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古代名人如何教育子女?

未知 2019-12-18 14:15
看中国古代名人如何教育子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标准理想人生模式,而其中,修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齐家则是家庭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古代的名人伟人,尤其是帝王将相们,他们的行为举止对整个国家乃至全社会都具有不小的影响力。因此,他们的教育子女之道便成了后人家庭教育的重要参考模式。

曹操——官二代教育的历史典范

大家都知道,曹操的儿子们可以说是个个了得,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曹植才高八斗,写就《洛神赋》;曹彰武艺超群;还有曹冲,是出了名的神童,关于他曹冲称象的故事至今流传。

一个儿子出类拔萃可能是个人资质的缘故,但个个厉害显然就与曹操重视家庭教育分不开了。

“生子当如孙仲谋”,在曹操心里孙权是做儿子的榜样,孙权可以说是“官二代”里的佼佼者,雄才大略,独霸一方,不臣曹魏,所以,曹操教育孩子目标也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如孙权一般能治国平天下的万乘之才。

曹操曾颁布《诸儿令》,意思是说:儿子们小的时候,我都喜欢,但是长大了,我会量才而用,说到做到。对部下,我不偏心,对你们,我也公正,唯才是举,最有才能的人,才配当我的接班人。

为了更好地实行对孩子们的教育,曹操为儿子们选择配备了最好的老师,他甚至为儿子们的老师立下要求标准:德行堂堂正正、深明法度。

而后他将邢颙先后配送给曹植、曹丕当老师,还将“秉德纯懿,志行忠方”“国之重宝”的邴原和连他本人也十分敬重的张范派去辅佐曹丕。

派送老师时,曹操非常客气地对他们说:我的儿子不成材,怕他难走正路,想请你们去匡正劝勉他。

诸葛亮——教育孩子修身养德,淡泊明志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西蜀丞相,他德才兼备,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蜀国。

 

诸葛亮晚年得子,取名瞻,字思远,意思是希望儿子能够“志存高远”。诸葛亮非常喜爱自己的这个小儿子,但同时又对他的成长充满了担忧。他曾在给其兄长诸葛瑾的信中透露过自己的想法,觉得此时八岁的诸葛瞻十分聪慧可爱,可诸葛亮同时又担心他过于早熟,最后成不了大器。

可见,诸葛亮也是十分重视子女早期教育问题的。

后来他就在写给诸葛瞻的《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教育诸葛瞻要保持沉静,以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也总是注重保持生活俭朴,以培养自己美好的情操,只有摒弃了私心,守住了心中的宁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

诸葛亮虽然高居相位,却一生俭朴,他曾经在给后主刘禅的上表中说道:“我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此外别无积蓄,而这些也足够家人使用的了。我保证在我死后,家里家外都不会留有多余的财产,不辜负陛下对我的厚恩。”

诸葛亮言传身教,一直亲身贯彻着“俭以养德”的做人准则,并且希望子孙后代也能成为拥有远大理想、勤学俭朴的有为之人。

司马光——教育孩子勤俭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每个孩子童年必学的内容,那么司马光成人后教育子女的故事你又知道吗?

 

司马光是北宋杰出史学家,他一生著述宏丰,一部《资治通鉴》就足可使他名流千古。相传他工作作风稳重踏实,并且为人俭朴。据史料记载,司马光不仅自身朴素,也一直将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主要内容。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而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著时就让自己的儿子司马康也参与了这项工作。过程中,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十分生气,于是他认真教授儿子爱护书籍的经验与方法:

读书前,先把书桌擦干净,垫上桌布;读书时,要端端正正坐好;翻书页时,要先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把书页的边缘托起,再用食指轻轻盖住以揭开一页。他教诫儿子说:做生意的人要多积蓄一些本钱,而读书人就该好好爱护书籍。这样的细节正体现了司马光简朴的作风及良好的素质,并且言传身教,将这种好习惯教授并要求孩子。

生活中,司马光节俭纯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他常常教育儿子: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儿子明白祟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靡,极力提倡节俭朴实。

他还不断告诫孩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表面上看来皆不是经国大事,然而,实质上是兴家繁国之基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传唱至今的警句正是出自司马光之口,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俭朴自律并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誊于后世。

郑板桥——莫为做官而读书

郑板桥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他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他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弟弟郑墨家。小宝六岁上学,为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那么郑板桥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郑板桥所说的小事并非读书,而是靠读书做官,这也是他教育孩子的想法——不为做官而读书,心存良善,平等待人。

郑板桥十分重视儿子的品德,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他认为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当平等相待,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

后来,郑板桥将小宝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教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教子之道,一方面是与普通人家颇为重合的普世之道,如关于尊敬长辈和立志勤学等;另一方面,倡导为官俭朴、清正廉明,则充分体现出官员的教子特色。

其中有许多教育方式与思维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根据自身情况,感悟体验,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之道,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