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生力,20年绘一卷宜居山水画

未知 2020-07-31 08:59
段生力,20年绘一卷宜居山水画

 

 

安居乐业

20年前,精明能干的生意人段生力做出了一个看似“愚蠢”的决定,在老板与村官之间选择了后者;如今,当年贫困落后的新岐已成为城里人都羡慕的世外桃源。段生力用20年时间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2020年6月,云南百名好支书人选公布,腾冲市中和镇新岐社区总支书记段生力上榜。

20年前,段生力是新岐人羡慕的有钱人,不仅会赚钱还到过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精明能干、见多识广的段老板一定能带领新岐找到出路。”乡亲们的共识最终把段生力推到了村官的位置。

一边是自我发展的好势头,一边是看不到未来的贫困山村。对生意人段生力来说,这笔账不难算;可面对“为什么新岐比不上其他村”“新岐人不能这样苦下去”“新岐人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的自我叩问,党员段生力犹豫了,乡亲们那么信任我,我不能撒手不管。艰难抉择之后,段生力走马上任,一干就是20年。

三级营林,守住金山银山

新岐历来就有植树造林的传统,2002年,段生力上任之初,正值退耕还林政策施行。由于涉及粮食和现金补助,有人建议把山林全部分到农户手中,但段生力持不同意见。面对争议,林改工作一度搁浅。

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面前,段生力带领村干部反复“算账”,最终形成了谋求长远发展的共识,并结合实际,制定出符合新岐发展的实施方案,施行村集体、村民小组、村民各占人工林三分之一的“三级营林”模式。该模式划分片区进行管理,实现了利益的合理分配,也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发展。

抓住国家退耕还林政策,3年内,新岐一万多亩低产山地争取到了退耕还林政策项目,新植了红花油茶和泡核桃等经济林木。不再依靠低产苦荞、包谷糊口的新岐人从土地的劳作中腾出时间与精力来发展其他经济。

“我家有30亩人工林,平时主要负责管理草果、重楼等林下作物,没有种植包谷、苦荞辛苦,收益还比以前高。”新岐5组的段生虎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以前新岐是中和11个村里最苦的,现在连城里人都说我们新岐日子好过,轮到别人羡慕我们了。”

“去年,我们10组间伐用材林, 47户人家一家分了6500元;我家的红花油茶去年刚挂果,已经有800元的收益……”新岐10组的段胜权跟记者算起了他家的林业收益账。段胜权的两个孩子一个读五年级,一个读初三,正是要花销的时候,这些收益让他能坦然应对家用开销。

18年来,新岐坚持以林养林,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林2.5万亩,保护培育天然林0.5万亩,发展草果、重楼、黄精等林下种植,合理利用了生态空间,维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生态循环,森林覆盖率达95%,每年实现群众收入850万元。段生力也因此获得了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称号。

“村级的两万多亩林地逐年间伐,每年有200多万的村集体经济收益,这充分证明‘三级营林’模式是正确的。如果当年把山林都分光了,可能就没了眼前的绿水青山,新岐的很多社会事业也只是‘空谈’。”新岐社区委员会主任阎生彪感叹当初段生力带领村“两委”顶着压力所做的决定。

如今的新岐人均5亩特色经济林,等特色经济林都进入盛果期,能为新岐人均增收近8000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新岐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联结路网,打通脱贫之道

虽然离乡政府只有15公里,但“与世隔绝”的烦恼曾困扰着新岐人。

1986年,阎生彪花3700元买来了新岐历史上第一台拖拉机。因不通车路,只能将拖拉机拆散,花了30个劳力抬进村。

1989年雨季,段生力好不容易找了辆吉普车拉货进村。下午7点,吉普车陷在了泥泞的山路上。4个人用石头、树叶垫在车轮下,一点点前进,直到天亮才到村里,几公里的路硬是走了10多个小时。“即使赚到了钱,路不通什么都做不了。”要想富先修路的意识深深烙在了段生力脑中。

