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至死都活在无限的“悔恨”之中

未知 2021-04-30 18:23
赵佶至死都活在无限的“悔恨”之中 

每一个朝代,都不乏“贤明之主”,也有不少“无为之君”;北宋一朝,“英明神武”的宋太祖开创大宋国,却只传了自己这一世。“投机取巧”的宋太宗,虽然得到了大宋的江山,却要子孙后代赎罪自己的恶果,不是“英年早逝”就是“子嗣凋零”,落得“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好不容易出了一个“万世明君”的宋仁宗,但也不得不在“国事之余”奔波于后宫之中,最终结果也是落得“无子继承江山”的尴尬局面。最后选用宗室的堂侄赵曙作为接班人,不得不令世人感到惋惜!

英明神武,本有一番大作为的宋神宗赵顼,倒是有自己的儿子继承江山,但是就在他“大有作为”的时候,却早早地见了阎王,英年早逝。一直到宋哲宗赵煦,同样英年早逝,这才有宋哲宗的远房弟弟,宋徽宗赵佶继承大宋江山的机会,殊不知这宋徽宗将是北宋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

他本是一代书画家大家,却无意地继承了皇位,将家国天下,将国家大事抛诸脑后,纵情于“书画文墨”之中,最后造就了“靖康之耻”的发生,国破家亡后被金军俘虏,不得不枉死于五国城!

这也许是大宋朝的悲哀,更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悲哀。为了避免武将专权,重走他造反的老路,以至于从他开始就实施“重文轻武”的政治方向,造成了“北宋无将”、“南宋无相”的尴尬境地。所以北宋的灭亡宋徽宗该负责任,宋太祖赵匡胤也逃不掉问责!

出生典故

宋徽宗赵佶生于元丰五年,父亲是一代英主宋神宗赵顼。当年宋徽宗出生之前,父亲宋神宗赵顼就在皇宫之中观看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他不得不感叹,李煜的画像有文人的儒雅,却没有君主的威严,惋惜于他亡国于大宋的悲哀。殊不知,第二日便从后宫中传来有妃子怀孕的消息。

在宋徽宗赵佶诞生的前一日,宋神宗赵顼,竟然梦见南唐后主李煜来贺。只见他微笑不语还送给他一只用玉石做的毛笔,他非常的高兴,第2日宋徽宗赵佶便诞生于皇家。待到宋徽宗成年之后,宋神宗赵顼看见宋徽宗的样貌与梦中梦见南唐后主李煜的样貌极其相似,他心中曾暗暗地幻想,莫非是这南唐后主李煜要来寻找大宋报仇!

自己这个儿子宋徽宗赵佶会将大宋的江山“拱手送人”。他实在是不敢往下想,可是这个孩子怎么可能继承大宋的江山成为“九五之尊”呢?因为宋神宗赵顼还有很多个儿子,他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殊不知这是天意中的天意,天意是违反不了的,历史是永远更改不了的。也是注定了的。

意外成帝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仅25岁的宋哲宗赵煦突然病死,以至于年轻的,他以为自己会比大宋朝任何一位皇帝都活得长久,并未对自己的身后事,对继承人作有效的安排。可是国不能“一日无君”。宋哲宗赵煦又无子,这大宋朝的江山该交到谁的手里呢?谁能继承大宋朝的“九五之尊”呢?这就给当时的大臣们出了一个难题。

宰相章惇主张依大宋朝的礼、律,当立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否则当立长弟申王赵佖为皇帝,奈何向太后(神宗皇后)以自己无子,宋神宗的其他儿子不是嫡子为由,否决了宰相章惇的建议,毅然立宋哲宗次弟端王赵佶为帝。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宰相章惇苦口婆心的劝诫向太后,说端王赵佶“行事轻佻”,“不务正业”,恐“难当大任”,非“九五之尊”的人选。但向太后不为所动,还是立端王赵佶为帝,至此宰相章惇无能为力,毅然辞去了宰相职位。

宰相章惇还是很有眼光,觉得端王赵佶并非是做帝王的材料,终究是被他说中了,宋徽宗真的将大宋的江山玩没了,大宋的历代君主都立志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倒是好,全部送给了金国,真不愧为“大送”的好皇帝。

端王赵佶即位的第二年,向太后去世,还政于赵佶。改年号为“建中靖国”,这是赵佶统治政权的开始,也是北宋灭亡的开始,离他被擒成为俘虏还有25年。

奸臣当道、祸乱朝纲

宋徽宗赵佶继承帝位之后初期也是“雄心壮志”,“颇有抱负”,想要完成老祖宗的遗愿收复“燕云十六州”,每日按时早朝,听取大臣的意见,“重整朝纲”,“整顿吏治”,“改革旧制”俨然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慢慢到了中期之后,宋徽宗赵佶便觉得这样太辛苦,太枯燥,太没有意思,自己也失去了往日的“自由”,“放荡不羁”的生活使他“魂牵梦绕”。于是便改变了自己的方向,爱书画,不爱江山,便成了他的标志。他不想作为“一国之君”,他只想好好地做一位艺术家,醉情于自己的艺术天涯中。

