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火延烧,怎么办却在台海闻到了“硝烟味”

未知 2022-05-16 09:53

乌克兰战火延烧,怎么办却在台海闻到了“硝烟味” 

自2月下旬以来,美国频频借乌克兰危机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从2月底退休大将、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率由前国防部副部长弗卢努瓦、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奥沙利文等组成的高级别安全事务代表团低调赴台,到3月2-5日前国务卿彭佩奥带领的跨党派资深代表团高调会见台区域领导人蔡英文等岛内首要政要,再到4月上旬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扬言但未遂的访台方案,以及3月11日总统拜登签署包括“制止用政府经费制造、采购或展现任何不正确标明台湾疆域的地图”等涉台内容的《2022财年联邦政府拨款法案》,美国近期在台海问题上可谓“上蹿下跳”。还包括部分国家闻风起舞,在涉台问题上阴阳怪气,小动作不断。4月5日,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宣称,抑制我国行为以免台湾海峡发生事态很重要,应通过支撑乌克兰来震慑我国“武力改变现状者将付出昂扬价值”。

而台湾民进党当局则借机照应美日态度,利用岛内对“今天乌克兰明日台湾”的担忧和言论风向,加快推动军购案,营造出整军备战的肃杀气氛。就某种意义而言,台海的硝烟味好像一点也不输远在数万公里之外的俄乌抵触主战场。

虽然我们一向强调台海问题与乌克兰危机是天壤之别的两个问题,但美、日及民进党当局有意将二者混为一谈,其背面意图几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对台海形势或许带来的新变数值得防范。

台湾问题与乌克兰危机有着实质不同

正如美国防长奥斯汀4月5日向国会众议院所坦承的,谨慎将台湾问题与乌克兰危机混为一谈,我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也早已阐释了两个问题之间存在实质区别。

两岸本是同文同种,二战完毕后,依照1943年《开罗宣言》及1945年《波茨坦公告》,台湾连同澎湖列岛等重归于我国主权管辖之下。在随后的国共内战中,战胜的国民党剩余军政人员退据台湾,在美国支撑下“割据一方”。这是两岸今天之特殊联系的始端。

而乌克兰危机的前史背景更为杂乱。乌克兰一向处于东西欧不同宗教、文明及权利既融合又碰撞的过程中,这种特殊的前史纠葛也使其国内东西两部分以及不同政治势力之间长期存在巨大“鸿沟”。乌克兰的首都基辅是俄罗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大部分区域都曾长期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东乌克兰”也曾是苏联创始国之一。直到苏联崩溃,乌克兰真正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杂乱的前史经历,再加上西方权利、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冲击,乌克兰渐渐堕入国内政治开展方向的“迷失,这是危机的根源地点。

乌克兰危机是国家权利竞争的结局,实质上是暗斗完毕以来欧陆东西间地缘政治格局的平衡一步步被打破、国家间你来我往的权利竞争愈演愈烈的产物。而台湾的主权归属早已清晰,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事关两岸同属“一个我国”的疆域主权完整的内政问题。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抉择,清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一抉择现已从法律、政治及程序上解决了我国在联合国以及世界组织中的代表权问题。截至2021年12月全球已有181个主权国家承认了两岸同属一个我国之事实。

况且,两个问题已有的开展轨迹截然不同。两岸联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虽几经跌宕起伏,但为推动两岸平和开展及统一,达成了“九二共识”一中准则作为处理当时两岸特殊联系的临时性组织,统一是前史大势所趋。

相较之下,围绕乌克兰的矛盾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色。北约虽然在1994年和1997年与俄罗斯签署“平和伙伴联系方案”和“基本协议文件”,并成立了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允诺俄罗斯在北约事务上具有一定的发言权,但这一波操作并非意味着北约停止权利扩张的脚步。自1999年吸收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参加北约,便开始大规模“东扩”进程,尔后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11国收入麾下,构筑了北起波罗的海,经黑海达中亚的“弧形圈”,已然是一个总人口达9.38亿、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军费开支占世界国防开支70%以上的巨型军事集团。正是北约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将势力范围向东纵深延伸超过1000公里,打破了苏联崩溃后西欧与东欧本可以保持的动态平衡,甚至变本加厉企图将触角伸进与俄罗斯毗邻且有着杂乱前史联系的乌克兰,才导致了今天的装备危机。

