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未知 2019-11-07 11:05
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北洋”这个名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存在了近60年,但将永远存在于中国历史长河里。一部中国近现代史都与北洋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从北洋大臣到北洋水师再到北洋政府北洋军阀。其间充斥着中兴与没落,统一与分裂,革命与保皇,共和与立宪,忠诚与背叛。这是一个遍地烽火的年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思想碰撞最激烈的年代。这段历史因此也显得格外的纷乱复杂。

具体到北洋军阀,以便理解,我们简单地划分了几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北洋军阀的形成(1911-1916,辛亥革命到袁世凯去世);

第二阶段是军阀混战(是1916-1926,袁世凯去世到国民革命军北伐);

第三阶段是北伐战争(1926-1928,誓师北伐到东北易帜)。

一文读懂民国军阀混战史: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北洋五色旗

1.北洋军阀的形成(1911-1916)

事情还要从甲午年说起。

1894年甲午战争大清败于日本,朝野震动。落后就要挨打,怎么办?大家一致认为要军事现代化。于是全盘西化,由袁世凯主持开始小站练兵。1901年,袁世凯接任北洋大臣,组建北洋六镇,北洋军(这个时候还不是军阀)开始形成。六镇共7万余人,为大清国精锐陆军部队。

在那个年代,“北洋”这个词简直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后来叱咤中国政治舞台的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等,都出身北洋六镇。

1908年慈禧去世,摄政王载沣把袁世凯赶回老家。载沣遛鸟逛街长大,忽然被捉来统治偌大个国家,有如老农被推进波音飞机驾驶室。瞎搞一气后,到1911年,大清眼瞅就要完蛋了。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稀里糊涂就成功了(孙中山黄兴等事先根本不知道),清军协统黎元洪被从床底下拉出来当起义军都督。各省云起响应纷纷独立。清政府万般无奈之下,重新启用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掌握军政全权。

从地图上看,革命党的地盘似乎要比清廷控制的地盘要大,但无论军事还是政治实力,袁世凯都要比南方革命党强得太多。只要袁世凯愿意,完全可以击溃革命军,成为大清再造恩人。

但袁世凯有更大的志向。革命党人给袁私下承诺,若老袁出力推翻清朝,则共和国首任总统非他莫属。

1911年12月15日孙中山回国,1912年1月1日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自任首任临时大总统。随后1月22日向全国宣布,只要袁世凯促成清帝退位,我孙文即刻辞去大总统,让你老袁来做。

接下来就好办了。北洋将领们(段祺瑞带头)联名发电,要求清帝退位。大老粗们表示要”谨率全军将士不日入京,与王公部陈利害”,把小皇帝和他妈吓得直哆嗦。

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逊位诏书;13日孙中山辞去大总统,推荐袁世凯接任;3月10日袁世凯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革命党人一琢磨,辛辛苦苦九死一生搞反清大业,结果便宜了袁大头,自己成了冤大头。越想越不是滋味(事实上以当时革命军和北洋军的实力对比,推翻清廷谈何容易)。好在现在民主共和了,就用选票跟老袁一争高低吧。然而书生毕竟搞不过军阀。

1913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重组同盟会,成立国民党。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得过半席位。宋教仁开开心心要去组阁当总理,不料3月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虽然到现在也没弄清楚谁是幕后凶手,但孙中山一口咬定是袁大头干的,二话不说就要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没搞成,孙中山等被迫逃亡日本。南方革命党控制的很多省份也很快被北洋军攻占。

1915年12月12日,在“汹汹民意”的劝进下,袁世凯登基做皇帝啦。1916年是为洪宪元年。结果老袁这事搞得有点过了。其实哪怕老袁就是做上一百年的大总统,历史评价也是很正面的。现在搞得众叛亲离。蔡锷等发起护国运动杀入四川,唐继尧(云南军阀)杀入湖南,李烈钧(辛亥时江西都督,革命元老,二次革命时被北洋军赶跑)杀入广西。广西军阀陆荣廷首鼠两端。

