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山乡变身网红新村

未知 2020-06-22 13:29
负债山乡变身网红新村


 
 
  韶关市新丰县沙田镇下埔村,总面积19.5平方公里,山地面积达16平方公里;下辖18个自然村518户,户籍人口2300人。近年来,下埔村乡村振兴建设硕果累累,村集体收入从2013年的2.2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14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15000元;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接踵而至。如今,下埔村是闻名全县乃至韶关市的党建示范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成为全市“网红村”。
 
  基层治理靠党建
 
 
  下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静雯是名“80后”,转眼间,她已在下埔村扎根六年。2014年村两委换届,她放弃高薪工作回到家乡竞选村干部,并成功当选下埔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六年前,下埔村的状况比潘静雯想象中的更加困难。村两委干部不团结,基层党组织涣散,村容村貌脏乱,村里没有产业,村民年均收入2600多元,村账只有1.5元,还有外债13万元。
 
  潘静雯从倾听、疏导、解决村民的困难开始,一步步获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使下埔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六年来,该村兴建了党建文化广场、公共服务站、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初心园、巾帼驿站、乡村小公园、早禾坑红色教育基地等,并形成了“没钱也要干,群众就是最可靠的力量”的新时代“下埔精神”。
 
  党建带来的凝聚力在下埔村一堵由无数石头筑成的护土墙上展示得最充分。当时,潘静雯带着村民奔走在山林里、河岸边,将石头一块块捡回,花了大半年垒起了护土墙。当年村民齐心协力的场面,如今还被绘制在了村里一座办公楼的外墙上,这堵墙也被命名为“民心墙”。
 
  2018年,下埔村争取到160万元资金,按标准建成一栋全新的下埔村公共服务站。日前,记者走访下埔村时看到,村服务站洋溢着浓厚的党建氛围,整栋楼的布局、装饰都进行了精心设计。比如,楼道有一整面墙设置了党员知识问答,村干部常学常新,对知识问答的答案可以脱口而出。
 
  乡村建设大变样
 
  基础环境搞好了,发展就成了第一要务。下埔村是一个山区纯农业村,此前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各方面优势也不明显,群众增收缓慢。潘静雯通过调研摸底发现,村里有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也有一批外出打拼后愿意回乡创业的党员。于是,“一村多品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应运而生。
 
  其中,积极鼓励和引导村党员陈习远扩大中草药“牛大力”的种植规模,实现了较高收益,带动了周边村民种植,同时优先安排8个贫困户到种植基地务工。目前,牛大力种植面积达到800多亩,带动贫困户年收入增加14000元。
 
  村民谢天会集约村民闲置的土地大面积种植进口奇异果,并成立专业合作社,吸收发展社员20多户。经过四年多努力,目前该村奇异果种植面积达800多亩,一箱奇异果(5斤装)售价约150元,开园两天内就吸引很多珠三角的游客前来订购,奇异果被抢购一空,为村民带来了可观收入。
 
  2018年,下埔村成功打造了新丰首个认购式生态耕种农场(杨杨农场)。农场占地面积500亩,以生态种植水稻,吸引会员认租、自耕、体验式经营。村民还种起百香果、七彩南瓜、三红蜜柚、生姜、花生、凉粉草等,发展养蜂、养黑山羊、制作花生油等,实现稳步增收。
 
  据悉,下埔村还将建设形成生态自耕园、亲子乐园、农家餐厅、农产品集市、客家民宿等多功能业态,打造以农业观光、耕种体验、果蔬采摘、会员活动为一体的乡村休闲农场项目。
 
  对话村支书
 
  淳朴民风
 
  不能因发展丧失
 
  羊城晚报:为什么愿意回到下埔村,而且一待就是六年?
 
  潘静雯:下埔村是我出生的地方,但村里一直没有幼儿园,没有卫生站,更别说文化和休闲设施。于是,我有了改变家乡的想法,希望能为村里做点什么。而且,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能够为下埔村乡村振兴的事业作贡献,是在正确的时间,抓住了机会,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羊城晚报:下埔村美丽的人文景观是如何创建的?
 
  潘静雯:曾经,下埔村的村容村貌不容乐观,普遍脏乱差。农村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村民淳朴的民风也不能因农村的发展而丧失。把乡村搞整洁漂亮,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村党支部发起制定村规民约,挨家挨户发动群众实行“门前三包”, 水污分流,处理垃圾,村庄绿化,终于创建出了美丽乡村。
 
  羊城晚报:近年,下埔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潘静雯: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是进行“四化”。一是道路硬化。铺设硬化道路14公里,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生产劳作。二是生活亮化。投入60多万元,在全村18个村小组安装太阳能路灯。三是饮水安全化。因地制宜新建扩建蓄水池,安装自来水到每家每户。四是电力通信畅通化。对全村电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电话、宽带光纤全部到家到户。
 
  数说成效
 
  ●下埔村六年筹资100多万元兴修水利;投入100多万元,兴建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文化广场及村卫生站;投入60多万元,连续3年为全村村民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投入60万元,在全县兴建了第一所农村公立幼儿园,解决了18个村小组幼儿上学难的问题;投入20万元改造下埔村小学;连续多年资助家庭困难的大学生。
 
  ●2018年至今,已有约20万人到下埔村参观学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