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未知 2020-01-25 11:40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唐肃宗至德二年 (公元757年) 十月,距安史之乱爆发已有两年。安史之乱刚发生时,叛军势如破竹,连破东都洛阳、西京长安。仓皇间,唐玄宗被迫西逃巴蜀,而他的儿子太子李亨则在朔方军和安西军的拥立下,在甘肃灵武登基,是为唐肃宗!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唐玄宗李隆基剧照

 

至德二年,郭子仪率领唐军大破安史叛军,陆续收复长安和洛阳,唐肃宗随后亦返回了长安!不久后,唐肃宗向太上皇唐玄宗寄出一封信,希望他能回到长安,重新登基以执掌国事,而自己则将退居其后。接到书信后,唐玄宗却大为惊恐,百般推脱。因为他知道,如果这样回到长安,迎接他的,多半是死亡!

 

 

从才能上来说,唐玄宗是个文武全才的帝王。开元年间,大唐帝国在他的治理下到达了极盛的顶点,史称“开元盛世”;但从一个父亲来说,他却是个噬子狂徒。公元733年,他的宠妃武惠妃以宫中有盗贼为名设下诡计,将太子李瑛、李瑶、李琚等三位亲王引入宫中。三王入宫后,武惠妃借口三人披甲入宫,诬告他们谋反。之后,唐玄宗竟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将三个儿子全部处死,导致“天下冤之”,而这正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日杀三王”事件。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唐肃宗李亨剧照

 

李瑛死后,李亨成为了太子。然而唐玄宗对李亨仍旧不放心,多次迫害、敲打他。不仅如此,他还有有意放纵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陷害他,导致其多次险些被废掉。安史之乱发生前,唐玄宗、李林甫以及安禄山内外结合,形成了政治上的铁三角关系。而李林甫和安禄山,都是太子的死敌。

 

李林甫病死后,唐玄宗与安禄山失去了沟通的渠道,导致两人嫌隙丛生。公元755年,安禄山悍然造反,唐朝中央军一触即溃。失去了河北军以及中央军的支持,唐玄宗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长安

 

“天子,唯兵强马壮者得之。”没有军队支持,即使唐玄宗当年威望再高、权力再大也不顶事。相比唐玄宗,太子李亨却有西北诸节度使的支持。安西、朔方、陇右、河西、河东等节度使,本来就是李亨死党——王忠嗣的旧部。有了西北军头的支持,唐肃宗才能在未获得唐玄宗首肯的情况下,擅自称帝。

 

对于儿子自行称帝的行为,唐玄宗心里自然不会舒服。但是手头没有兵,也只能承认现实。因此他只能对唐肃宗的使节说:“吾儿顺天应人,吾何忧?”换作从前,李亨的行为算是叛逆,就算有一百颗脑袋也不够砍。但如今叛乱四起,唐玄宗也只能强颜欢笑。于是,他退位为太上皇,并将传国玉玺等皇帝信物交给了唐肃宗!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然而,唐玄宗真的甘心放弃权力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对于唐玄宗这种吸食“权力毒品”长达数十年的政治生物来说,让他退居二线,简直比要他命还要难受,因此他依然要以“诰”的形式发号施令,各地官员仍要向成都方面上奏,实际形成巴蜀和灵武两个朝廷。

 

因此,唐肃宗虽然称了帝,但是仍感觉腹背受敌。因为他深知,自己的父皇就是个六亲不认的主。当年登基时,他就敢逼迫自己的父亲唐睿宗当太上皇;当了皇帝后,能毫不犹豫地杀害三个儿子。因此很难说唐玄宗不会为了权力,在自己背后捅上一刀!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安禄山剧照

 

不过好在唐玄宗还算顾全大局,因此平叛战争还算顺利,唐军顺利收复长安和洛阳。唐肃宗回到长安后,第一时间便准备解决“两个朝廷”的问题。为了迎接唐玄宗归来,唐肃宗甚至做出巨大让步,让唐玄宗复位登基,自己回位于东宫,重新做太子。虽然书信递出去了,但是唐玄宗却充耳不闻,就是不挪腿。唐玄宗不回长安,两个朝廷的政治问题就无法解决,唐肃宗的位置就坐不稳。因此唐肃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正当此时,唐肃宗的谋士——李泌看出了唐玄宗的忧虑,于是他说:“太上皇肯定不会回京了,普通人尚且在70岁退休,如今太上皇早已年过70,难道还要将天下事委命于他吗?”唐肃宗就问李泌:“那该怎么办呢?”李泌立即率领群臣上奏,说天子想念父亲,想尽孝道,希望太上皇立即回京。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李泌剧照

 

李泌为此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因为他看出了唐肃宗书信中的问题,那就是绝不能说归位的事。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位,天下人人觊觎。唐肃宗好不容易坐上皇位,好不容易收拾了老子留下来的烂摊子,皇位哪能说让就让?即使唐肃宗真心要让位,那些扶植他上位的西北军头也不会同意!