老袁派曹锟率北洋精锐进入湖南四川迎击护国军。北洋军里很多将领也不理解袁大帅称帝(段祺瑞冯国璋就不赞成,所以这次让曹锟带兵),士兵们也没啥斗志。于是大家纷纷打假球(这帮北洋军在辛亥革命时就有过打假球的经验),碰上护国军不是撤退就是溃散,要不就互相对峙干瞪眼不开枪。

此次入川有两个北洋旅长值得提一下,都是以后的风云人物,一个叫冯玉祥,一个叫吴佩孚。由于得不到北洋军的支持(日本人也上蹿下跳反对),袁大头不得不在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表示要继续当他的大总统,为国家鞠躬尽瘁。不过这次全国人民不答应了。6月6日,老袁觉得没意思,就先死一步了。

2.军阀混战(1916-1926)

一文读懂民国军阀混战史: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北洋军阀关系图

1911年后的中国可以大概分为南北两方。北方就是北洋政府控制区(后分裂为直系、皖系、奉系),而南方则是由地方军阀控制(主体是原各地的地方新军。云南唐继尧,广西陆荣廷等。后来孙中山也掺和进来)。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四川,一直在跑龙套。还有一个缩头乌龟般的存在,就是山西的阎老西,躲在厚厚的壳子里面就是不出来。从1916年到1926年,基本上是北方打北方的,南方打南方的,偶尔也有南北互殴的情况。

一文读懂民国军阀混战史: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1917年-1918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袁大总统死后,副总统黎元洪接任大总统,冯国璋接任副总统,段祺瑞继续做他的国务总理。

黎元洪祖上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就当上了大总统(他当副总统之前可只是一个小小的新军协统)。

冯国璋、段祺瑞什么人?北洋三杰是也(还有个王士珍),当然不会理黎大总统啦。只是把他当个盖章的工具而已。黎元洪受了一肚子闷气,很不开心。后来府院之争,老黎居然借英美之手赶跑了段祺瑞(1917年,段祺瑞政府向日本借款被英文报纸曝光,黎元洪于5月23日下令罢免国务总理兼陆军部长段祺瑞)。

这下捅了马蜂窝了。北洋系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老黎的政府玩不转了。

辫帅安徽督军张勋(也是北洋六镇出身)自告奋勇要去北京跟总统总理好好说道说道,调停调停。老张带五千辫子军6月底到北京,也没顾上去帮总统总理修复感情,径自跑到紫禁城把溥仪迎出来继续做小皇帝,康有为来做首相。同时赶跑黎大总统,解散国会。

天赐良机,7月中旬段祺瑞马上出兵赶跑辫帅(让他去打黎大总统还有点不好意思)。

三造共和美名远扬,爽得不得了。黎元洪跑路的时候让副总统冯国璋接任总统,老冯于是也乐颠颠地跑到北京当大总统去了。

二次革命后一直无所事事的孙领袖一看,咦,小皇帝又回来了,这下有事做了。1917年7月4日孙中山到达广州,当即联系南方陆荣廷、唐继尧。孙中山为了革命,陆唐想借革命的大旗抢地盘,于是一拍即合。孙中山手里没兵,只能搞点虚的。他把被赶走的国会议员迎回广州(之前议会不是被张勋给解散了嘛),让他们把自己选为大元帅。

陆唐军阀习性不改,不听革命领袖指挥。陆荣廷杀向湖南,唐继尧进攻四川(这两个地方一直在混战)。

到了9月,南北剑拔弩张,开始在湖南打起来了。但这个时候冯国璋和段祺瑞意见开始不同了。段总理手里有兵,把孙陆唐干翻在地最为省事,所以提倡“武力统一”。冯总统觉得打仗伤和气,呼吁“和平统一”。

到11月底,段祺瑞又被冯总统赶跑了。北方单方面宣布停战。北洋军分裂为直系(冯国璋,冯巩他太爷爷)和皖系(段祺瑞)(后来在东北的奉系张作霖也入关参和)。

南北停战,陆唐很开心,又多占了一些地盘。孙中山则不以为然,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哪能革到一半就不革了的。孙领袖深深感受到没有自己控制的军队的无奈。

