和赵国正在打架,齐国绕到魏国背面捅刀子。

有过一点斗殴经历的朋友应该理解,这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策略。

毕竟在我十岁的时分,虽然其时还没读过《孙子兵法》,却已经可以娴熟运用这一战术,和死党一起狙击咱们班的大壮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