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存勖执政期间,文职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未知 2021-07-25 17:01

在李存勖执政期间,文职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在李存勖执政期间,其文职系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郭崇韬和冯道,他们都是李存勖一手提拔起来的。

郭崇韬出道非常晚,李存勖当晋王9年后,他才由孟知祥推荐成为中门使。

中门使这种身份,大约就相当于李存勖的机要秘书,是一个非同小可的职务,中央政府的所有决策、政策制订,他们都会全程参与,而且拥有重要的发言权、建议权。

机要秘书的这种权力,比通常意义上的宰相权力更大,如果宰相不能兼任这种权力,那他就是一个执行部门的主管罢了。

许多人常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宰相拥有实权,而那些官至极品的三公没有实权。

其实呢,通常意义上的宰相,只是执行部门的主管,而官至极品的三公级人物,几乎都是决策部门的参与者,前者哪能与后者相比呢?

通常意义上的宰相管理众多部门展开工作,负责大量的具体事务,人们自然会感觉,他位高权重。

官至极品的三公呢?什么具体工作也不负责,只是坐在上面,和皇帝坐而论道,人们自然容易感觉他们只是虚职。

问题是,坐而论道的权力,才是最大的权力,因为人家坐在那里,一言一行都可以决定政策变化,可以决定重大人事变动。

从这层意义上,通常意义上的宰相只是总经理,可坐而论道的三公,却是董事会的重要成员。

当然了,在许多时候,类似的决策权力常常是皇帝与太监、秘书行使的。

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许多时候太监、秘书的权力,都比通常意义上的宰相权力大。

太监、秘书拥有这种权力,常常都可以凌驾于宰相之上,地位尊荣官至极品的三公,拥有这种权力更不用说了。

基于元老重臣的角度,皇帝有事,就应该和他们商量;换而言之,他们应该一直留在决策圈中。

问题是,基于皇帝的角度,如果元老重臣拥有这种权力,他们就会拥有和自己分庭抗礼的权力。所以皇帝有事时,通常都是会找秘书、太监商量的。

当然了,这种玩法有些臭名昭著,所以科举制度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成熟。

皇帝重用秘书、太监、伶人是昏庸的表现,皇帝重用各种文曲星下凡的文化人,总不能也说他昏庸吧?

总的来说,参与决策的权力,才是最顶级的权力。而中央集权的加强,就是渐渐把军方大佬,都逼出这个圈子。于是军方大佬渐渐沦为了纯粹的打工仔。

后来,宋代军人都表现的非常忠心,并不是因为宋代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好,也不是因为宋代皇帝走了狗屎运,所以总会遇到忠心的将领,而是因为在文职官员的牢牢控制下,军人势力哪能翻出花呢?

这种转变,从人们朴素的政治观点去看,实在是卸磨杀驴的行为,更是瞎胡闹的行为。

因为基于人们朴素的思维习惯,帝国权力中枢应该始终以军方大佬为主。但是很不幸,中央集权的过程,就是不断把军方大佬排挤出决策层的过程。

在后唐时代,虽然文职系统渐渐崛起,但是因为军方势力影响巨大,所以帝国突然有意无意地变成了双头格局。

郭崇韬在李存勖当晋王9年后,才由孟知祥的引荐进入权力中枢,并且很快成为举足轻重的权力者,说得刻薄点,这就是标准的政治暴发户。

按理说,郭崇韬资历这样浅,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根基,而且完全是李存勖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是不可能拥有和李存勖分庭抗礼的地位。

但表现在外的事实却是,郭崇韬始终能和李存勖分庭抗礼,而且表现在外一直就是权倾朝野。

这是为什么呢?大约是因为军方势力为了制约李存勖,所以就希望建立双头格局,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自然会通过各种方式支持郭崇韬与李存勖分庭抗礼。

