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黑历史:封锁整个欧洲也打不死英国

未知 2020-10-23 14:59
欧洲黑历史:封锁整个欧洲也打不死英国





1806年11月,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发布了《柏林敕令》,向全世界宣布:禁止欧洲大陆国家与英国有任何的贸易和通讯往来,不列颠群岛处于封锁状态。


这一敕令的出台,标志着大陆封锁政策的全面开始,此前法国曾打算登陆英国本岛,利用陆军优势彻底颠覆英国王室,但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沉着应战,以生命为代价,击溃了法国舰队,并生擒法国海军主帅维尔纳夫,彻底打消了法国登陆英国的念头。

海军的失败,让法国只能从其他领域想办法,别出心裁的拿破仑想到了经济,他希望借助对欧洲大陆的封锁,以大陆战胜海洋,彻底打败英国,称霸欧洲乃至世界。

英国是个岛国,市场狭小,自然资源有限,海外贸易是英国经济的生命线,按照法国经济学界的看法,当英国不能通过出口获取贸易顺差的时候,将不可避免的陷入困境。


拿破仑据此认定,只要封锁了欧洲大陆,英国就将失去最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地和工业产品倾销地,等待他们的就是财源枯竭、经济崩溃,到那时,英国将无力对法国采取军事行动,法国最终会不战而屈人之兵。彼时欧洲大陆已经全部臣服在拿破仑的脚下,只要铲除了英国这个最大的对头,法国将再无敌手。

除此以外,拿破仑还有一条说不出的缘由,那就是以政治借口封锁英国,为法国的产品打开销路。比起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不列颠群岛,拿破仑时代的法国还是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工业产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根本无力和英国产品竞争,笃信重商主义的拿破仑心知肚明,他曾对下属说道:一个国家没有发达的生产力就不可能强盛,而如果不能失信保护关税的政策,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失去保障。

封锁英国,将使法国产品获得足够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成长期,借机替代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到那时,法国的经济和军事两翼齐飞,拿破仑在欧洲将再无敌手。


拿破仑的这个做法看似新鲜,实则是个老套路,早在1680年清廷平定台湾郑经的时候就用过,姚启圣以海禁切断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联系,断绝其经济来源,削弱郑家的实力,最终拖垮对手。

但英国不是台湾,法国也不是清廷。

封锁初期,法国的经济获得了很大便利,例如棉纺产品,钢铁制品产量大涨,源源不断销往欧洲大陆,而法国的内河运输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东北部地区,借助莱茵河贯穿整个中欧地区,与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

但这种依赖政策扶植的经济模式很快走到了尽头,由于品种单一、质量低劣,加上技术落后、价格高昂,欧洲各国的老百姓普遍对法国货不买账(这点今天也是,除了奢侈品,法国货性价比还是很低),1810年以后,法国的工厂生产开始大幅下降,运输业也陷入萧条,除此以外,受制于英国的海军优势,远洋贸易一蹶不振,许多港口城市开始走向没落。而拿破仑连年征战,需要耗费大量金钱,只能继续增加税赋,这些做法引发了法国社会各阶层的不满。


自己不争气,伙伴们也不给力。

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虽然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在1807年参与了法国的封锁计划,但却明面上一套,暗地里一套,放任英国产品走私上岸,搞的拿破仑勃然大怒,于当年10月派军队入侵葡萄牙,紧接着又占领了西班牙,并把自己哥哥扶上了西班牙的王位,这种蛮横的做法引发了伊比利亚半岛居民的强烈不满。

1808年马德里爆发反法大起义,义军从城市蔓延到乡村,并很快扩展到全国,而葡萄牙也不逞多让,在英国军队的帮助下,将法国占领军驱逐出国土。为了维持欧洲的霸主地位,继续推行封锁政策,拿破仑亲率大军征讨,但直到下台,也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以至最后时刻还在感慨:倒霉的西班牙战争把我毁了,西班牙是法国失败的溃疡。


