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上半年环境质量"成绩单"

未知 2020-07-30 13:45
山东上半年环境质量"成绩单"

        今年1-6月份,山东重污染天数平均为5.6天,同比减少3.8天;临沂、德州、聊城、菏泽4市水质优良(Ⅰ—Ⅲ类)水体比例优于2020年度目标;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001件,罚款金额3.24亿元……7月2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该省今年上半年生态环境质量“成绩单”。
 
  PM2.5浓度同比下降17.2% 威海、烟台、青岛市空气质量较好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姚云辉介绍,2020年1-6月,以省控及以上点位统计,全省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浓度分别为48、88、12、28、177微克/立方米和1.5毫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7.2%、20.0%、25.0%、22.2%、4.8%、11.8%。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5.04,同比下降15.6%;重污染天数平均为5.6天,同比减少3.8天。以国控点位统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7.2%,同比增加14.0个百分点。威海、烟台、青岛市空气质量较好,淄博市空气质量较差;临沂、威海、潍坊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较大,济宁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较小。
 
  全省17家钢铁企业完成了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5家钢铁企业开展了超低排放评估监测。7个传输通道城市基本完成炉膛直径3米以下煤气发生炉淘汰,全省累计完成综合整治炉窑1.3万多台,4800多家工业企业完成无组织排放综合整治。组织企业对现有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治理设施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去除率开展排查整治,900余家涉VOCs企业完成治理设施提标改造。检查柴油车8万余辆(次),对超标排放车辆责任人依法处罚36.7万元;摸底调查非道路移动机械23.2万余台,监督抽测1.4万余台。
 
  14市水环境质量指数同比改善 滨州市同比出现反弹
 
  1-6月份,全省16设区市中,水环境标准达标指数较好的为聊城、威海2市;较差的为烟台、青岛、潍坊3市。临沂、德州、聊城、菏泽4市水质优良(Ⅰ—Ⅲ类)水体比例优于2020年度目标;济南、枣庄、烟台、济宁4市水质优良(Ⅰ—Ⅲ类)水体比例,青岛、潍坊2市劣于Ⅴ类水体控制比例与年度目标还有差距。
 
  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前三位的为泰安、临沂、济南3市;排名后三位的为滨州、东营、潍坊3市。有14个市水环境质量指数同比改善,其中聊城、泰安、潍坊市改善幅度明显;滨州市同比出现反弹。
 
 
  姚云辉介绍,上半年,仍有青岛、潍坊1个共考的断面属劣Ⅴ类水体,另有德州、聊城各1个断面位于超标边缘。同时,鉴于去年“利奇马”超强台风对山东部分断面造成的严重影响,若今年再度遭遇类似情形,无疑将给水质保障工作带来极大压力。下一步,山东将及时汇总通报河湖断面自动在线数据变化趋势,对省控监测断面进行增设、优化和调整,将责任进一步细化到县。落实重点河流“一河一组、一河一策”的蹲点帮扶机制,继续探索推行专家技术帮托,助力地方按期实现均值达标。完善达标升类奖励资金、超标恶化赔偿约谈的奖惩制度,督促引导地方切实履行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从目前进展情况看,预计年底可如期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地表水考核目标。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91.2% 渤海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75.8%
 
  根据2020年5月国控站位监测数据显示,山东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91.2%,其中渤海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75.8%,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和17.7个百分点。
 
  姚云辉表示,将针对去年已排查出的入海排污口,扎实开展监测、溯源、整治工作,逐步削减重要污染因子入海量。深入开展陆源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污染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湾长制”,开展省市县三级“湾长”巡查工作。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污染防治工作纳入驻区督察重要内容,发现问题,挂牌督办,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