 

因此,唐肃宗的所谓让位,名为尽忠尽孝,但根本不符合常理。陈胜尚且说过,王侯将相另有种乎?难道唐肃宗会看不见这皇位背后的巨大利益吗?因此,在多疑的唐玄宗看来,儿子的举动完全是试探。倘若自己贸然回京,并接受了儿子的让位,恐怕屁股还没坐热,就会遭遇政变!明朝后来的夺门之变情况也和唐玄宗此时差不多!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唐玄宗李隆基在接到儿子的第一封信后,他忧心忡忡、惶惶不得终日,只好回信:“我以后就住在剑南道,不回长安了!”

 

当李泌等人的奏表到达成都后,唐玄宗就放了心。为何呢?因为群臣的奏表中,只谈亲情,丝毫不谈让位之事。唐肃宗只是想将唐玄宗作为一个父亲接回长安,而不是接回一个皇帝。看了奏表,唐玄宗这才笑逐颜开,并笑着说:“我现在才真正成为天子的父亲啊!”

 

唐玄宗回到长安后,唐肃宗拉着李泌的手说:“真是多亏你了!”

 

唐肃宗为何在父亲唐玄宗面前表现得如此生硬?原因无他,两人实在斗了太久,父子亲情早已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猜忌和提防。肃宗早已忘记,儿子应该怎么当,他变得只会当太子。相反,作为旁观者的李泌却看透了一切,最终化解了这对皇家父子的尴尬!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唐肃宗剧照

 

唐肃宗深知,自己老父亲是个嗜权如命、阴狠狡诈之人,如果对他稍微放纵,难免他不会为了复位而做司马懿第二!因此,肃宗李亨不顾父子情面,大肆迫害唐玄宗,将他逼出了兴庆宫,让其居住于偏僻的西内,便于监视。不仅如此,唐肃宗还将陈玄礼、高力士等玄宗旧臣一一贬逐,可怜玄宗最后郁郁而终。可叹一代雄主,最终如此收场!

 

不过唐肃宗也没有得意多久,玄宗刚刚驾崩没几个月,他自己也跟着驾崩。父子俩斗了半辈子,最后竟然同归黄泉,不得不说,这是历史给予他们的一种巨大讽刺!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唐肃宗至德二年 (公元757年) 十月,距安史之乱爆发已有两年。安史之乱刚发生时,叛军势如破竹,连破东都洛阳、西京长安。仓皇间,唐玄宗被迫西逃巴蜀,而他的儿子太子李亨则在朔方军和安西军的拥立下,在甘肃灵武登基,是为唐肃宗!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唐玄宗李隆基剧照

 

至德二年,郭子仪率领唐军大破安史叛军,陆续收复长安和洛阳,唐肃宗随后亦返回了长安!不久后,唐肃宗向太上皇唐玄宗寄出一封信,希望他能回到长安,重新登基以执掌国事,而自己则将退居其后。接到书信后,唐玄宗却大为惊恐,百般推脱。因为他知道,如果这样回到长安,迎接他的,多半是死亡!

 

 

从才能上来说,唐玄宗是个文武全才的帝王。开元年间,大唐帝国在他的治理下到达了极盛的顶点,史称“开元盛世”;但从一个父亲来说,他却是个噬子狂徒。公元733年,他的宠妃武惠妃以宫中有盗贼为名设下诡计,将太子李瑛、李瑶、李琚等三位亲王引入宫中。三王入宫后,武惠妃借口三人披甲入宫,诬告他们谋反。之后,唐玄宗竟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将三个儿子全部处死,导致“天下冤之”,而这正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日杀三王”事件。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唐肃宗李亨剧照

 

李瑛死后,李亨成为了太子。然而唐玄宗对李亨仍旧不放心,多次迫害、敲打他。不仅如此,他还有有意放纵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陷害他,导致其多次险些被废掉。安史之乱发生前,唐玄宗、李林甫以及安禄山内外结合,形成了政治上的铁三角关系。而李林甫和安禄山,都是太子的死敌。

 

李林甫病死后,唐玄宗与安禄山失去了沟通的渠道,导致两人嫌隙丛生。公元755年,安禄山悍然造反,唐朝中央军一触即溃。失去了河北军以及中央军的支持,唐玄宗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长安

 

“天子,唯兵强马壮者得之。”没有军队支持,即使唐玄宗当年威望再高、权力再大也不顶事。相比唐玄宗,太子李亨却有西北诸节度使的支持。安西、朔方、陇右、河西、河东等节度使,本来就是李亨死党——王忠嗣的旧部。有了西北军头的支持,唐肃宗才能在未获得唐玄宗首肯的情况下,擅自称帝。