上任后的段生力紧扣发展牛鼻子,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道路建设。先后修通新岐到盈江盏西、新岐到勐蚌、新岐到古永等地的砂石路,通过项目争取,投资4600万元的腾冲第一条农村柏油马路也率先在新岐建成,曾经闭塞的新岐成了中和西部的交通网络中心。

四通八达后的新岐建起了一个占地10多亩的农贸市场,打造了中和西部的商品集散中心。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通过路网进出新岐,新岐人在家门口就完成了曾经跋山涉水才能进行的交易,那些“投资修路不值得”“一个村何必建那么大的农贸市场”的质疑声也在新岐日新月异的变迁中烟消云散。

路网建成后,新岐人的骡马从最多时的1500多头减少到现在的不足20头,取而代之的是拖拉机、双杠车、卡车、小轿车等350多辆机动车。车轮滚滚中,新岐人做起了建材、木材、石材等生意,开辟了另一条脱贫致富路。

“摩托能开到田埂边,入户路修到家门口,脚底板都沾不着泥巴了……”在新岐5组段生虎的眼里,路网建设的便捷无处不在。

2006年,闫生彪从小西乡大竹园买来了两万块砖盖起了青砖灰瓦的新房子。像闫生彪一样,许多新岐人拆掉土基房、竹篱笆,建起青砖房,修筑小庭院。“那几年,是新岐起房盖屋的高峰时段。虽然中和石头山离我们只有几公里,但因不通车路,我们也用不上火山石。现在,石头山的火山石被广泛用于新岐的山墙石脚、庭院硬化和入户道路。”闫生彪说。如今,遍布村庄的火山石道路和青砖灰瓦的建筑已成为新岐的一道风景,成为游人眼中的新岐特色。

内外兼修,缔造宜居家园

将优越的生态条件作为乡村振兴的“钥匙”,大力发展乡村健康旅游,逐步实现从“砍树”到“看树”的转变,这是新岐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个旅游目的地,必须拥有吸引游客的魅力。而在段生力看来,新岐首先是4764位新岐人的家园,只有新岐人认可的家乡,才可能成为游人的诗和远方。

“虽然新岐只是一个社区,但美丽宜居的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新岐的建设也应该考虑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为此,段生力组织社区“两委”向外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倾听民众声音,征求专家意见,请专业机构制定了《新岐古村落旅游开发保护规划方案》,该方案经腾冲市规委会评审通过,开创了村级规划上县级规委会评审的先例。

朝着生态宜居宜游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段生力带领社区“两委”以林业经济收益为基础,不断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让群众喝上放心水;通过家居改造,让600多户农户住上安全房;针对社区群众居住集中、村寨密集的实际,设置了60个消防栓,配备了消防仓库;完善教育教学配套设施,对每年中高考学生实行奖励,形成了尊师重教、发展教育的氛围;建成了占地近160亩的岐灵湖,完成了水景区农耕文化系列工程;实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在村庄周围种植樱花、茶花、枫树10000余株,安装路灯300多盏;完成了卫生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排污沟、垃圾焚烧炉、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内外兼修的蜕变中,新岐一步步成为村民梦想中的家园。

傍晚的岐灵湖在夕阳的余晖中变幻多姿,村民们陆续来到湖边观景、健身、休闲、散步,这是他们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78岁的闫生凡和70岁的闫生瑞每天相约到湖边散步。“望山见水,外地人都大老远来我们新岐逛,我们是生在福中要知福啊!”两位老人乐呵呵地说。

环湖路上,迎面走来护林员段朝兴和同伴的身影。“端午节前后,是植树的黄金时段。看,这是我们在刚刚砍伐后的山地上新植的树苗。”段朝兴拿出了手机,给段生力和村民们分享他植树时拍的抖音。“已经有1000多个赞了!” 岐灵湖边,欢声笑语此起彼落,那是新岐人对美好生活的由衷回应,也是他们创造未来生活的底气与豪情。而这正是段生力20年为之奋斗的画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