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未知 2022-05-13 14:39
粟裕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粟裕大将是我军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之一。他终身指挥战斗很多。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军事指挥才华得到了最充沛的发挥,先后独立指挥和参加指挥了苏中战争、鲁南战争、莱芜战争、孟良崮战争、淮海战争、渡江战争等,为我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卓越勋绩。其间,在粟裕的军事指挥生计中,孟良崮战争(1947年5月13日—16日)的制定和实施,是粟裕军事指挥才能的充沛发挥和展示,是神来之笔,值得大书特书。
 
此役,粟裕与陈毅亲近合作,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气概,采纳“猛虎真心”战术,指挥华东野战军忽然包围了蒋介石“王牌军”第74师,并经3天激战,全歼了这支国民党“劲旅”,击毙敌师长张灵甫,发明了中外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观。
 
一、战前态势
 
孟良崮战争之前,华东野战军面对的形势十分严峻,敌我两边力量对比存在较大悬殊。
 
1947年1月下旬莱芜战争胜利后,全国解放战争已进行8个月,国民党、蒋介石的戎行占据了解放区105座城市,但却付出了71万人的代价,用于第一线的机动军力,从原来的117个旅锐减为85个旅。敌人深入我解放区,阵线拉长,军力涣散,在全国各个战场都陷于被动。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被逼改变战略方针,从1947年3月起,改全面进攻为要点进攻,即集中军力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施要点进攻,企图先占据陕北和山东,再占据华北和东北,从而占据全我国,达到独霸我国的目的。
 
在山东战场,蒋介石受命亲信大将顾祝同,指挥24个师、60个旅约45万人,进行要点进攻,并以“五大主力”中的“三大主力”,即整第74师、整编第11师和第5军为核心,组成3个兵团,共17个师(军)43个旅25.5万人,执行机动突击任务。另以7个整编师、17个旅约20万人,在徐州、济南及鲁西南担任守备和策应,企图一举消除陈毅、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20万人),或把华野向北赶过黄河,最终攫取山东。
 
在作战方针上,蒋介石接受屡遭我军各个消除的惨痛教训,制定了“密布挨近,稳扎稳打,逐步推动,避免突出”的战略布置,八面威风,向我华东野战军及沂蒙革命根据地扑来。一时间,山东上空黑云压城,形势十分严峻。
 
 
 
◆粟裕
 
为了打破敌人的“铁桶阵”,破坏国民党、蒋介石的要点进攻,保卫山东革命根据地,在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的领导下,副司令员粟裕精心布阵,开始与蒋介石斗智斗勇,试图涣散和调集敌人,以便各个击破。但由于敌人变得越来越狡猾,在1947年4月初到5月初这一个月时间内,粟裕先后制定了5次调集敌人、消除敌人的作战方案,可惜都没能顺利实现,战果不大。
 
数次调集敌人不成,粟裕并不气馁,在毛泽东“要有极大耐性”“要把握最大军力”“总有歼敌机会”的指示下,在陈毅司令员的鼓舞、支持下,粟裕持续亲近关注扑朔迷离的战局,寻觅战机。
 
二、反击沂水
 
5月10日,新的战机出现。在敌1兵团司令汤恩伯的指挥下,其右翼——第7军和第48师首先出动,企图侵吞沂水城。
 
沂水位于鲁中南区域,属沂蒙山的腹地,地理位置重要,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
 
依照汤恩伯的布置,敌第7军主力集结于汤头待机,敌48师主力集结于莒县东南之陵阳待机。这两股敌人的主要任务是抢占沂水,挤压华野,合作敌1兵团主攻部队74师、25师和83师扫荡蒙阴、沂水区域的华野。汤恩伯让这两支桂系部队充当兵团的右翼,是有其道道的。他认为尽管这两支部队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但却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主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和死打烂缠的特色,如果这两支部队打红了眼,其战斗力不一定比1兵团主攻部队差劲。一旦他们拼命厮杀,在沂水得手,将会给主攻蒙阴共军的兵团主力74师、25师、83师等以有力合作,把华东共军主力消除在沂蒙山腹地就不成问题。
 
敌第7军军长钟纪和第48师师长张光玮,虽是桂系战将,与蒋介石存在派别之分,但自编入汤恩伯兵团后,也是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很想在蒋介石面前露一手,让蒋介石瞧瞧桂系部队的能耐。所以,不等汤恩伯下令全线进攻,钟纪、张光玮却首先行动,带领部队贸然北犯,将进攻锋芒直指沂水城。
 
也许是多日没有交兵的联系,第7军和第48师精力充沛,推动速度极快,5月10日下午,其先头部队已进至河阳、苗家曲、界湖一带,沂水城近在咫尺。
 
敌第7军和48师迫不及待侵略沂水,向华野挑衅,同时也使他们显得比较露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