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战乱,曹魏农业快速恢复的原因

未知 2020-10-02 13:48
经过战乱,曹魏农业快速恢复的原因



东汉末年,朝廷昏暗,天灾人祸不断,各地是真的民不聊生。由于连年征战,农业更是遭到了大量的破坏。而随着三分天下,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并趋于稳定,各国要想完成统一大业就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国力,而在封建社会中,农业经济是最为重要的一块。因此,对本国统治区内因为战争而被破坏的农业经济的重建刻不容缓。

经过每个政权的领导人的努力下,农业生产得到了巨大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魏国,其农业生产基本达到东汉时期相近似的水平,而在个别地区甚至超越了汉代的水平,比如邓艾管理的淮南淮北地区。

随着魏国的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再加上先天的国土优势,魏国的国力愈来愈强,蜀和吴根本不能与之对抗。




而我们也都知道,魏国的领土包括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凉州、司隶地区还加上一部分扬州和荆州。这里面原本豫州、青州是遭受黄巾之乱最大的侵害和破坏,徐州早期遭到曹操的屠城,东汉最富庶的汝南郡和南阳郡又遭到袁术的横征暴敛,还有早期的大量的大小规模战争都是爆发在后来曹魏的领土之上的。因此,魏国可以经过几十年的时间让自己的农业经济得到巨大的恢复是有着一系列重农政策。

1、 招抚流民

因为东汉末年的各种天灾人祸,导致各地百姓大量流失,大量的百姓全部向南迁徙。在那个农业社会下,农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人口。为此,曹魏积极推行招抚流民的政策。对流亡逃散在外地的农民尽量招抚安辑,劝他们返回故乡本土,并给予生活上的救助与生产上的扶持,帮助他们安居务农,发展生产。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甚至乃至现在,人们都会有一种乡土观念,不愿意背井离乡,除非生活真的难以维持。但是一旦有机会流亡在外的人们更愿意回到家乡。在《三国志》中,卫觊曾给荀彧写信,提出各种招抚流亡的好处。

《三国志·卫觊传》:觊书与荀彧曰:"······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闻本土安宁,皆企望思归······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远民闻之,必日夜竞还······"

此外,曹魏还曾任命刘馥为扬州刺史,经过刘馥在淮南的一系列的治理,流亡在江南的百姓皆"越江山而归"。还有在长安的张既、幽州的牵招都积极推行招抚流民的政策,并取得巨大成果。




另外,曹魏还采用诸种手段对敌国人民进行招诱劫虏或逼迁,使其移居本国境内,用以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三国志·张既传》:

鲁降,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

是时,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陇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动,扰扰不安,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休课,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

令既之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

由此可见,曹魏在吸收劳动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举措。

2、 劝课农桑

农桑为国家之本,魏国在充实劳动力的同时,大力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魏国甚至规定按照人口和耕田的比例作为州郡长官考绩的标准。这样的做法更加督促魏国的州郡长官重视劝课农桑,发展农业。

而经过魏国上下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三国志·杜畿传》: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免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肠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

《三国志·梁习传》: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

《三国志·徐邈传》: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三国志·王昶传》:文帝践阼,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时都畿树木成林,昶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

正是由于魏国上下官吏这样劝课农桑,导民耕稼,遂使在汉末饱受战祸摧残陷于凋敝不堪的关中与三河地区的农业生产很快地恢复和发展起来,使魏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3、 屯田垦殖

曹魏的屯田政策是很早就开展的,是由许下屯田开始。因为连年战乱,大量的土地荒废,在这个时候曹操开始实行屯田,是一个见效迅速的政策。因为许下屯田的成功,就开始在领土上大力发展,大大缓解了早期曹操势力缺粮的窘态。

到了魏国的建立,屯田政策保留了下来,并且可以说将其作为一个国策在实行。其形式主要为军屯和民屯两种。邓艾在淮南地区的屯田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屯田政策的实施不仅为曹魏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还有利于解决流民问题,对社会的稳定有着巨大的帮助。

4、 兴修水利

发展农业必然离不开灌溉。因此,曹魏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其兴修水利是分不开的。

早在战争不断、时局动荡的年代里,曹操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就先后兴修了唯阳渠、

白沟、利潜渠、泉州渠和新河等六条运河,南起淮水,北到滦河,横贯黄河与海河水系诸大河,长达几千里,渠沟数量之多,流经路线之长,在历史上可说首屈一指。虽然说这些渠道的修建最初的目的是为战争而服务的,但是也为两岸的农田灌溉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为农田水利灌溉而兴修的工程设施。

《三国志·贾逵传》:外修军旅,内治民事,遏鄢、汝,造新陂,又断山溜长溪水,造小弋阳陂,又通运渠二百余里,所谓贾侯渠者也。

《三国志·郑浑传》: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

除了上述的两位的功绩外,在《三国志》的记载中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是已经可以看出魏国上下对于兴修水利的重视,而且水利工程完全可以说遍及魏国各个郡县。通过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变晓瘩土地为沃壤,遂使魏国惨遭破坏的农业迅速复生,并有较大的发展。

结语

农业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农业兴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农业兴盛,则国富民足,天下宴然;农业衰废,则国穷民饥,社会动荡。因此,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非常清晰的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从而推出一系列的政策。

在东汉末年,因为天灾人祸和连年战乱,农业遭到巨大的破坏,而在曹魏的一系列的政策之下,使得遭到巨大伤害的关中地区和三河地区的农业得到恢复与发展,为后来继承魏国的晋国统一全国奠定物质基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