1917年12月,陈炯明带领粤军子弟兵占领汕头,老孙总算有自己的一块地盘了。

南方这么闹腾,北洋大佬觉得很没面子,于是对冯总统横加指责。冯总统一看形势不对,赶紧让北洋军攻打湖南,并迎回段祺瑞继续做总理(1918年3月)。

曹锟、吴佩孚打下湖南,段总理却让自己的亲信张敬尧当湖南总督,让曹吴继续攻打广东。曹吴觉得很不爽,打半天好处都被别人给收割了,没意思。于是8月就停战了。不打了那就选举吧。黎大总统不是跑路了么,那就再选一个吧。为了表示高风亮节,冯国璋、段祺瑞双双辞去总统总理职务。

1918年9月国会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

1919年,冯国璋突然病死,曹锟成了直系领袖。

1920年4月,直系奉系结盟,准备干段祺瑞了。

1920年7月14日,直皖战争爆发。5天后吴佩孚击败徐树铮,段祺瑞宣布下野,皖系分崩离析。陕西陈树藩和李厚基赶紧投靠老曹,浙江卢永祥投靠奉系张作霖。皖系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1920年8月,南方陆荣廷趁乱攻打同是革命同志的陈炯明的粤军。没想到用三民主义革命理想武装起来的粤军今非昔比啦,把陆荣廷打的满地找牙。8月粤军就反攻到海陆丰,11月打下广州。孙中山回到广州,被非常国会(还记得被张勋赶跑的那拨议员么)选举为非常大总统。开始劝北方的徐世昌大总统辞职,并且放出话来,只要徐下台他也下台。我孙文不是为了当什么大总统,是为了护卫法统。

1920年,湖南人谭延闿带领三千湖南子弟兵,喊着“湘人治湘”的口号,赶走段祺瑞任命的湖南总督张敬尧,开始自治。“外乡人莫再来”。没几个月,写字很好但带兵不行的谭延闿被部下赵恒惕取代(谭后来是国民党大佬)。赵军阀不仅要自治,还要治人,提出“联省自治”的新鲜概念(意思就是赵军阀也要统治隔壁省份)。

一文读懂民国军阀混战史: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直皖战争后军阀割据示意图

谭延闿喊出“湘人治湘”后,隔壁邻居四川马上响应,要川人治川,并把云南军队赶出了四川(我们的朱老总就被赶走了。当然朱老总不是军阀,当时驻川滇军的头领叫顾品珍)。顾军阀回云南后,趁唐继尧不注意,于1921年2月突然袭击昆明,赶跑唐继尧。唐继尧跑到香港后不久又杀回来。

1922年3月,顾品珍战死,所部溃散,未来的朱老总去了德国留学。他在德国认识了周恩来,并且入了党。

1921年6月陆荣廷又杀向广东(第二次粤桂战争)。陈炯明又一次击溃来犯桂军,并于7月杀入广西。8月粤军进入南宁,陆荣廷逃亡香港。

陕西陈树藩名声太臭,虽然向直系示好,但收了老陈厚礼的曹锟吴佩孚并没有给老陈撑腰,1921年5月撸掉了老陈陕西督军职位。老陈不肯下台。吴佩孚派冯玉祥入陕。冯部很快攻入汉中,老陈跑路。皖系完蛋了,下面自然就是奉系和直系对决了。大家都在伸着脖子等着看热闹。曹锟和张作霖很无奈,联合辟谣。

1922年初,老曹把7岁的女儿嫁给老张8岁的儿子,一时传为佳话。

亲家归亲家,该打还得打。

1922年4月28日,直奉大战爆发,吴佩孚再一次发威。一周之内把张作霖打得丢盔弃甲,逃回关外(不愧为儒帅啊)。老张被徐世昌大总统撸去一切职务。

北方打得快收得也快,孙中山看得目瞪口呆。还没反应过来第一次直奉大战就结束了。于是赶紧在韶关宣布北伐(1922年5月6日),史称第二次护法战争。北伐军开进江西后,陈炯明亲信叶举带兵进入广州,要求恢复老陈职务(4月孙中山免去陈炯明的总司令职务)。6月1日孙中山急忙赶回广州,要以革命情谊说动陈炯明。6月2日,北京宣布大总统徐世昌年事太高,决定下台,并迎回黎元洪,恢复1912年议会。

