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女“授受不亲”有多变态?

未知 2020-01-20 14:21
古代男女“授受不亲”有多变态?

相信大家经常会在古装剧中听到“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但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玩的,古代的封建礼教是很严格的,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即便是在谈恋爱,也不能随意搂搂抱抱,“授受”的意思是给和接,“吻”也不是说亲,而是接近,即便是男女之间传递东西,也不能亲手传递物品,要隔开一段距离,不能离得太近,否则就会被认为犯了忌讳。

历朝历代对男女之间的交往都有不同的规矩,但大多都是严密区别,《礼记.曲礼》中记载:"男女不杂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嫂叔不通向,……外言不入于捆,内言不出于捆。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返),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宋朝司马光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他强调“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差不多的话在曹植写的《君子行》中也提到过,“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这第五句与“男女授受不亲”的道理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古代男女之间的交往是极其严格的,如今我们在古装剧中看到的男女亲密谈恋爱,大多是为了剧情发展,并非历史的真实。

儒家学说在政治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对思想实施钳制,这符合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观点。另外儒家学说也极其看重古代男女之间的相处之道,上面《礼记》中提到的那段话大概意思是:男女不能坐在一起,不能用相同的碗器吃饭,就连毛巾和梳子等洗漱物品,即便犯了错,官府扣押男女罪犯,也得让他们分别用枷锁。即便是兄妹姐弟这样的关系,也仍然需要避讳,女子快出嫁之时,家里的男性亲人是不可以进入她的房间,等到姑娘出嫁后,再回到家中,她们是不能跟兄弟一起坐的。
那么问题来了,男女之间时刻需要保持距离,若是发生紧急情况的话,比如落水摔倒什么的,男女亲密接触了,这样算是坏了规矩吗?其实古人也早就想到了,战国著名思想家淳于髡曾与孟子两人对此话题进行过辩论,淳于髡问道:“若是长嫂落水,那么叔叔是救不救?救的话,则是违反了男女授受不亲,不救的话,则是不仁。”孟子作为儒学大家,他做出了合理的回答,在这种情况下男子要懂得变通,一定要救,否则就是豺狼之行。

这时的男女之别有可能还不算特别严格,在现代人眼中看来已经是很严格了,但总有个比较,到了宋朝的程朱理学更加严苛,宋代《涑水家仪》记载着这样3条: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后两条到了现在也需要严格遵守,但第一条就太过苛刻了。
而且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宋代女性的着装趋于拘谨、呆板,包裹严实,古代女子一向保守,但宋朝尤尚保守之风,而到了明清之际,也并未改善。而且这些严苛大多是针对女子,否则男子可以三妻四妾,为何女子死了丈夫后,她们就需要为丈夫守寡,活成贞烈妇女呢?古代人家若初能够出一个贞洁烈妇,那么这家人就会觉得倍有面子,而不会觉得他们剥夺了女子的自由。

那么“男女授受不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远古时期的男女尚没有这些规矩,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男女之间的差异逐渐明显,甚至普遍形成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一直到西周时期,男女之间的交流还属正常,男女可以自由相会,尽情欢娱。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最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儒家经典规定的贵族家礼,强调男女隔离与疏远,如此才形成了“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
古代封建礼教对于男女之别如此严苛,也难怪他们之间很少有正常恋爱的,往往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然也有一些人追求自由恋爱,为了谈恋爱,他们排除万难,半夜相会、翻墙爬窗、书信传情等,促成了一段段佳话,造就了无数的痴儿怨女,为追求真爱,而勇敢地反对严苛的礼教。好在现代社会追求男女平等,女子无需成为男子的附属,彼此之间可以自由恋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