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藏书家之脉望馆主人赵琦美

未知 2022-05-03 20:50

明清藏书家之脉望馆主人赵琦美 

 

袁同礼在《明代私家藏书概略》中称:明万历今后私家藏书,当以海虞为最盛。赵琦美之“脉望馆”、钱谦益之“绛云楼”、以及毛晋之“汲古阁”,均以藏书雄视于东南。今天咱们要给我们介绍的,便是脉望馆主人赵琦美。

都说富不过三代,如果把藏书比作一笔财富的话,藏书家的书也藏不过三代。赵琦美能够算是藏书家里的富二代,在其父赵用贤藏书的基础上,将自家的藏书发扬光大。可惜,赵琦美过世后,脉望馆的藏书也悉数流出,可是,不幸中的万幸,这些藏书被当时的另一个藏书家钱谦益所收藏。

古今杂剧书影

赵琦美其人

赵琦美(1563~1624),明著名藏书家。原名开美,字仲朗,一字如白,号玄度,一作元度,自号清常道人。常熟(今属江苏)人。官荫:旧时官吏有功于国或因公逝世,得荫其后代入官,谓之官荫。有恩荫、难荫、特荫等品种。赵琦美的父亲赵用贤,官至吏部侍郎,得益于父亲的官荫,补太仆丞,后官至刑部郎中。

赵琦美子承父业,受父亲的影响较大,尽管出身官宦世家,可是他身上没有一般官宦子弟的坏毛病,将自己一切的时刻,都献给了书。《古今杂剧》是赵琦美花费数十年汗水写成的著作,成书后,一向馆藏。后来又传到钱谦益、钱曾、季振宜、黄丕烈、丁祖荫等明清收藏我们手中,至今可辨他们的钤记,乃至还有收藏我们的题跋。抗日战争期间,郑振铎先生操心周折,花高价从书商手里购得《古今杂剧》,并献给国家。

藏书故事

赵琦美曾得李诫《营建法度》一书,其中缺10余卷,为了将缺本凑齐,他遍访藏书家,又借阁本参阅,先后用了20年的时刻,才把这一套书凑齐。此外,他自己亦亲身抄书,先后抄写有《毛诗要义》40卷、《王质诗总录》20卷、《数类》40卷、《数书九章》等。

还有一次,赵琦美得刻本《洛阳伽蓝记》,文中多有缺漏失误。所以设法购得四家抄本加以校勘,改正480个错字,补充320个脱漏字。后又觅得旧刻本,据此改正50多字,历时8年,终补其全。

脉望馆

脉望的故事出自《酉阳杂俎》,取义于《仙经》:“蠹虫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物,名为脉望;夜以矰映当天中星,星使立降。可求还丹,取此水和而服之,即时换骨上升。””“脉望”其实便是古书中的蛀虫。赵琦美与许多的古代文人学者一样嗜书如命,藏书成癖。搜书既多,筑室藏之,以蠹虫啃书所升华之物—————“脉望”,来比方自己嗜书之癖,着实令后人称绝。

脉望馆旧宅

普遍认为,脉望馆对中国文化史奉献最大的有两项,一是无缺地保存了宋人李诫的《营建法度》,它是李诫在喻皓《木经》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公布的一部修建设计、施工的标准书,也是我国古代比较完好的修建技术方面的书籍,很有实用价值和文献研讨价值。二是赵琦美抄校汇集的《古今杂剧》,它辑录了元明两代剧本242种,名家荟萃,比如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李文蔚、郑廷玉、贾仲名、桑绍良、朱有炖等,而更多的则是无名氏杂剧。这些无名氏杂剧都是赵琦美请人抄写的,简直每一本都经过赵琦美校跋。阅览赵琦美的题跋,即知该书的首要来源,一是录校于明末宫廷戏的剧本,二是从朋友于小谷的簿本转录的。二者均得益于职务之便,这期间赵琦美在京城担任刑部郎中,游走方便,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脉望馆书目

赵琦美编撰有《脉望馆书目》4册,著录藏书5 000余种,2万余册。其中有珍本、孤本达10余种。该目录以《千字文》为序号,如“天”字号,为经部,“玄”字号为正史部等,各部并有颜色区别。所藏宋版图书有近百种,元版图书30余种。又从秦四麟家得到书品、画品数卷,参以所见真迹,辑成《铁网珊瑚》有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自序。(据《四部总录艺术编》)。抄校并收藏有《脉望馆抄校古今杂剧》,所收均为元明杂剧剧本达340种,是研讨古代戏剧的重要文献,郑振铎对此点评极高。刊刻图书达30余种,保存了不少珍贵图书,如《唐书纠谬》、《周髀算经》、《仲景全书》4种、《东坡先生志林》、《陈眉公杂录》24种、《仇池笔记》、《松石斋集》等36种。著有《洪武圣政记》、《容台小草》、《伪吴杂记》、《脉望馆和禅集》、《铁网珊瑚》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