于是宋徽宗为了自己的自由,将国家权利交由奸臣手中,让他们为自己分担国事,处理政事,自己也落得清闲,正好可以“怡情书画”,何乐而不哉呢。正是他的这种做法才造就了宋徽宗在位期间奸臣当道,宦官掌兵,佞臣横行,成为北宋自宋太祖开始政治最为黑暗的时期。

农民起义频发

奸臣当道,这时的百姓“民不聊生”,“生死无依”。蔡京,高俅,童贯等奸臣、奸相便走上了北宋灭亡的政治舞台,“祸国殃民”便由此开始。“狂征暴敛”、“兼并土地”等等在他们一番番的错误操作下,将大宋朝一步一步推向灭亡,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

宣和元年宋江起义于河北路,已发展为有一定规模“不可忽视”的农民起义军,对北宋徽宗一朝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四处攻城拔寨,实在是令北宋朝廷曾下诏进行招降。但宋江未受招安,继续南下攻城,山东一线的重要城市十有八九均被宋江占领。后来宋江因为战略性的错误被朝廷所灭。(并非如水浒传中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北平辽、东抗金、南擒方腊)

宋徽宗在平定宋江等农民起义军之后,便觉得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大摆宴席,大赏群臣,更是“大兴土木”,于后宫之中建造江南花园。因为宋徽宗特别喜欢苏浙地区的花石冈,而花石纲从苏浙地区到开封千里之遥,凡是送一次花石纲笔,“花费巨大”,“劳命伤财”,不少老百姓因为运送花石纲而丢掉性命,苏浙地区的百姓深受花石冈之害,纷纷起义。

这时南方的方腊起义火速的发展壮大,席卷整个江南地区,要知道江南地区是大宋朝的财政命脉,赋税重地,这个时候的宋徽宗坐不住了。可是满朝文武面对“如火如荼”的方腊义军均无良策,无人敢挂帅出征!最后宋徽宗不得不动用大宋朝的全部军队进行镇压。

结果倒是把方腊一行的起义军成功镇压,但是本来镇守北方边关的大军也用来镇压起义军,导致了边关空虚,金国的军队如出无人之境。一座座城池被金国所攻取,这时的大宋朝无疑是拆东墙补西墙,结果可想而知!

国破家亡

靖康元年,金国派兵20万兵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威胁东京汴梁。因为镇压方腊宋江的农民起义军,宋徽宗调用了大宋朝全部的军队,包括北方防御金国的军队,防御辽国的军队,然而便造成了北方边关的空虚。

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国军队,大宋朝毫无招架之力。直到金国的军队直逼汴梁之前。奸相蔡京还禀报宋徽宗已经将金国的大军抵御在黄河之外。宋徽宗还洋洋得意,沉浸在自己的书画天地中。可想而知当时的朝廷是多么的昏暗。直到大金的部队兵临开封城下。宋徽宗才知道自己是被隐瞒了多久?此时的宋徽宗只知道逃避,不知道承担责任,也不知道调大军来进行抵御,而是自己提早禅位宋钦宗,甩锅给自己的儿子。而这样有用吗?没有用,国破家亡已经成为了事实。

靖康二年, 金国军队攻破开封,宋徽宗、宋钦宗成为了俘虏,连同后妃、宗室、财宝、等等一并押送北上。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受尽屈辱

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失去了皇帝的尊严,更是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先是自己的妃子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侮辱致死,被俘的路上被金国士兵殴打侮辱不计其数,自己的女儿、妃子在自己面前被金国士兵侮辱致死,看到这一幕幕,宋徽宗后悔至极、失声痛哭,这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都是自己身为国君不作为所造成的!却让自己的家人和老百姓来承担这个恶果,可惜世上哪有后悔药呀!

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宋钦宗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金太祖献俘。最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关押于韩州,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

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但于事无补,悔恨之意,油然而生。

痛苦离世

金天会十三年四月,宋徽宗终因不堪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怀着悔恨死于五国城,享年54岁,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走完了他54岁的人生。

结语

宋徽宗是一个“天子艺术家”,更是“天才艺术家”,他发明的瘦金体成为今天书法人追摹的对象。他建立“翰林图画院”培养书画界的人才,开创宋朝院体绘画风格,为中国的书画事业奉献了一生。国家宝藏中,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是出自宋徽宗建立的翰林图画院。但是他却不是一位好君主,好帝王,正是因为他的不作为,正是因为他醉心于书画才将大宋江山“拱手于人”,造就了“靖康之耻”,成为了大宋朝历史上的罪人!

正是印证了他的父亲宋神宗的那一个梦,宋徽宗莫不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转身。他们的心里没有“家国天下”,没有“万里河山”,只有“诗词歌赋”,“文墨传香”,然而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国破家亡,悔恨一生。

正如宋徽宗书画作品上的签名一样“天下一人”,他确是成为了天下第一人,第一被俘虏的亡国之君、第一死于异国他乡的亡国之君、第一被侮辱致死的亡国之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