伊比利亚半岛的失守,意味着封锁政策的失败,英国的产品通过西班牙、葡萄牙源源不断进入欧洲市场,更可怕的是,法国的失败,让更多国家看到了希望,他们开始风起云涌反抗拿破仑。

受制于封锁,德意志市场上咖啡和糖的价格飞涨,导致居民十分不满,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德国人钟爱啤酒,其实咖啡才是他们的最爱,没有咖啡,生活变得索然无味。加之法国的军事占领和苛捐杂税,让一盘散沙的德意志民族逐渐觉醒。奥地利的弗兰茨皇帝抓住机会,集聚力量,准备对法作战。在后续的第六次反法同盟中,普奥联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伊比利亚半岛是开端,普奥是潜在的暗流,那么俄罗斯的反水,就是真正的灾难。


1807年法国和俄罗斯结为同盟,两个欧洲大陆的巨无霸走到一起,不说天下无敌,至少也是罕逢敌手。按照俄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构想,参加拿破仑的大陆封锁计划,算是给法俄同盟缴了投名状,法国投桃报李,可以趁机实现“西方归拿破仑,东方归亚历山大”。拿破仑也认为,俄国是英国原材料的主要产地,拉拢俄国,意味着砍掉了英国的一大臂膀,所以至关重要。

但事实证明,英国对俄国的需要程度,远不及俄国对英国的依赖程度。彼时的俄罗斯,依旧是个落后的农业国,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木材、皮毛等,市场需求狭窄,质量一般,他们与欧洲的联系十分疏离,像是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等,和俄罗斯根本扯不上什么亲密关系,双方政治上疏远,经济上无瓜葛,但独独英国是个例外,他们先进又廉价的工业品对俄国来说不可或缺。封锁以后,俄国经济遭到重创,不得不网开一面,偷偷进口英国产品,在被法国制止以后,转而通过中立国进口,1811年俄罗斯颁布《与中立国贸易的规定》,减少了要求证明船货中立性的文件,简化确认手续,说白了,就是公开通过中立国进口英国商品。


拿破仑对俄国偷天换日的做法大为不满,去信要求亚历山大一世改变做法,否则就要战争。

除此以外,领土问题也让两国关系产生动摇,拿破仑曾经承诺,将土耳其的莫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交给俄罗斯,但后来又反悔,而俄罗斯自彼得大帝时代,就梦想着打开外高加索的束缚,获取君士坦丁堡,叶卡捷琳娜时代,更是叫嚣要把华沙和君士坦丁堡统统收归俄罗斯。但在拿破仑眼里,君士坦丁堡是世界的中心,是法国的囊中之物,怎么能便宜俄国人。

在波兰问题上,双方也有分歧,俄国三次瓜分波兰,获取了最大的领土,但拿破仑控制波兰以后,计划建立波兰大公国,将原有的领土合并进来,让波兰复国,这引起了俄国极大的恐慌和不满,按照拿破仑的说法:我绝不去宣布波兰王国永远不会重建,去败坏自己的名誉 。其实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通过扶持波兰,可以在东欧平原上筑起一道天主教的屏障,遏制东正教的扩张。


至此,双方的矛盾再无法调和。

欧洲大陆内部风起云涌,英国自身,也在想尽一切办法消除封锁政策的影响。

《柏林敕令》颁布后,英国遭到重创,一个月时间就有五家银行倒闭,全年发生两百余起破产事件,许多小企业停产,然而英国并没有妥协,而是孤注一掷,对法国发起反击,英国议院命令,禁止与法国及其盟国控制的港口进行贸易,并给中立国施压,禁止与法国及其盟国进行贸易往来。

除此以外,英国还依仗其强大的海军,抢占法国海外殖民地,扩大在美洲、印度、非洲的市场,以减少封锁带来的损失。

1810年以后,英国进出口都呈现不同程度增长,也就是说,法国的封锁政策不仅没有拖垮英国,还让对手逆流而上,获得了更大的收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