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为何要从东北迁徙至新疆?

未知 2020-09-20 12:19
清朝乾隆年间为何要从东北迁徙至新疆? 



在新疆伊犁伊犁河南岸,有一个县叫查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当地的主要居住民族之一锡伯族是清朝乾隆年间西迁至此的,为何要从东北迁徙至此呢?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锡伯族的西迁,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它与一般的民族迁徙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那是在十八世纪中叶,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在伊犁惠远设立“总管伊犁等处将军”管辖新疆,然而统一后的西部边疆广褒土地出现了无兵防守的真空,统一面临得而复失,经伊犁首任将军明瑞请奏,乾隆皇帝痛下决心,下令调迁英勇善战并懂得农业生产技术的锡伯军人前往屯垦戍边。



自1762年(乾隆27年)至1766年(乾隆31年)的四年间,清政府先后从热河、凉州、庄浪等处调遣满族官兵驻防惠远,从黑龙江调遣索伦官兵驻防伊犁;从张家口、热河等处调遣蒙古官兵、汉族官兵驻防伊犁。但伊犁将军明瑞仍深感伊犁现有驻防官兵不敷调用,因而上奏清朝廷,增派官兵,于是,1764年(乾隆29年)乾隆皇帝恩准伊犁将军明瑞奏折。“由盛京锡伯兵内栋其精明能牧者一千名,酌派官员,携眷遣往”。并指定了由塞外行走的路线。就这样,从盛京所属的沈阳、开原、义州等15座城市抽调20岁-40岁,身强力壮,能骑善射,骁勇善战的锡伯族官兵1020名,连同眷属,共计3275人,西迁到新疆伊犁驻防,以增强大西北的防务力量。

这支西调的队伍,分两批出发。第一批于1764年农历四月初十启程,于次年7月20日抵达伊犁河北岸的绥定一带,第二批西调的队伍于1764年四月十九启程,次年的7月22日抵达伊犁河北岸的绥定一带。第二批官兵启程的前一天(农历四月十八),西迁的官兵及眷属和留居东北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及亲友们,从各城汇集到盛京锡伯家庙——太平寺,为即将远赴西迁戍边的亲人饯行。他们杀猪宰羊,祭奠祖先,焚香祈祷西迁路上一路平安,共食离别饭,共饮离别酒,洒泪话别。

农历4月19日,西迁的锡伯族官兵及眷属,在满族官员的率领下,离开盛京,离开半个多世纪的家乡,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艰难的西迁征程。



从这里,你看到当时的就是西迁路线:沈阳—彰武台边门—辽通.—开鲁—阿鲁克尔沁—西乌珠穆沁—东乌珠穆沁—右翼后旗—中前旗—车臣汗旗—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科布多—阿尔泰—布尔津—和布克赛尔—察汗鄂博—额敏—博尔塔拉—巴尔鲁克—伊犁惠远城—察布查尔县。

锡伯族官兵扶老携幼,赶着木轮牛车,拉着行装、背着弓箭、跨着刀枪、携带粮食、帐篷、火种及家当,带着故土的五谷籽种和神物喜利妈妈,走出彰武台边门,经通辽进入科尔沁平原,走过锡林郭勒大草原,再进入蒙古国境内,从东到西,横穿蒙古国腹部地区。走过了一望无垠的蒙古大草原和荒芜人烟的浩瀚戈壁,沙漠。经库伦(今乌兰巴托)于当年8月24日、25日两批人马抵达乌里雅苏台(原蒙古国扎布哈郎特)。

农历8月的蒙古草原,已是青草无存,寒气凌人的季节。天寒地偏,又遭遇特大风雪,加上牲畜长途赶路,疲惫瘦弱,开春之时又有瘟疫流行,由盛京起程时所带牛、马死亡甚多,口粮几尽。在这种情况下,西迁官兵及眷属难以继续西行。于是在乌里雅苏台扎营休整了一个冬季(7个月),等来年春季草木返青后再赶往伊犁。

1765年(乾隆30年)三月初十,英勇的锡伯族军民,得到乌里雅苏台将军成衮扎布接济,借马500匹,骆驼500峰及粮食后,仍分两路,从乌里雅苏台启程,继续向伊犁进发。



当西迁队伍走到科布多一带,(今蒙古国境内吉尔格郎图)正值阿勒泰山积雪大量融化,多条河水俱涨,水深流急,行进困难。他们受困多日,水退无期,只好取道绕科齐斯山而行。在道路险阻,畜力不足,所带口粮所剩无几,所借马、骆驼又死亡甚多,面临如此困难,在未得到伊犁派人接济之前,锡伯族军民并未被困难畏缩。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沿途采集野菜乌株木耳来充饥。他们架设浮桥渡过通往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继续前行。经巴尔鲁克,博尔塔拉,穿越险关隘道的果子沟,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7月20日-22日先后抵达绥定一带,胜利完成了西迁的伟大历程。

事实说明,锡伯族的西迁,在当时交通工具还非常落后,而且道路险阻、气候多变,并还要忍受着长途跋涉中的艰难困苦,日夜兼程,冒酷暑,顶严寒,最终以顽强的毅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他们用行动和事实彰显了一心效命国家的锡伯族军民的历史功绩,也为新疆的和平稳定和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并且,锡伯族为了纪念西迁戍边,以及怀念亲人,特意设立了西迁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音拜专扎坤”,又因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又叫“四、一八节”。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锡伯族同胞就会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西部6公里处孙扎齐牛录乡内的锡伯民俗风情园,是一个以靖远寺古文化遗址和展示锡伯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民俗风情园,锡伯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这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旅游特色。

风情园内的靖远寺,建于1892年,是清代伊犁八大喇嘛庙中较有影响寺院之一。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整个寺院对称成比例布局的殿阁、楼台错落有致,古朴自然、各尽其妙,整个寺院组成了一组雄伟壮观、和谐统一的古建筑群。

靖远寺是一座中原文化融合于祖国西北边疆的缩影,充分体现了锡伯人民的建筑艺术,而且是锡伯族与各兄弟民族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实物见证。风情园内有历史馆、民俗馆等室内展馆,用以展示锡伯族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在历史展馆内,你会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演变,以及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个英勇的民族,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传奇”的“大西迁”,这会让你由衷的对他们肃然起敬。2006年5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申报的锡伯族西迁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多年以来,锡伯族人民一直通过西迁节活动,纪念当年的西迁壮举和在新疆屯垦戌边的英雄业绩,借以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热爱祖国、勇于牺牲的西迁精神,展示当今锡伯族人民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西迁壮举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升华为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将全国各地的锡伯族人民连结为一体,起到了文化交流、民族认同的纽带作用,进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增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