2021年10月22日,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到会北约国防部长会议期间重申,美国将持续向台湾区域供给协助,但拒绝清晰阐明是否会出兵协防。

美日台三方各有盘算

从美国防长奥斯汀的表态可以看出,拜登政府的决策团队及国会并非不知台海问题与乌克兰危机的显著差异,但明知故犯,密布组织层级一次比一次高的代表团窜访台湾,任由前国务卿蓬佩奥揭露宣布“美应支撑台湾独立”的急进论调,同时以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与日澳联合研发超高音速兵器、在关岛添加部署一艘洛杉矶攻击性核潜艇等方法展现武力。其意图不外乎有三:

榜首,期望通过在台海问题上摆出强硬姿态,稳定军心。就在今年2月13日,拜登在声明中向乌克兰保证,美国将“敏捷决断地回应”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任何进一步“侵犯”,但美国过后令人大跌眼镜的反应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包括亚太区域在内的全球盟友和伙伴国对其安保承诺有效性的质疑。比如,台湾岛内组织针对“是否信任美国会在台海抵触中协防台湾”的民调发现,乌抵触发生后有55.9%的受访人选“否”,挑选“是”的份额从去年的65%下滑到34.5%。

为此,拜登政府自俄乌抵触爆发后已数次向日本、新加坡、印度等盟友及伙伴国承认美国印太战略不会因此而分心,重申其安保承诺有效。从这个层面看,消除部分盟友疑虑、稳住合作伙伴的军心、保证联盟和伙伴战略顺畅推动是美国在台海问题上持续“加码”的首要考量之一。

第二,企图慑止我国大陆。抵触爆发以来,美国务院、国防部和国会参众两院朝野各界轮番上阵,将两者关联起来密布发声。副国务卿舍曼和财政部长耶伦4月6日表态称“任何武力夺取台湾的行为均不行接受”“如果我国大陆对台湾动武,美国准备好施加相似对俄罗斯那样的制裁”,14日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表态“美台之间依据‘台湾联系法’存在清晰的安全伙伴联系”,美国会“采取一切或许的方法”保证我国不“侵略”台湾。

拜登政府好像正全力向我国大陆传递信号,让我国大陆承认“对台湾采取武力不行取”。更值得重视的是,拜登政府竟默许蓬佩奥以“半官方”身份揭露表态支撑“台独”,这一现象即便在特朗普政府亦未曾有过,这是美国自暗斗以来对“台独”最为露骨的表态,某种程度上反映拜登政府正在施展“预防性交际”,企图通过“亮底牌”来促进我国大陆不行“草率行事”。

第三,“胁迫”我国合作制裁俄罗斯。美西方开启对俄制裁之后,西方言论便掀起了、“我国向俄罗斯输血“的言论风云。美方明显清楚中方不会参与对俄单方面制裁,但仍企图通过劝服和施压的方法防止中方成为俄罗斯缓解外部制裁压力的倚借力气。这些轮番上阵的白宫官员,正是美国“胁迫”策略的一部分,将台湾问题等作为国务卿布林肯口中所说的“赏罚”我国大陆支撑俄罗斯的筹码。

另一方面,民进党当局上台6年来,“台独”之路收效甚微,于是刚好借机炒作俄乌抵触,以此到达三个目的:激起岛内民众对大陆的威胁感和抵触情绪、推动军备军购和“台独”进程、绑定美国作为靠山、在全球范围内编制所谓“挺台”阵营。

此外,作为美国在亚太一大支点的日本,其表态和行为也明显将乌危机作为扩张自己影响力的时机,尤其是加强与美英澳等国在网络安全、情报、超高音速兵器等范畴的合作,而台湾问题又再次成为日方宣扬“我国威胁”的重要注脚。

台海形势面临三方面不安要素

现在的台海形势面临着暗斗完毕以来最为杂乱的世界和区域大环境,至少存在三方面挑战。

一是台当局借乌危机主意向美西方集团“投怀送抱”,并在岛内推销“不对称战术”,加快兵器装备的脚步,这无疑是在考验我国大陆的耐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