关键是,郭崇韬也愿意扮演这个角色,所以很快就拥有了与李存勖分庭抗礼的地位。因为在这种背景下,郭崇韬的权力基础,就不再是完全源于李存勖了。

郭崇韬拥有这种地位,就不再单纯以李存勖的机要秘书身份出现,而是以与李存勖分庭抗礼的大哥身份出现。

这种力量对抗皇权时,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用各种大道理压皇帝,用传统规则压皇帝。

总而言之,皇帝不能亲近小人,不能发展宫廷力量;再总而言之,不能怀疑元老重臣,应该给他们最大的信任。

当然了,更会明里暗里支持各种人和宫廷力量对抗:太监伶人没有几个好东西,我们绝不应该轻易向太监伶人低头,我们应该坚决抵制他们的祸国殃民的行为;我们绝不能照搬梁朝亡国的政策,因为处处压制军人力量,最后它肯定会导致亡国的。

这种说词,从冠冕堂皇的角度去说,说服力是非常大的。问题是,基于隐秘的政治博弈原则,它显然会束缚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手脚。

皇帝不能滥用钱财,每一笔钱财,都得有具体的合理的用途,都得到到财政系统的审批。皇帝绕开财政系统审批,滥花每一笔银子,也是昏庸的表现。

这样一折腾,皇帝的权力在什么地方呢?

李存勖给伶人、女人花钱,郭崇韬用大道理压他,李存勖也就认了。

问题是,李存勖宴请立功将士,郭崇韬也认为开销太大,所以希望李存勖削减一下名单。李存勖当时就火了,我请有功将士吃几顿好饭,也得你批准,关键是,你还想压缩我这种开销?你也管得太宽了吧!如果是这样,还让我当晋王干什么呢?你们来当晋王好了。

李存勖统一北方后,想盖间大房子,郭崇韬又给他讲大道理。

这种事,从前一个皇帝就说过,一个老百姓有点积蓄,还想换套好的房子住呢?我贵为皇帝,换套房子,应该不为过吧?李存勖大约也是这样想的。

大唐开国后,大唐皇帝想再盖几间房,有人就说了。隋帝国的宫殿已够宏大了、奢侈了,甚至而言,隋帝国就是因此灭亡了。我们住着他们的房子,就应该感觉诚惶诚恐了,现在还想扩建,还想粉饰,我们这是想干什么?

从大道理上讲,理是这么个理。但从实际去看,这就叫扯淡;不要说别人了,就是李世民也会认为,这就叫扯淡。因为你们家有点钱,还会重新装修房子,我有点钱,凭什么不能重新装修一下房子?

总的来说,文职官员一旦背后有强大的力量支持,就可以用大道理压皇帝了,就可以用制度压皇帝了。皇帝对此,常常是有苦说不出来。

郭崇韬以这种身份出现,那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等于他依靠下面的力量,与李存勖公然分庭抗礼。

当郭崇韬拥有这种身份后,其实就是骑虎难下了。因为他放弃这种地位,李存勖收拾他时,那就如同吃盘菜一样简单;但是他继续保持这种地位,与李存勖的矛盾就会越来越难以调和。

表面上,郭崇韬与李存勖一直针锋相对,是因为郭崇韬刚直不阿。实际上,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权力基础并不是源于李存勖,而且担负着大家要求他制约李存勖的重任。

郭崇韬拥有这种地位,相当于坐在了风口浪尖上,虽然风光,但是一个闪失,就会被拍扁在沙滩上。

后来李嗣源的首席大佬安重诲,与郭崇韬的地位惊人的相似,结局也惊人的相似,都是可以与皇帝分庭抗礼,而且经常与皇帝针锋相对,最后都是死于非命了。

而且,在安重诲死后,五代双头格局的时代就算结束了。

后来的冯道屹立不倒,也隐然有双头政治的意味,但是这种特征显然不再明显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冯道的权力显然不是某个皇帝赋予的,所以不管换多少皇帝,冯道依然是举足轻重的大佬。

翻开那个时代的历史,真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冯道。皇帝如走马灯一样地换,冯道则永远是帝国最重要的执政官之一。

