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民政策接连出台

未知 2020-07-09 09:49
广东惠民政策接连出台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感冒发烧、糖尿病、高血压在村卫生站看病只花一块钱,打针再加一块钱,这是广州市花都区的“一块钱看病”政策。

加入了广东的“粤菜师傅”工程,数万名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乡劳动者学习厨艺、钻研食品知识,有了一技之长、一本证书傍身,打开了成长成才、奔康致富的道路……

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当人民群众的荷包更鼓、生活更好,才能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广东接连出台一系列民生改革、惠民利民的新举措,促进收入增长、改善就业、加大医疗卫生和教育投入,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履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

一元钱看病,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6月的一个炎热下午,80多岁的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儒林村村民罗叔来到村卫生站,进行例行身体检查和取药治疗。罗叔患有高血压已经20多年,每月需要四次到医院检查取药。在村卫生站落地之前,罗叔每次需要乘坐公交车数十分钟到镇上的医院取药。“有了村卫生站后,我每次来取药都很方便,医生跟我们都很熟悉,就像好朋友一样。”罗叔说。

卫生站不仅给罗叔带来了便利,更让罗叔看病花销大大减少。“在这里看病,只收一元挂号费,药品及诊疗费全免。如果要注射,则再加一元。”罗叔说的是广州市花都区推出的“一元钱看病”模式。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健康问题,2008年5月1日,花都区开展“农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后简称“一元钱看病”)试点工作。2010年9月1日在全区全面铺开。2016年“一元钱看病”实现了与城乡居民医保的衔接,村民在村卫生站就诊先行医保门诊报销,自付部分由区财政予以二次补助,可持续性大大增强。

广州花都的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广东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提升基层健康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缩影。只有让更多增进民生福祉的惠民措施落地,着力解决人民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力推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让民生阳光照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广东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今年,广东省印发2020年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项目计划,将加大在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总投资达214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14亿元,计划共涉及项目512个,涵盖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农产品流通、城乡环境治理、农业农村领域、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其他应急配套七个领域,把民生实事切实办好。

市民在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就诊 温建敏 摄

免费技能培训,“粤菜师傅”促就业助脱贫

“有了这本证书,我的工资从4000多元一下涨到了6000多元,现在我们一家五口除了吃穿用度,每个月还能存下几千元。有一技之长和稳定收入,我对现在的日子很满足。”广东韶关惠明客家王酒家的粤菜师傅朱能卿拿着一本中式烹调师职业中级资格证书,兴奋地对羊城晚报记者说道。

在2018年以前,朱能卿一家还是村里的贫困户,母亲年迈多病,妻子和大女儿也疾病缠身。2018年,朱能卿在人社部门介绍下,参加了新丰组织的首批粤菜师傅培训班并成为惠明客家王酒家老板朱强明的学徒。

像朱能卿这样通过学习粤菜烹饪这一技之长而实现奔康致富的劳动者在韶关并不是少数。2019年以来,韶关市以“粤菜师傅”工程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仅2019年一年,韶关就组织开展“粤菜师傅”技能培训2305人次,新增就业创业3024人,获得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职业资格证书939人;两所技工(职业)院校新增学历制烹饪专业学生220名,创历史新高。

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广东昔日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破局。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提高就业技能,转变就业方式,城乡居民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2019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8元,同比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8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58:1下降为2.5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万亿投入改善民生,居民生活更美好

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家政服务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一件一件办好。这些年,广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广东不断做“加法”,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提高民生保障标准。2013-2019年,广东各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超6万亿元,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整体跃居全国前列,民生类支出占比维持在七成左右。2020年,广东安排民生类支出1.26万亿元,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就业就是稳民生。2018年11月,广东在全国率先配套出台《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即“促进就业九条”政策。今年2月,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冲击,广东又推出《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被称作“2.0版促进就业九条”,安排资金194亿元,全力稳定岗位促进各类群体就业。此外,广东还创新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机会。

教育和医疗一直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广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广东重视教育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使广东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广东教育投入就突破4000亿元,连续25年居全国首位。而广东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到农村医疗网络建设均取得突破,点亮了深圳GPO、罗湖医院集团、广州花都、清远英德基层综改等众多“新名片”,在推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分级诊疗制度,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环节,都贡献出广东经验、广东做法。

借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广东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2018年5月,广东在全国率先推出集成民生服务的微信小程序“粤省事”,截至2020年5月17日,共上线1190项便民服务,零跑动983项,业务量突破10亿,其中办理类约3.8亿,查询类6.2亿。

名词解释

“粤菜师傅”工程:

为促进城乡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致富,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制订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致力于大规模开展粤菜师傅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提升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数说小康

●2019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14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分城乡看,2019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8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年提高0.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8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年提高0.8%。

●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58:1下降为2.5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评论