 

对于儿子自行称帝的行为,唐玄宗心里自然不会舒服。但是手头没有兵,也只能承认现实。因此他只能对唐肃宗的使节说:“吾儿顺天应人,吾何忧?”换作从前,李亨的行为算是叛逆,就算有一百颗脑袋也不够砍。但如今叛乱四起,唐玄宗也只能强颜欢笑。于是,他退位为太上皇,并将传国玉玺等皇帝信物交给了唐肃宗!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然而,唐玄宗真的甘心放弃权力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对于唐玄宗这种吸食“权力毒品”长达数十年的政治生物来说,让他退居二线,简直比要他命还要难受,因此他依然要以“诰”的形式发号施令,各地官员仍要向成都方面上奏,实际形成巴蜀和灵武两个朝廷。

 

因此,唐肃宗虽然称了帝,但是仍感觉腹背受敌。因为他深知,自己的父皇就是个六亲不认的主。当年登基时,他就敢逼迫自己的父亲唐睿宗当太上皇;当了皇帝后,能毫不犹豫地杀害三个儿子。因此很难说唐玄宗不会为了权力,在自己背后捅上一刀!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安禄山剧照

 

不过好在唐玄宗还算顾全大局,因此平叛战争还算顺利,唐军顺利收复长安和洛阳。唐肃宗回到长安后,第一时间便准备解决“两个朝廷”的问题。为了迎接唐玄宗归来,唐肃宗甚至做出巨大让步,让唐玄宗复位登基,自己回位于东宫,重新做太子。虽然书信递出去了,但是唐玄宗却充耳不闻,就是不挪腿。唐玄宗不回长安,两个朝廷的政治问题就无法解决,唐肃宗的位置就坐不稳。因此唐肃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正当此时,唐肃宗的谋士——李泌看出了唐玄宗的忧虑,于是他说:“太上皇肯定不会回京了,普通人尚且在70岁退休,如今太上皇早已年过70,难道还要将天下事委命于他吗?”唐肃宗就问李泌:“那该怎么办呢?”李泌立即率领群臣上奏,说天子想念父亲,想尽孝道,希望太上皇立即回京。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李泌剧照

 

李泌为此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因为他看出了唐肃宗书信中的问题,那就是绝不能说归位的事。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位,天下人人觊觎。唐肃宗好不容易坐上皇位,好不容易收拾了老子留下来的烂摊子,皇位哪能说让就让?即使唐肃宗真心要让位,那些扶植他上位的西北军头也不会同意!

 

因此,唐肃宗的所谓让位,名为尽忠尽孝,但根本不符合常理。陈胜尚且说过,王侯将相另有种乎?难道唐肃宗会看不见这皇位背后的巨大利益吗?因此,在多疑的唐玄宗看来,儿子的举动完全是试探。倘若自己贸然回京,并接受了儿子的让位,恐怕屁股还没坐热,就会遭遇政变!明朝后来的夺门之变情况也和唐玄宗此时差不多!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唐玄宗李隆基在接到儿子的第一封信后,他忧心忡忡、惶惶不得终日,只好回信:“我以后就住在剑南道,不回长安了!”

 

当李泌等人的奏表到达成都后,唐玄宗就放了心。为何呢?因为群臣的奏表中,只谈亲情,丝毫不谈让位之事。唐肃宗只是想将唐玄宗作为一个父亲接回长安,而不是接回一个皇帝。看了奏表,唐玄宗这才笑逐颜开,并笑着说:“我现在才真正成为天子的父亲啊!”

 

唐玄宗回到长安后,唐肃宗拉着李泌的手说:“真是多亏你了!”

 

唐肃宗为何在父亲唐玄宗面前表现得如此生硬?原因无他,两人实在斗了太久,父子亲情早已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猜忌和提防。肃宗早已忘记,儿子应该怎么当,他变得只会当太子。相反,作为旁观者的李泌却看透了一切,最终化解了这对皇家父子的尴尬!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唐肃宗剧照

 

唐肃宗深知,自己老父亲是个嗜权如命、阴狠狡诈之人,如果对他稍微放纵,难免他不会为了复位而做司马懿第二!因此,肃宗李亨不顾父子情面,大肆迫害唐玄宗,将他逼出了兴庆宫,让其居住于偏僻的西内,便于监视。不仅如此,唐肃宗还将陈玄礼、高力士等玄宗旧臣一一贬逐,可怜玄宗最后郁郁而终。可叹一代雄主,最终如此收场!

 

不过唐肃宗也没有得意多久,玄宗刚刚驾崩没几个月,他自己也跟着驾崩。父子俩斗了半辈子,最后竟然同归黄泉,不得不说,这是历史给予他们的一种巨大讽刺!

 

唐肃宗迎父回京,玄宗惧道:我若回京,必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