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在曹操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

未知 2019-11-08 11:09
赵子龙在曹操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

《三国演义》中,赵子龙在当阳长坂坡七进七出,连斩曹营名将,一战名扬天下。根据小说《三国演义》的设定,当时曹操数十万大军一路追赶刘备,两军遭遇之后,刘备军被杀得大败,刘备带着残兵败将仓皇逃窜,连自己的两位夫人和唯一的儿子阿斗,都陷入曹军的乱阵之中,无比狼狈。至此危机之际,常山赵子龙单枪匹马闯入乱军之中,救出了甘夫人,肚子带着阿斗在曹军铁桶一般的包围圈中横冲直撞,可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曹营四十余名名将成为赵子龙枪下之鬼,连曹操对赵云也惊叹不已。

同为刘备阵营名将的关云长,在面对重兵包围之时,其表现可谓是大跌眼境。当年曹操攻破徐州,关羽在下邳被曹军包围,结果没有能够突围出去,无奈被迫投降曹操;后来在麦城,面对东吴大军的包围,关羽陷入了埋伏,被东吴俘虏,最终被孙权斩首。

为何关羽和赵云在面对重兵包围之时,表现的差距如此之大?

赵子龙在曹操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为何关羽在麦城无法成功突围?

 

赵云在长坂坡,之所以能够安然脱险,高强的武艺,英勇无畏的精神,固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还须看到,当时曹操是有心留赵云一命的。曹操此人,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虽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雄小人,但其爱才之心却是很强烈的恶。在看到赵云如此英勇的武将之后,曹操便起了将赵云招入麾下的心思,且看原文:

却说曹操在景山 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 可留姓名!”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赵云得脱此难;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

试想,曹操数十万大军,对付赵云一个人,最有效,最高效的办法便是放箭,如此,则任赵子龙长着 三头六臂,也是万难逃生的。然而,曹操的一句“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则直接放弃了这一最简洁的办法。因此,原文中也承认了“因此赵云得脱此难;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

赵子龙在曹操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为何关羽在麦城无法成功突围?

 

而关羽面临的情况则恶劣得多,孙权实际上对关羽早有杀心,虽然在关羽被俘虏之后,孙权表面上对关羽进行了招降,但关羽在很早之前的那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对于孙权这样一位君主的侮辱不可谓不重,孙权料定了关羽绝对不会投降,有此一问,不过是为了找一个杀关羽的正当理由罢了。因此,东吴的将领对于关羽,是处处下死手,丝毫不留情。

另一方面,二人的心态是不同的。当阳长坂坡之前,刘备的逐鹿生涯可谓是一胜难求,在这种情况下,人往往不再畏惧失败,会抱着一种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心态去战斗,赵云正是在这种无所畏惧的心态之下,去和曹军厮杀。再者,赵云当时怀中抱着阿斗,阿斗的父亲刘备对赵云有知遇之恩,赵云此人素来忠义,有恩必报。因此他怀着必须将刘备唯一的骨肉阿斗活着带回去的信念,必然会暴走,发挥出超常的水平。

关羽则不同,关羽在败走麦城前不久,在樊城水淹七军,威震中原,可谓是令天下大为震动,同时刘备集团也处于高歌猛进的上升趋势。但没过多长时间,关羽便败走麦城,这真是一瞬间从天堂坠落地狱,这种落差必然带给人一种沮丧的情绪。更为不幸的是,吕蒙控制了关羽手下士兵的家属,关羽军心涣散,一路逃兵不断,更加剧了关羽沮丧的情绪。而关羽本人,也因为对不起自己的大哥刘备,故陷入自责,在诸多负面情绪的作用之下,关羽的实力最多只能发挥五六成,毫无必胜之心,则自然失败。

赵子龙在曹操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为何关羽在麦城无法成功突围?

 

最后,则与两人的武技有关。关羽属于《三国演义》中武将中的身体流,与敌将交手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敏捷,速度等身体天赋,于耐力和武技上则是短板。且看关羽的交手表现,如若不能再几招之内击败对手,则必然与对手打成平局,这便充分证明了关羽武技的不甚精湛。麦城时期的关羽,已经五十八岁,身体的各项机能早已衰退,这从他屡次与庞德战平,并且被徐晃击败(虽然有伤,但年轻时期的关羽在同等条件下依旧能击败徐晃)便可看出。武技的缺陷,耐力的不足,身体的老化,使得关羽无法持久地单独闯敌阵;赤兔马的老化,令关羽最终因为战马被绊马索所绊,而被东吴俘虏。

赵子龙在曹操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为何关羽在麦城无法成功突围?

 

赵子龙,则属于武将中的技术流。他的武技是相当精湛的,同时耐力非常好。当年在汉中便因为出神入化的枪法而令张郃和徐晃两员虎将不敢近身。这种类型,非常适合长时期作战,因为技巧可以很好地帮助武将用最小的体力损害去击败对手,因而持久战能力更强。同时,长坂坡之时,赵云才三十多岁,年富力强,春秋正盛,各项能力均处于巅峰,突破曹营封锁,自然不在话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