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为什么不敢怼皇帝?

未知 2019-11-29 16:13
清朝大臣为什么不敢怼皇帝?





在古代社会,大臣怼皇帝的事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汉代的丞相曹参,他的上司汉惠帝因为不满其施政风格,对曹颇有怨言,结果曹知道后不仅不认错,反而教育了汉惠帝一通(具体内容见《史记》)。做臣子的活到这份上,也是很有勇气了。

这样的一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明清时期。但是,如果我们细心对比这两个专制王朝的历史,便会发现,清代大臣怼皇帝的力度,其实远不如明代。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01干预内阁议政权

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制度设计的差异,应该占到第一位。

众所周知,明代的内阁制度,有着这样的操作逻辑:

大臣们把需要给意见的事情写成折子交给皇帝,皇帝简单浏览后发给内阁,让内阁大臣进行讨论,并写下他们的意见。

然后,阁臣再把自己的意见交还给皇帝做最后决定。皇帝认可了,就画个红圈,这就是“批红”。

最后,大臣们再按照皇帝的决定草拟诏旨,并交到六部去执行。显然,这样的制度结构中,内阁大臣们的意见,有时是富有决定性的。而当皇帝消极怠政时,阁臣更是成为了整个帝国真正的决策者。有了权力,阁臣自然是牛气三分,他们不仅敢于公然质疑皇帝的决定,甚至还敢通过最后“草拟诏旨”的环节来篡改皇帝的意见,以达成“先斩后奏”的目的。
面对既成事实,皇帝虽然雷霆大怒,但却无可奈何,因为内阁制度已经定型,而一旦对其稍作更改,即可能招致朝臣的联手反对。所以皇帝多只能通过重用近侍(宦官)的方法来制衡朝臣,结果收效甚微。

不过,明代阁臣弄权的旧事,在清代很快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清军入关后,为了让政权平稳过渡,清朝统治者大量采用了明朝的制度,内阁制度(清朝叫“内三院”)也不例外。可是,顺治也知道,如果不对内阁制度进行必要的改进,自己很有可能面临跟明朝皇帝同样的麻烦。因此,他决定趁制度还未定型时变变其中的逻辑,好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顺治是怎么做的呢?他知道,每天需要处理的折子,有发回内阁“众议”与“草拟诏旨”的过程,而他认为,必须在这些过程中及时施加自己的影响,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大臣“独断”。

因此,他宣布在紫禁城的太和门外空出来几间房,自己摆驾其中,命令内阁大臣轮流带折子(当天需要处理的事情都在里面)来“同他讨论”,最后,在皇帝的亲自监督下,拟好发给六部的命令。

显然。这一过程是由顺治所主导的,碍于主上的威严,臣子多只能唯唯诺诺的附和,而顺治也可借此机会了解事情的原委。这就是“御门听政”制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