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病重,梁思成为何拒绝带她赴美国治疗?

未知 2021-09-14 10:00

林徽因病重,梁思成为何拒绝带她赴美国治疗?


林徽因,民国文艺圈的大红人。沈从文曾称赞她是"聪明绝顶的小姐",胡适曾说她是一代才女,金岳霖曾为她终生不娶,而她和徐志摩的故事在今天仍被无数人进行拆解重塑。

大多数人对她的认识仅仅浮于表面,对她的了解也只起源于人性中的八卦之心:民国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风流恣意,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往往习惯性的给别人贴上标签,从而导致对林徽因的一次次的误读,大部分人看不见也不想去描摹真实的林徽因。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光绪三十年(1904),生于杭州,其名字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来因为常常被人误以为是当时的一个男作家"林微音",才改名为林徽因。

她的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不仅擅长诗文书法,还参加过革命,担任过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位。

正因为这样的家世和血统,她自一出世,就沿袭了让天下人赞誉的旷世才情和风华绝代的容颜。

事实上,她的童年并不快乐。正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家族,林徽因年幼时,母亲被父亲冷落。她曾写下过年幼时孤独的场景:"

我病在东头娘的卧室里。西头是婶娘的住房。娘同婶永远要在祖母的前院里行使她们女人们的职务的,于是我常是这三间房屋唯一留守的主人。

"

也正因被冷落,林徽因的母亲整日陷于烦躁和悲伤之中。这也给年幼的林徽因内心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她变得敏感,也对爱情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1928年3月,林徽因和梁思成走进了婚姻殿堂,从此携手一生。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后,他们接受了梁启超的安排,先是奔赴欧洲参观古建筑,并于8月回国。其后,归国后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受聘于东北大学,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这对中国建筑学的意义是非凡的,为中国培养了不少建筑人才。在此期间,她和丈夫二人一同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也正是他们的努力,让许多古建筑物得以保护并发扬光大。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推进着,日复一日,波澜不惊。但没过几年,抗战全面爆发了,他们只能跟随着营造学社,南迁到四川,昆明等地,后来在李庄定居。

在当时水深火热的社会环境下,中国营造学社、中央博物院、同济大学等多家学术机构辗转搬迁至四川,知名学者云集。林徽因、梁思成和同仁们一同度过了一段艰苦而有意义的时光。

在东北大学任教后期,林徽因就已染上肺病,不得已转至北平进入营造学社。而在李庄的破旧农舍里时,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上艰苦的物质条件,最终还是将她打垮了,她的肺病复发了。

即便在病榻上,她也经常为了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而熬到深夜。我们可以看到,

在一个民国女子瘦弱的身躯之下,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她是有骨气的,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虑写在诗里。

她的身体已然很虚弱了。而当时他们的好友费正清夫妇劝说他们去美国讲学,一来可以改善二人的生活质量,而来还能好好地为林徽因治病。可当时梁思成拒绝了。

后来梁思成晚年才说出原因,虽然当时林徽因病重,但是她对梁思成说:

"我深信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知识分子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祖国的。"是对这片支离破碎的国土的深深眷恋,让他们即便在如此艰难的岁月中,依然选择了留守。

抗战胜利后,他们回到了北平。

解放战争中,他们也曾为古都北平城内的雕梁画栋的古建筑而忧心奔走,担心这百年建筑即将毁于战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迎接当时国内的建设高潮,他们翻译了国外的相关建筑书籍为国家建设提供借鉴。在1953年时,林徽因因是否拆除牌楼还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发生争执。随后她的病情逐渐恶化。

终于在1955年,这个民国才女与这人间道别了,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享年51岁。在这一年美好的四月天,这位民国才女,带着她的尊严和坚持,以及对祖国含蓄而又饱满的爱意,最终走向了生命的虚无,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只有带着深深的崇敬,向这一代佳人致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