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

未知 2021-11-22 11:26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没有救驾军队来保护太子李建成?


有一句话叫救驾来迟,还有一句话叫先下手为强。

前者说的是李建成,后者说的是李世民。

玄武门事变并非一日之功所酿造,而是由来已久,兄弟俩为首的两个集团明争暗斗,李世民手握军权,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麾下将士十分拥护。

李建成也不是善类,很多人都以为他毫无作为,其实大错特错,当年李渊攻占长安城,李建成位居首功,此后灭稽湖,又被调派去镇守蒲州,备战突厥,后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居功至伟,同时他擅理朝政,由此深得其父李渊信任。

《新唐书高祖本纪》有载:七月壬戌,秦王李世民讨王世充,甲戌,皇太子屯于蒲州以备突厥。

总而言之,李建成这个太子,前期攻克河西与长安等地时,首拿军功,同时又表现出了足够服众的行政能力,使天下动荡时没有受到外族突厥的侵扰,并非史书中所说的窝囊废,近几年也有很多为他平反的声音,至于淫乱后宫,基本等同于莫须有的罪名。

天下群雄混战的时期,突厥曾试图派兵帮助梁师都,刘武周等诸侯,目的就在于将中原的混乱扩大,实力强大的突厥以便从中谋利,进一步割据中原。

后来李世民宣战王世充,突厥第一时间派遣兵力去帮助兵力微弱的王世充,并且调派军使与王世充暗中沟通谋密,可以说当时天下间最为关键紧急的任务,并非征战王世充,反而是阻挠突厥的暗中侵入,一旦与王世充成功结盟,混乱中尚不完整的李唐,很难分出大精力去对抗来犯的突厥,所以临危受命,备战蒲州的李建成,就担负起了至关重要的责任。

于是乎我们得知,李世民率领军队去征讨王世充,而李建成在此刻却等同于封疆大吏,他的责任在于坚守边境,将突厥阻隔在外,让其无法与中原建立联系,时刻牵制住突厥,以求为李世民争取更多的时间,助其成功击败王世充,彻底瓦解突厥意图趁天下大乱入侵中原的阴谋。

之后李渊又命李建成征讨稽湖,李建成仅耗时两月便拿下稽湖部落,武德四年四月,李建成撤离蒲州,班师回朝,因而得知,李建成顺利解除了突厥趁机来犯的危险。

《旧唐书》卷六十四《隐太子建成传》另有载:建成至(太原),高祖大喜,拜左将军大都督,封陇西郡公,引兵略西河都,从平长安。

由此可见,李建成并非无功无德,相反他在军事上的才能更让李渊非常欣喜,李世民之所以能一往无前的征伐各地,仰仗的绝非只有诸君,相反李建成的多次掩护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李建成坐镇蒲州,阻断突厥进军中原的路线,切断突厥与王世充的密谋,接近统一的李唐将会被分裂,从而陷入连年混战不休的局面。

李渊贵为一国之主,又是唐朝的开国皇帝,立太子这种事非同小可,他当然不会选一个没用的儿子,包括朝中部分亲王及大臣也都很支持李建成,这也是为什么他能跟李世民对抗持久的原因。

试想以李世民征战天下,封无可封的军功,要想逼迫李渊废除李建成的太子,大可不必在意反对的声音,单凭军权强行压制也可夺权,为什么能分庭抗礼这么长时间,这其中必然有太多复杂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曾和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并肩作战过,《唐鉴》卷一记载:高祖使建成、世民将兵击河西郡,攻拔之,执郡承高德儒。

但这是司马光经过考证后得出的结论,李世民命史官撰写的《通鉴》里却说:“命太宗徇河西”,太宗即是指唐太宗李世民,由此可见,历史是被李世民篡改了,他在让史官撰写史书时,刻意隐瞒了李建成的军功,营造出李建成毫无作为的假象,以此抬高自己,或者说让自己的弑兄行为变得名正言顺,但其实李建成这人并非一无是处,相反正因为自己的才干军功,以及亲王重臣的拥护,外加李渊的暗中袒护,才当上了太子之位。

所以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两个人一直进行着势均力敌的争斗,那么玄武门之变就不再是简单的夺嫡之争,反而可以琢磨出更多的细节。

首先,李世民在李唐即将完成天下一统时的地位毋庸置疑,他贵为秦王,却拥有足以撼动李渊帝位的权力,他南征北战,在诸军中呼声极高,功盖满朝,但彼时的李建成身为太子,受群官与其麾下将士拥护,坐稳了东宫之位。