孙中山又一次目瞪口呆。躲在惠州的陈炯明马上发电要求孙中山下台(还记得1920年孙中山说过徐世昌下台他也下台么)。6月15日叶举进攻总统府,孙中山半夜逃上永丰舰,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北伐军溃散的溃散,投降的投降。其中由许崇智带领的一支部队居然赶跑了福建的李厚基(许是蒋介石的结拜大哥)。次年革命军回粤,福建被皖系王永泉占据。

失败后的孙中山开始走联俄联共的路,开始打造忠于自己的革命力量。不久居然又占回了广州。于是改组国名党,建立军校,吸收共产党人,搞得热火朝天。

一文读懂民国军阀混战史: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1923年3月,吴佩孚派孙传芳进攻福建,势单力薄的王永泉只能俯首求和,期望和平共治。共治到10月份,老王还是被孙传芳赶跑了。

1923年6月,直系准备进攻浙江卢永祥。东北张大帅急了,你打我小弟我必打你。上海不比其他地方,帝国主义势力错综复杂,不好打。各方调解了一年多,1924年9月3日,浙直大战爆发。9月15日,张大帅率兵进攻直隶,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这里要着重介绍一下在这次战争大放异彩的冯玉祥,马上他就要成主角了。冯玉祥的军队在陕西崭露头角(1921年赶走陈树藩),人称西北军,以大刀闻名于世。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时冯玉祥任直军第三路总司令。手下有鹿钟麟、孙良诚、韩复榘、孙连仲、宋哲元、石友三、佟麟阁、刘汝明等,都是悍将。

一文读懂民国军阀混战史: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双方在山海关对轰。到10月中旬,直军告急,吴佩孚下令驻守北京的第3师调到前线去,京城守备空虚。冯玉祥大喜,1924年10月19日晚从燕山古北口回师,22晚进入北京城扣下曹锟,史称北京政变。23日通电全国,大骂曹锟吴佩孚,请张作霖段祺瑞孙中山来京商议国政。所属部队改名叫国民军。

冯玉祥倒戈,吴佩孚大惊失色。

更坏的消息接踵而来,27日张宗昌率部越过燕山攻占滦县,摸到山海关吴佩孚军队的屁股后面去啦。于是吴佩孚坐船从塘沽逃命,直军被关门打狗,全线溃散。至于曹锟,冯玉祥也没有为难,没几天就把他放走了(毕竟是老领导)。

这下国内格局大变。首先冯玉祥发达了。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和冯玉祥平分京津。老冯分得北京察哈尔和冀西南。冯玉祥的国民军又向西拿下绥远,接着又与甘肃马鸿逵联系,说服了他加入,成为名符其实的西北军,号称国民一军。

和老冯一起政变的还有胡景翼和孙岳两位。胡南下拿下河南洛阳,号称国民二军(胡当月去世,由部下岳维峻继任河南督军);孙岳趁关中空虚杀入潼关,占领西安周边,号称国民三军。

国民军的地盘,北京察哈尔绥远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围成一个圆圈,正好把山西围在里面,把阎老西吓得心惊肉跳的。

奉军方面。张作霖分得天津河北热河;张宗昌当上山东督军;卢永祥投靠张作霖后,由张宗昌护送,又杀回江苏上海。

孙传芳占了浙江福建江西。孙算是直系,但很识时务,早早就向张作霖俯首称臣。

张宗昌护送卢永祥回来,孙传芳怕张宗昌发横来打,于是包了各种花花场所,让张宗昌爽个够。两人情投意合,竟义结金兰,让人好感动!

吴佩孚在直奉大战后先去洛阳,后被赶走。跑到湖北,老部下肖耀南却劝他下野。于是干脆就跑到湖南赵恒惕的地盘隐居。不曾想为了对付奉军和国民军的紧逼,孙传芳、肖耀南、赵恒惕等还是需要一面大旗,长江流域几省的原直系将领又把老吴推出来,奉为共主。大旗竖起来后,搞着搞着在湖北河南一带,也弄出了一些忠于自己的军队和地盘,这个大旗越竖越坚实。

一文读懂民国军阀混战史: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北京政变,冯玉祥邀请孙中山进京,孙欣然前往。 结果在张大帅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孙中山念叨的那些革命理念在张作霖那里什么都不是。本来身体就不好,加上失望郁闷,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与世长辞。