虽然皇帝看到冯道这种人,难免会觉得,这个家伙就是个有奶就是娘的主,但是也必须得尊重冯道的地位。关键是,不能得到冯道的支持,他这个皇帝估计也坐不稳。

冯道出道的时间,其实也很晚了。当然了,比郭崇韬要早很多。

郭崇韬是李存勖当晋王9年后,才进入权力中枢的。冯道则在李存勖当晋王4年后,就在张承业的推荐下,进入了权力中枢。

但是我们必须得知道,后唐帝国的元老重臣,比李存勖资历老的人多的去了,事实上李存勖在后唐帝国都是一个晚字辈。冯道、郭崇韬都是李存勖当晋王多年后,才进入权力中枢,他们的资历有多浅,我们可想而知。

关键是,他们都是以李存勖机要秘书的身份起家,而且并没有什么军事履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根,却渐渐成为那个时代最举足轻重的权力者。

因为冯道并不是野心勃勃的人,所以冯道在李存勖时代的影响力,远不能与郭崇韬相比。当然了,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冯道比郭崇韬的后劲要大的多。

冯道在后来的政治舞台上,也很少站在最前面;总的来说,冯道只是一个以柔制刚的太极高手,回看五代历史,谁也得承认冯道才是最牛的人物,但是站在每个具体的时段去看,冯道也不是排在最前面的。

最简单而言,李存勖时代的郭崇韬比他牛多了,李嗣源时代的安重诲比他牛多了;后晋时代桑维翰比他牛多了;甚至汉、周时代坐在最前台,锋芒毕露的人,看起来也比冯道牛多了。

问题是,那些排在前面锋芒毕露的文职首脑呢?好像还真没有善终的。最简单而言,李存勖时代的郭崇韬,死于非命了;李嗣源时代的安重诲死于非命了;石敬瑭时代的桑维翰也死于非命了;刘知远时代的苏逢吉也死于非命了。而冯道一直风光到了后周,直到柴世宗上位后才寿终正寝了。

冯道的身份是书记官,这种身份更像李存勖的机要秘书。

因为冯道在李存勖时代,以更纯粹的机要秘书身份出现,所以他的地位很容易低估。机要秘书的权力,那是可大可小,说小,也就是一个秘书,说大,常常就是皇帝的替身。

他时刻在皇帝身边,皇帝制订政策、进行决策、起草文件时,他都会参与,如果他得到皇帝的信任,那权力之大,就是宰相也得对他退让三分。

总的来说,在李存勖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文职官员的地位越来越高。

但是,不经意中竟然出现了双头格局。因为军人集团在对抗李存勖时,自然而然地会通过支持文职官员首脑的方式,削弱皇帝的权力。

在这种背景下,郭崇韬那种与李存勖分庭抗礼的文职首脑开始出现;当然了,冯道那种政坛不倒翁也开始出现了。

郭崇韬、冯道的权力表面上是源于李存勖的给予,实际上是源于军方大佬的各种支持、合作;或是源于文职系统本身的力量。

这对一心加强中央集权的李存勖而言,显然是一种比较尴尬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李存勖难免会沿着加强宫廷政治的方向,不断倒行逆施,虽然一度表现的非常成功,但是反弹的力量也实在太过强大,最后终于让李存勖无法承受了。

加强宫廷力量,就等于李存勖不愿意承认帝国是皇帝、军方大佬、文职首脑们共有的帝国。而一心要把帝国变成他们家的帝国,总而言之,皇帝的奴仆、亲信(太监、伶人)、老婆一心要凌驾于军方大佬、文职首脑之上。

这是不是有点干得太绝了?皇帝一心加强中央集权,试图用文臣制约军方大佬,这个军方大佬已退一步,表示接受了。皇帝一心咄咄逼人,试图加强宫廷力量的方式控制大家,是可忍孰不可忍?

问题是,军方大佬在接受文职凌驾于他们之上的事实时,通过各种形式支持文职首脑,于是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变成了不伦不类的双头格局。

因为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帝国变成了双头格局,皇帝怎么能接受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