由此不难看出,李渊早已感受到李世民的野心,他的皇权受到儿子李世民挑战,所以才袒护李建成与李元吉二人,借二人之势力共同削弱李世民的秦王党势力,由此李世民搬离皇宫,退居到位于皇城外的弘义宫,因此彻底导致了李世民于李渊及李建成之间关系的恶化,父子三人分为两党,就此面临即将决裂的边缘。

而李渊作为一个父亲,十分疼爱自己的三个儿子,他从始至终也没想到,骨肉相残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封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已经是他所能想到的权宜之策,按照李渊最初的设想,平定天下后,帝位传给李建成,李世民驻守重地,李唐皇室坐稳江山大业,但梦想却终是破碎于玄武门事变。

玄武门之变前夜,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密谋大计,二人计划向李渊进谏,要求调派李世民麾下的将士给李元吉前往边境对抗突厥,以此削弱李世民麾下的精兵悍将,同时李元吉出征,当兄弟的李世民必须要践行,虽然兄弟三人水火不容,但这些礼数仍然得遵守,此时建成二人联合李渊对李世民进行打压,东宫及李渊为首的皇权势力已经对李世民秦王党势力占据了压倒性优势,换句话说,时间拖的越久,李世民的地位就越岌岌可危,他已经在这场政治较量中处于下风,因此在这个重重压力的时间节点上,迫使他必须要做出选择,或者说应对之计。

然而应对之计并非李世民一言,却是其麾下党羽劝告,或干脆说是“逼迫”,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长久以来的劝告进谏,导致李世民最终下定决心先发制人。

《资治通鉴》曾对此事有确凿记载:

秦府僚属皆忧惧不知所出。

房玄龄谓长孙无忌曰:“今嫌隙已成(暗指李世民与唐皇李渊,太子李建成之间的矛盾),莫若劝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

无忌曰:“吾怀此久矣,谨当白之。”乃入言世民。

世民召玄龄谋之,玄龄曰:“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今日忧危,乃天赞也,愿大王勿疑!”

乃与府属杜如晦共劝世民诛建成、元吉。

整个过程简单而直接,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臣子的劝告,一方面让心知大势不利的李世民下定决心,另一方面揭开了父子三人面前的最后一道面纱,如若不先发制人,李世民势必沦为政治相争后的惨败,如若再拖久时日,双方之间更有可能会因为夺权而引发战争,届时将影响整个国家的安稳。

于是李世民提早计划玄武门事变,因为玄武门前不得领兵而入内,然而守城将士对诸位皇子携带兵器入内则司空见惯,换句话说,玄武门前有律,凡入皇城者,皆不可佩戴兵器,然而三位皇子地位极其尊崇,携带兵器或各种物件入宫早已如常,李世民对此心知肚明,借机佩戴兵器入内,果然未受到门前禁军阻拦,更因他随从人数只有八人,更无人会联想到堂堂秦王敢带八人谋反,因此便顺利放行,李世民因此得到了埋伏在临湖殿的天赐良机。

当夜,李建成与李元吉欲面见李渊,提议李元吉出征调借李世民麾下将士,二人路过临湖殿时,未遇到本应尽责的禁军询问,二人遂认定这是削弱李世民势力计划的成功前兆,在此喜悦之余,大为放松警惕,未带一兵一卒,甚至连一个随从都没有的情况下,二人路经临湖殿,被事先埋伏在内的李世民之众一举射杀。

然事变发生后,禁军已听到喊杀声,至于为何没有亲兵救驾,原因却颇具戏剧性,刚才所说玄武门前有守城将士,严禁个人携带兵器入内,当宫中守卫得知建成与元吉被杀后,随即前去报信,宫府兵立即集结大队人马,欲冲进皇城救驾,然而守城将士之前见李世民九人未予阻拦,一是因为人少,二是因为李世民的皇子身份,皇子带着八个人夜游皇城,说通俗点儿,就跟大半夜喝多了酒回家睡觉一样,然而宫府兵成千上万,守城禁军一看这阵仗,当即如临大敌,严加阻挡。

与此同时,太子及齐王李元吉被杀的消息传遍皇城,守城将士自然也已得知,然而李世民另差人火速与守城将士许下承诺,暗中配合李世民,拼死阻挡住宫府军入内,另一边早已准备好的秦王亲军也前来护驾李世民,这才里应外合,成功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对过程有详实记载:

六月四日,建成既死,敬德领七十骑蹑踵继至,元吉走马东奔,左右射之坠马。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繣,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

不久,李渊被迫宣布,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

李世民继帝位,称唐太宗,年号贞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