孙中山去世前也没说让谁来接他的班。南方革命军经过一番混战,先把陈炯明打跑,然后赶走云南唐继尧。唐继尧本来要带兵去广州,结果路过广西时居然被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那几万桂军们打得落荒而逃。

1925年7月1日,广东革命军在广州宣布成立国民政府。7月,李黄白宣告广西统一,新桂系接受国民政府领导(汪精卫说动的,老汪有军队依靠啦)。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变故后(廖仲恺遇刺,胡汉民远走苏联,汪精卫出国,许崇智避难香港),资历尚浅的蒋介石开始执掌大权。

3、北伐战争(1926-1928)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大帅占据了从东北一直到长江的大片土地,势力最大。按照枪打出头鸟的原则,大家又开始寻思着联合起来搞老张了。中国北方又是一阵混战,遍地烽火。

大概就是孙传芳、冯玉祥和吴佩孚联合起来,策反了奉系大将郭松龄和李景林,从1925年10月10日一直打到第二年。开始大家摁着老张一阵猛揍。打着打着不知怎么吴佩孚又和张大帅联合起来揍冯玉祥。

这其中各种背叛倒戈投降,一笔糊涂账。具体说一下冯玉祥。国民军揍完张大帅后,部将争地盘,认为老冯不公平,老冯很是郁闷。加上老冯把所有人都挨个耍了一遍,搞得声名狼藉。1925年12月31日,吴佩孚宣布停止反奉,看样子是要联合张大帅一起干老冯的样子。两天前国民军大将张之江居然把皖系大佬徐树铮抓去杀掉,天下哗然。

1926年元旦,冯玉祥宣布下野以谢国人。没过几个月,三一八惨案发生,天下更加哗然。

虽说是段祺瑞下令开枪的,但段祺瑞现在就是个橡皮图章啊,还是捏在你冯玉祥手里。冯玉祥已经下野,没法再下一次,只好出国避风头去了(1926年3月20日去苏联)。这段时间南方国民政府也东征西讨,统一了两广,为北伐做好了准备。

1926年4月开始,张作霖和吴佩孚等联合起来打冯玉祥的国民军。国民军退守南口(现在八达岭那一带)。南口易守难攻。张吴打不下,国民军也不想撤,两方干瞪眼(冯玉祥出国前倒是让国民军撤回绥远。按张大帅吴大帅那个尿性,你不在他们眼前晃荡找不自在,他们迟早自己干起来。可惜京津花花世界,不是西北穷山恶水可以比的。国民军将领就没听冯玉祥的)。僵持到7月,国民政府开始北伐了。吴佩孚急了,死命打南口。到8月13日,西北军溃败,一路退到绥远去了。这个时候北伐军已经打下湖南,快打到武汉了。

一文读懂民国军阀混战史: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北伐战争初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7月11日攻占长沙。北伐军沿铁路北上。吴大帅结束南口战事后星夜回援。制度这个东西就是这么神奇。用三民主义和革命思想武装起来的北伐军战斗力爆表。按现在的说法,叫做军队的革命性质完全不同了哪。8月29日贺胜桥一战,吴大帅几万军队灰飞烟灭。

一文读懂民国军阀混战史: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9月6日,孙传芳最后通牒要求北伐军撤回两广。当日,朱培德革命军第三军杀入江西。李宗仁第七军,张发奎第四军也随后跟进,和孙传芳的五省联军鏖战江西。11月1日,北伐军围攻南昌,到11月8日孙传芳部全线崩溃,孙军5万余人投降。当月,四川大小军阀易帜,个个表示服从三民主义,然后埋头继续打。

9月17日冯玉祥回到绥西,举行五原誓师。要和北伐军一起干老张老吴老孙。老冯的誓词和北伐军那严严整整的四句四句的又不一样,全是话糙理不糙的大白话,大意就是说,他们那些骂我老冯赤化,我老冯以前哪里够格叫做赤化啊。现在我老冯从苏联走一趟回来,这个见识大大不同啦!这回我老冯就要带大家,让你们好好看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赤化!

