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朝的很多昏君却被说成明君

未知 2019-12-18 16:15
为何清朝的很多昏君却被说成明君





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国运276年,在清朝前期,从顺治到康熙、雍正;经过三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国家到达了顶峰;到了清朝中后期,乾隆往后几代帝王,就出现了一些昏君。很多人好奇,为何清朝很多的昏君被说成明君呢?主要是清廷对文人的软硬兼施。


清朝统治者对文人采取软硬兼施的态度,导致了清朝没有昏君。清朝统治者对文人采取“强硬”的态度,就是文字狱了。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随着统治者的政权巩固而加深,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越是登峰造极。文字狱从顺治四年开始,广东和尚函可带了一本记录抗清志士悲壮事迹的史稿《变记》,被南京城门的清兵查获,酷刑折磨一年后流放沈阳。



到后来的康熙二年(1663年)的《明史》案;康熙五年(1666年)的黄培诗案;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朱方旦案;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南山集》案;雍正朝的年羹尧案、谢济世、陆生楠案、吕留良案、屈大均案、“清风不识字”案、“维民所止”案;到了乾隆时期王锡侯《字贯》案、徐述夔《一柱楼诗集》案、“古稀罪”案等等。

据史料记载顺治帝施文字狱7次,康熙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文字狱使广大文人学者无所适从,严重的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清朝文字狱与清朝中晚期的其他各种消极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晚清落后挨打的局面。


除了大兴文字狱以外,康熙皇帝非常懂得“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康熙利用博学弘儒,争取士心。康熙朝博学鸿儒科考试共143人,然而到了乾隆时期,又举办过博学鸿儒科的考试。同时乾隆还找来一大批文人,来编撰《四库全书》,大大的笼络了士子的心。

正是因为清朝统治者对文人的这种软硬兼施,使得很多文人,非常害怕清朝统治者,经过几代君王的文字狱,文人更不敢编写清朝君王的坏话,毕竟脑袋重要。所以很多文人,就把清朝许多昏君美化成明君了。

清朝为了打击文人,频繁的发动文字狱;到了康熙时期,又发现文人的重要性,又开始拉拢人心,开展博学鸿儒制度;乾隆皇帝为了拉拢拉拢文人,编撰了《四库全书》,文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顺从,这就导致了很多昏君被说成明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