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的“五子登科”是怎么来的?

未知 2021-11-20 19:03

《三字经》中的“五子登科”是怎么来的?


“五子登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也很励志。相信读过《三字经》的读者对其中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几句很熟悉,其实这四句话说与“五子登科”的故事是有着贴切的关联的。

《三字经》是我国的传统儿童启蒙教材。《三字经》取材广泛,涵盖我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内容。在格式上,三字一句,读来朗朗上口,又因其内容通俗易懂、易记等特点,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

《三字经》中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并形成了“五子登科”的成语。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五子登科”的美好寓意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拥有锦绣前程的理想。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因他居住在燕山,故称窦燕山。“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勤学好问,五人在科举考试中都金榜题名,先后登科及第,所以人们都说窦禹钧教子有方。

窦禹钧,历史上确有其人。在《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窦仪、窦俨、窦侃、窦偁、窦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窦禹钧与“五子登科”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窦燕山出生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贫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窦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

在一个夜晚,他做梦。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元旦,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

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窦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

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有个仆人偷了他很多钱,就自己写了卖女契约,系在幼女背上,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的钱。”然后就逃跑了。窦公可怜他,烧了契约,养育这个女孩,养大后还为她择婿出嫁。

他家乡有很多穷人,娶不起媳妇,女儿因为没有钱买嫁妆而嫁不出去,窦燕山就把自己的银两送给他们协助他们。

亲戚当中有不能办丧事的,他就出钱协助办丧事。有无钱给女儿置办嫁妆的,他就出钱协助嫁女儿。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开支,全部用来救济别人。

同时,窦燕山还在家乡设立学堂,收集上千卷书,请有学问的老师来教课。把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招来免费上学。自己家里则节俭朴素,没有金玉饰品,也没有华丽的衣服。窦燕山如此周济贫寒,克己礼人,所以积下了不少功德。

此后一个晚上,窦燕山又梦见自己的父亲。老人告诉他:“你现在阴功浩大,美名远扬,天帝已经知道了。以后你会有五个儿子,个个能金榜题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岁。”当他醒来,发现也是一个梦。但从此更加修身养性,广做善事,毫不怠慢。

后来,他果然有五个儿子。因为自己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也迎来了蓬勃的生机。

窦燕山的长子窦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后太祖赵匡胤曾悲伤地感叹:“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

窦燕山的次子窦俨,也是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三子窦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窦偁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第五子窦僖是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当时人们美称他们为“窦氏五龙”。

当窦燕山的五个儿子均金榜题名时,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在古代,家里的五个孩子全部考取科举,这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所以“五子登科”在现代更多的是一种祝福,表现了家中长辈希望孩子能像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一样,爱学业取得成就的美好愿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