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三大“铁公鸡”吝啬程度简直令人不忍直视

未知 2021-04-15 10:34
中国历史上三大“铁公鸡”吝啬程度简直令人不忍直视


相信很多人都对葛朗台这个人物不陌生,他是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重要人物,虽然这本书以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为核心贯穿始终,但有钱却又极为吝啬的老葛朗台,无疑是其中性格最鲜明的人物,以至于葛朗台这个名字如今已经成为了吝啬鬼的代名词。
 
当然,从古至今,都不缺少吝啬成性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不少著名的“铁公鸡”,比如即将要说到的这三位便是如此,他们的吝啬程度简直令人不忍直视,那么,他们都是谁呢?下面一一为大家道来。
 
 
 
铁公鸡一:汤斌
 
汤斌字孔伯,号荆岘,晚号潜庵,河南睢州也就是今天河南睢县人,汤斌被尊为“理学名臣”,是当时程朱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这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砥砺名节,同时也因为“吝啬”而出名。
 
 
 
早在顺治年间,汤斌在陕西潼关道和江西岭北道任职时,几乎不沾荤腥,每日三餐都以豆腐汤为菜,生活非常简朴,在当地口碑很好,岭北道的驻地赣州曾有人送给他“三汤道台”的称号,赞扬他为官清廉。
 
康熙年间,汤斌由内阁学士出任江苏巡抚,职重位显,独当一面,但他不谋私利、不图享受,坚持过粗茶淡饭的俭朴生活,还是餐餐都有一道豆腐做的菜,久而久之,苏州老百姓又给他起了一个“豆腐汤”的雅号。
 
 
 
汤老先生不仅自己苦,家人亦随其苦,他的妻子马夫人只是转个身,就有棉絮从袄边散落下来,有一天,他心血来 潮,查看家中的账本,发现上面开了一只鸡蛋,顿时勃然大怒的问道:“我来到苏州还从来没有吃过鸡蛋,到底是谁买的?”
 
这时有下人答说是公子,汤斌闻听之后,便把儿子招来,罚他跪在庭下,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道:“你以为苏州的鸡蛋与河南是一样的价钱吗?你要是想吃鸡蛋,就回河南老家去,没有读书人不吃菜根而能自立的。”对于买鸡蛋的仆人也处以杖责,不过,汤老先生的吝啬不会让人嘲笑,反而令人对他多一份敬重。
 
 
 
铁公鸡二:周札
 
话说东晋年间,有个叫周札的右将军,一家五人封侯,也许说到他很少有人知道是谁,但他的父亲在历史上却是大名鼎鼎,就是那个曾斩蛟伏虎的周处,周札是周处的第三个儿子,他的哥哥是建武将军周玘。
 
 
 
话说周氏因为势力过大,遭到了权倾天下的王敦猜忌,于是,王敦悄悄联合江南的沈氏士族共同讨 伐周札,等周札得到消息的时候,已是兵临城下,仓促间,准备率领几百名部下出城迎敌。
 
在周札的库房 中,本来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手下都劝他赶紧拿出来装备士兵,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周札竟然舍不得,只是把一些劣质兵器分发给士兵,看到周札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还如此吝啬,士卒也没有为他卖命的决心,结果,在敌军的冲击下溃不成军,周札也被杀了,吝啬到连命都不要的程度,这周札也是个奇葩了。
 
 
 
铁公鸡三:夏侯处信
 
据《朝野检》记载,唐朝时期,荆州长史夏侯处信以“吝啬”闻名于世,凡是认识他的人都看不起他,一次有客人来访,夏侯处信吩咐下人安排饭食,仆人凑在其耳边问“要和多少面?”,夏侯处信想了想说道:“两个人,两升面就够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