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思想周报丨齐泽克声讨“砸雕像”

未知 2020-07-06 11:42
澎湃思想周报丨齐泽克声讨“砸雕像”

本周的思想周报,我们关注齐泽克对西方社会推倒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雕像的评论;美联储的疫情援助计划如何只拯救了大企业却忽略了普通人;以及美国的签证禁令与反移民浪潮。
 
齐泽克声讨“推倒雕像”行动:无济于事的白人赎罪券
 
本周,关于“黑命攸关”(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的衍生讨论依然占领着国际舆论场,部分运动支持者所号召的推倒西方历史上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白人领袖雕像的行动,和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白人至上主义”所进行的道德审查,再度成为了舆论焦点,左翼哲学明星齐泽克也自然不会错过在这一波讨论中发声的机会。他于7月1日发表于《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的文章,将这种基于政治正确的行动,称作白人的自蔑(self-contempt),文章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抛出了他一以贯之的反对左翼自由主义“政治正确”的立场——砸碎雕像和抛弃过去并不是对抗种族主义和尊重黑人的有效方式,白人的内疚感是对受害者的屈尊俯就,并且无济于事。当地时间7月4日晚,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示威者使用绳索将市中心的哥伦布雕像推倒,并将其扔入该市的港口。  截屏图

当地时间7月4日晚,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示威者使用绳索将市中心的哥伦布雕像推倒,并将其扔入该市的港口。  截屏图

他首先将近日美国爆发的反种族歧视的运动与另外两种“暴力”进行了比对:第一种是6月21日德国斯图加特街头爆发的400-500人参与的、以掠夺商店和袭警告终的骚乱;第二种是6月25日英国伯恩茅斯海滩上无视“社会距离”的日光浴聚集——现场发生了不少酗酒和斗殴事件,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员也遭到了恐吓。当这二者被人们视为疫情隔离所造成的流动限制之结果时,反种族主义的运动在齐泽克看来也可以是同一种逻辑的产物:当人们投入自认为崇高之事时感到释放,因为对于疫情的注意力被转移了出去。
 
在齐泽克看来,这三种类型的暴力尽管看起来不同,但共同特征是:都没有表达出自洽的社会政治纲领。尽管反种族歧视运动看起来有,但是这个纲领失败了,因为它被一种倡导抹除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痕迹的政治正确之激情所支配,这个激情和它所反对的东西越走越近——新保守主义思潮的思想控制(thought control)。
 
他举出了罗马尼亚近日效仿匈牙利和波兰的禁止高校开设性别理论(性别理论强调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的区分)课程的法令,即便是罗马尼亚中右翼的参议院和大学教授都认为这是将“思想警务”(thought policing)引入政权。这显然是右翼民粹主义政治议程的一部分,疫情也助推这一思潮,右翼民粹主义对疫情的态度是:病毒是全球化的结果,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多元文化占据主导,所以,与之抗争的方法是让我们的社会更具民族主义色彩,植根于具有坚定传统价值观的特殊文化中。而“思想警务”的终极表现是臭名昭著的Index Librorum Prohibitorum(禁书目录,收录了曾被罗马教廷判定为具有“危险性”或内容有害于天主教徒的信仰和道德的书籍),该目录从早期的现代性到1966年一直有效,并定期更新。任何可以被归入“欧洲文化”的人物,几乎都被囊括在了这个清单上。如果把清单上的书籍和作家剔除的话,欧洲文化就是一片荒漠。
 
在齐泽克看来,近来对清楚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之历史痕迹的渴望,容易堕入和“禁书目录”一样的陷阱——如果要抛弃一切具有种族主义和反女权倾向的作者,所有伟大的作家和哲学家就都消失了。齐泽克以笛卡尔为例,笛卡尔也应在这个审查名单之列,他可以被视为西方霸权——即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哲学开创者,但笛卡尔的“普遍怀疑”(Universal Doubt)立场也恰恰是扎根于一种“多元文化”的经验,即我们的传统并不比他者(在我们看来)的“古怪”传统更好。这也是为什么对于笛卡尔主义的哲学家而言,族群根基(ethnic root)和民族认同(national identity)并非简单的真相范畴。今天声称性别认同是社会建构而非生理决定的,只有在笛卡尔主义脉络的背景下才可能,如果没有笛卡尔的思想,就没有现代女性主义和反种族主义。所以尽管他偶尔会陷入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笛卡尔依旧值得被赞颂。人们应该对西方哲学史上所有伟大的名字应用相同的标准:从柏拉图到伊壁鸠鲁,到康德和黑格尔,再到马克思和克尔凯郭尔……现代女性主义和反种族主义正是从这漫长的解放传统之中诞生,如果将这伟大传统留给下流的民粹主义者和保守派,那完完全全是疯了。
 
有争议的政治人物在齐泽克看来也一样。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蓄有奴隶并反对海地革命,但是他为后来的黑人解放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在欧洲人入侵美洲时,确实造成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种族灭绝。但是这段恐怖的历史在今天能被全景式的看到,也正是欧洲思想所奠定的政治意识形态根基。 
 