切实改善民生 共享小康成果

羊城晚报评论员 温建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视察广东时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家政服务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一件一件办好。

近年来,广东省每年都公布“十件民生实事”,把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热点难点民生问题列入工作安排,并回头“盘点”实施的情况,显示广东省委省政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和力度。如深入实施的“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计划在2020年开展“广东技工”培训100万人次以上,培训“粤菜师傅”1万人次以上,开展“南粤家政”培训16万人次以上,助力就业和脱贫攻坚。广东接连出台一系列民生改革、惠民利民的新举措,促进收入增长、改善就业、加大医疗卫生和教育投入。像广州市花都区“一元钱看病”就是给当地群众的惠民“红包”,并连续坚持十几年,显示该惠民政策的务实性和生命力。

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是群众看得到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关注民生,保障改善民生,才能将全面小康的建设成果进一步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众心声

在我的理解中,花山镇居民要能拥有小康生活,首先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认为,解决了看病的问题,就是一个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体现。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防保科主任杨玲

我通过做粤菜师傅实现了脱贫。以前做学徒的时候,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元收入,现在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一个月收入七八千元。我对目前工作和生活都很满意。

——广东韶关新丰县烧鹅皇山庄厨师梁双华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儒林村卫生站 温建敏 摄

小康典型

家门口看病,一元钱就诊……

广州花都区域就诊率接近90%

“前两天我的手被不明昆虫咬了,肿了一大块,根本弯不了,来到卫生院看医生,看诊加上开药只花了几块钱,现在基本已经消肿了,真的很便宜很方便。”在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羊城晚报记者遇到了前来复诊的邝阿姨。

在家门口就把小病小痛解决了,还只花几块钱,这在十多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如今,广州市花都推出的“一元钱看病”模式,不仅让家门口看病成为现实,更让“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历史,为当地45万农民带来了实惠。

2008年5月1日,花都区开展“农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后简称“一元钱看病”)试点工作。2010年9月1日在全区全面铺开。村民在村卫生站看病,只收一元钱挂号费,若需注射则另交一元钱注射费,药品及诊疗费全免。2016年“一元钱看病”实现了与城乡居民医保的衔接,村民在村卫生站就诊先行医保门诊报销,自付部分由区财政予以二次补助。

通过诊疗费、药品费用全免等优惠政策,花都引导村民优先选择在村卫生站首诊,改变了以往村民大病小病往大医院跑的思维和习惯,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 看病。

同时,花都也加大力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提升基层健康服务水平。在过去十余年间,花都全区建立起实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22间,其中政府主办的医疗卫生单位221家,含村卫生站196个。

花都区卫健局局长曹扬说,实行“一元钱看病”后,现在花都的区域就诊率接近90%,在全广州市是最高的。只有大约10%的大病重病患者才往市区医院走,其他都在花都本地解决了。

(莫谨榕 温建敏 姜雪媛 李志文)

惠明客家王酒家创始人朱强明 李志文 摄

人物专访

对话惠明客家王酒家创始人朱强明:

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传承粤菜文化

做了40年厨师的惠明客家王酒家创始人朱强明是“粤菜师傅”工程的积极参与者,迄今他已经带出了120名徒弟,不仅参加技能大赛,还创新了“新丰八大菜”。朱强明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这个行业,让他觉得厨房更有朝气,还带动了乡村振兴。

羊城晚报:“粤菜师傅”工程启动后,您感受到给行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朱强明:“粤菜师傅”工程不仅增加了厨师的收入,帮助一些贫困户脱贫致富,还提升了厨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我的学徒们参加技能大赛,拿到了职业证书,他们感觉自己的文化水平和职业荣誉感都提高了。在全社会重视和挖掘了粤菜师傅的价值后,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愿意学习和从事这个行业。

羊城晚报:如何鼓励越来越多的城乡劳动者加入粤菜师傅队伍,通过粤菜师傅工程奔康致富?

朱强明:实际上,本地村民通过“粤菜师傅”工程脱贫致富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我的学徒中有几个贫困户,一开始没有一点厨艺技能,在我们的酒楼里从学徒做起。刚开始做厨师一个月工资大概4000多元。后来,我鼓励他们参加粤菜师傅培训班和职业技能竞赛,不少厨师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有了一技之长,工资也水涨船高,涨到了6000多元。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最直观的感受,也是最大的吸引力,现在有不少贫困户通过粤菜师傅工程脱了贫,越来越多村民也愿意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羊城晚报:除了为本地贫困户提供烹饪技能和就业岗位,您还通过哪些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朱强明:我们酒家承包了周围的十多亩菜田,还聘请当地的10名贫困户来种植南瓜、茄子、莲藕等蔬菜,以及养殖鱼类。这一来可以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二来也能保证酒家有新鲜的食材供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