一文读懂民国军阀混战史: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11月份孙传芳江西溃败后,赶紧向张大帅求救,狗肉将军兼诗人张宗昌率军来到南京附近的江北。北伐军的主要敌人变成了张作霖。到12月份,北方国民军控制了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南方国名革命军控制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六省;另有四川贵州两省归附,革命力量声势浩大。

1927年2月,云南发生二六兵变,龙云等赶跑大佬唐继尧,也举起了青天白日旗。3月21日,白崇禧在上海击溃张宗昌直鲁联军两万人;22日,薛岳带第一师进入上海;24日,北伐军收复南京。——还有个老熟人不要忘了,那就是吴佩孚。老吴1926年8月份贺胜桥一役大败而回,万念俱灰。张作霖说现在南方势大,我们联手,你来当副元帅?老吴当没听见。老张又说,既然你打不过,要不让你让个路,我从京汉线过去打?老吴嘴硬说自己打得过,不用你来。

就这样老吴跟木头一样横在老张和北伐军之间,呆在河南不战不和不进不退,堵着京汉线不让过,把老张气得半死。后来张学良带兵渡过黄河,老吴却也没好意思去挡,自己退到豫西。

一文读懂民国军阀混战史: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1927年是国民革命军内斗的一年。

4月12日,蒋介石清共,然后宁汉分裂。分裂的原因是汪精卫反对蒋介石清共。当然,老汪并不反对清共,而是反对蒋介石清共。要清也要我汪某人来清,你蒋介石算什么东西。

冯玉祥急了,你们闹啥闹,还有张胡子在呢,先干翻张胡子你们再闹啊。于是国民党在内部重重内讧下继续北伐(汪精卫武汉政府以唐生智为总司令沿京汉线北伐,蒋介石南京政府由何应钦、李宗仁和白崇禧领兵沿津浦路北伐,互相较劲。)。

冯玉祥也出兵河南,5月31日与唐生智会师郑州。第二天,蒋介石攻占徐州。郑州是京汉线和陇海线交汇点,徐州是津浦线和陇海线交汇点,皆是军事重镇(津浦、京汉为南北大动脉,而陇海、浙赣为东西大动脉)。

奉军西线(郑州一线)退过黄河。在张学良撤过黄河前,还顺带收拾了窝在豫西的吴佩孚伯伯(借口吴伯伯挡住了张侄儿讨伐冯玉祥的路)。叱咤风云十余年的儒帅吴佩孚彻底退出政治舞台。

6月中旬冯玉祥跑到徐州想说服蒋介石放弃反共立场,结果反而被蒋光头说服,准确来说是被孔方兄说服了。蒋介石现在有江浙财团支持,出手阔绰的不要不要的。过了一辈子苦日子的老冯当然就不好意思拒绝啦。

老冯收了钱,大为满意,也不好意思叫人家蒋光头了,表示自己与蒋司令“相见恨晚”。于是老冯跑回郑州跟汪精卫和唐生智说,我老冯拿了蒋司令的钱,不好意思再劝人家放弃反共。这样,要不干脆我们也反共好了。武汉南京一起反共,双方再无分歧,皆大欢喜。

老汪说反共不反共都是小事,我就是看不惯蒋光头。他反对的我就要支持。李宗仁白崇禧悄悄跟老汪说,我们也不支持蒋光头,我们只是支持他反共。如果汪先生反共,登高一呼,我们自然支持汪先生把蒋光头赶回奉化老家去。下面就好办了。

7月15日七一五事变,老冯老汪一起清除共产党员,驱逐苏联顾问。不过老冯比较温柔些,不像老汪老唐到处乱砍乱杀。他把自己军政系统里的共产党员礼送出去,没有太为难。

8月13日,蒋介石下野。

9月,宁汉合流,新南京政府成立。不过老汪也没能笑到最后,9月13日也下野了。

从此国共也分道扬镳。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就任中华民国海陆空大元帅,要跟北伐军大干一场。

到11月底,张大帅元气大伤。1928年6月4日,张大帅返回奉天,专列在皇姑屯被炸。张大帅呜呼了。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仰承先大元帅遗志,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一文读懂民国军阀混战史: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军阀混战

 

自此,全国上下再无北洋五色旗,清一色换上青天白日满地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