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云南一带的哀牢国去哪里了?

未知 2020-09-24 09:08
历史上云南一带的哀牢国去哪里了?




在我国西南地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神秘古国夜郎国,最后又神秘消失得无影无踪,与之相关的史料记载非常少,给人们留下了神秘的印象。实际上,在我国云南省西部的保山、大理、楚雄、临沧、德宏、怒江一带也曾出现过一个神秘的哀牢国,最终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和夜郎国类似,哀牢国在史料中也只有零星的记载,且语焉不详。



哀牢山风景航拍

古哀牢国就位于哀牢山一带,据史料《楚宝·哀牢国考》记载,“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沈木若有感,因怀孕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沈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舔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后……九隆死世世相继,乃分置小王。”这是一个神话传说,意思是说有个居住在哀牢山的妇女沙壹,意外怀孕生十龙子,其中一个见龙不惧,名为九隆,后来成为第一位哀牢王。九龙去世后,分了很多小王。


花腰傣的姑娘们

据学者研究认为,哀牢人为傣族(泼水节很出名)先民,主要居住在今保山、昌宁、施甸、永平、云龙、姚安、大姚等地,以云南保山为中心。《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和明朝《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校注》等史料均记载:哀牢人“穿鼻儋耳”。哀牢人皆以铜为圈,穿其鼻,又与大圈坠其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乃坠之垂至肩,以为贵。由此看来,哀牢人很爱鼻饰、耳饰。哀牢王从九隆开始代代相传,不知传了多少代至禁高,然后是吸、建非、哀牢、桑藕、柳承,柳貌、扈栗。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贤栗归汉、柳貌归汉了,以及类牢反汉。



西汉时期哀牢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时,汉朝夺取保山、昌宁、施甸等地,设置嶲唐、不韦两县。公元5 1年,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哀牢首领贤栗请求内附汉朝。从上面哀牢王的传承来看,首领贤栗应该只是小王,相当于部落酋长。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大王柳貌率77个小王以及哀牢众人举国内附汉朝,总人数达55万多人。汉朝遂在哀牢地设哀牢、博南二县,并割益州郡西部所领六县,共计8县合为永昌郡,郡治在今保山市一带。永昌郡成为当时东汉第二大郡,总人口约189万。但是在建初元年(公元76年),哀牢王类牢与永昌郡守发生争执,杀之而后反汉,汉朝派兵近万人很快就平定叛乱,残余势力西迁,哀牢国从此消失。据专家分析,哀牢国存在时间至少为五六百年。


东汉时期永昌郡

若按《华阳国志》中记载来看,哀牢国“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疆域非常辽阔。有人根据这个数据推断哀牢国覆盖范围可能与永昌郡一致,大致为东起洱海一带,南至西双版纳南部,西至伊洛瓦底江,北至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但是《华阳国志》中的数据在其他史料中均未出现,很多学者都认为数据是可疑的,历史上的哀牢国或许并没有那么大。

2012年,在昌宁县的大甸山上发掘了一处青铜时代墓地,出土了一批青铜器文物,研究人员经过分析认为大甸山墓地是哀牢国的遗存。相信以后随着考古发现,神秘的古哀牢国会慢慢被揭开面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