最后,齐泽克指出,尽管西方人应该对过去(尤其是延续至今的过去)进行无情的批判,但不应该屈从于自我蔑视——基于自我鄙视的对他人的尊重,永远都是错误的。他号召:与其任性地享受罪恶感(从而对真正的受害者屈尊俯就),主动团结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罪恶感和受害者情结只会让人丧失真正的行动力。只有所有人站在一起,将自己和彼此视为负责任的成年人,才能击败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齐泽克。  资料图

齐泽克。  资料图

美联储在疫情期间如何拯救大企业并忽略普通人
 
《新左评论》的五月号刊登了经济史学家罗伯特·布伦纳的长文,讨论美联储在新冠疫情中的援助计划如何继续帮助大企业而忽略普通人。
 
2020年3月23日,美联储宣布将破天荒为非金融部门提供支援。在历史上,联储局多年来只从房地美、房利美一类的政府资助实体(GSEs)处购买债券和资产。上一次金融大危机即2008年次贷危机中,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政部合作,拯救美国的大金融巨头。而对那些有抵押贷款的个人房屋住户则没有帮助。3月23日的救济反映了同样的情况:一揽子5000亿美元的援助主要发给那些有超过10000名雇员,年收入超过25亿美元的企业,这其中又有450亿给到了航空业和波音公司。
 
布伦纳评论说,尽管人们对特朗普的执政风格极为不满,但是这项援助大公司的计划却是美国政治中两大党共同为之。令进步派感到无奈的是,众议员的多数领袖,民主党的佩洛西,和参议院的少数党领袖,民主党的舒默,都把援助法案的成果拱手让给了共和党,因为他们计划通过这样换取共和党在别的问题比如失业补助和医保等方面的让步,民主党只是对援助法案提出修正案,但布伦纳认为,这样就是把民主党最大的优势——众议员的多数席位给自行消除了,使得民主党想让共和党接受他们的更多议程变得更难。民主党在自己想要的支持小企业的内容中也没有得到优势,比如对小企业的定义就停留在了一百万美元以上的规模。虽然之后民主党开始反扑试图提出更进步的方案,但是他们仍然被“两党协作”的模式束缚了手脚,并且为了追求公示满足了很多保守的方案,比如继续为依赖公司的医保注资,对大规模失业者关注不够。
 
布伦纳评论说,1930年大萧条时美联储曾经帮助过房贷遇到困难的个人,而美联储如今却把注意力放在拯救大公司上。
 
另一方面是,美联储的救市行为助长了金融资本和大公司的泡沫。
 
比如,为了保证公司债的稳定,美联储设置了大量机制进行公司债收购操作,在此范围内的公司债,有相当部分(大约50%)是投资级债券中评级偏低的(BBB级);而在基金领域,美联储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设置在0–0.25%,这么做是希望非金融领域能够更方便借到钱,并辅以一系列的量化宽松政策。但布伦纳认为这些做法的结果其实是使得金融机构依赖于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中获利,而并不关注非金融领域的货币需求。
 
又比如,为了应对情况,美联储亲自下场向非金融领域发放贷款,但这一系列组合拳在布伦纳看来会造成两个结果。其一,这相当于冻结了债券市场,企业会一方面仍然挣扎着在疫情中获得足够资金还债,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相比利润更高的贷款利率;其次,投资者会发现随着疫情带来的经济危机加剧,旧的债券变得风险很高——因为其利率是根据疫情前的利润水平设定的。于是投资人会尽量卖出旧债券,而新的债券会因应风险调高利润,这就让企业的资金周转变得更难。因而布伦纳认为美联储在债券和基金领域下场救市,最终没有帮助到非金融业,却大大帮助了债主们。从3月到6月,美国亿万富翁的财产增长了565万亿美元,达到3.5兆,增长了19%。
 
新冠疫情带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但在美国,金融市场随着美联储的政策拯救下大大舒缓了压力,暂时稳定下来,许多人失业的同时,原本富裕的群体却在这样的政策工具下扩大了自己的财富。一场经济危机看似暂时避免,但美国的财富集中情况则更加恶化。
 
美国签证禁令与反移民浪潮
 
据新浪科技文章《特朗普对H1B开刀为何彻底激怒硅谷?这是科技人才基石》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6月22日签署行政命令,称自6月24日开始暂时停止颁发部分签证,并至少会延续到今年年底。受影响的签证类型包括:H1B(技术工作签证)、H2B(短期工作签证)、H4(H1B的配偶签证)、L1(跨国公司管理人员签证)以及J1(访问学者签证)。但已经持有有效签证与身在美国的人员均不受影响。此外,由于美国对诸多国家依旧实施旅行禁令,这些国家的公民即便持有有效签证也无法入境美国。
 
据BBC新闻报道,白宫方面宣称此举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美国工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批评人士则认为特朗普政府此举是利用疫情来加强反移民的力度。据白宫方面报道,签证的冻结将会影响约52.5万人。在所有受到本次签证政策影响的工作者中,持H1B签证的技术工作人员、H2B签证的季节性酒店业工作人员以及L签证的跨国公司高管和主要雇员将会遭受最为严重的影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