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的军事能力究竟如何?

未知 2019-07-17 09:01


刘伯承的军事能力究竟如何?

刘伯承是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高材生,回国后在·苏区担任红军总参谋长,这个是在毛主席被解除职务之后才上任的,长久以来,毛主席的游击战战法,还有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在博古,李德还有一批留宿派眼里都是不入流的,都是土老帽,他们信奉苏联的工人阶级革命,信奉大城市包围战略,军事上更是对苏联人的大兵团集群战法痴迷。

刘伯承初次回国就担任总参谋长,对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作为总参谋长的他卷入了这些纷争之中,刘伯承发表了对游击战不正确的观点,要求红军效仿苏联当时主力军团彭德怀,林彪皆表示对刘伯承这种新型战法充满疑惑,尤其是彭德怀,不满的说道,按照这种打法,我们这几亩地早就卖光了。

第四次反围剿的时候,林彪作为军事主官,在开战前将参谋部制定的阵地战改为运动战,力挽狂澜挽救了红军,但是到了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这种战法的弊端开始显露,红军拿着破旧的武器,弹药不足和国民党打阻击,打消耗战,红军被迫长征。

长征时期周恩来,毛主席恢复了军事指挥权,刘伯承担任军团参谋长,毛主席重新回到指挥岗位上,受任于败军之际,毛主席指挥部队四渡赤水,神出鬼没的战法彻底将国民党的部署打乱,之后在强渡大渡河的时候,刘伯承接到任务率部出发,之后是林彪接到抢占大渡河的任务。刘伯承按部就班的出发,休息吃饭,部队行军速度赶不上,而林彪不一样,接到命令后立马组织突击部队出发,部队两天之内跑了250里,在国民党援兵达到之前先一步占领大渡河,此举给挽救了岌岌可危的红军。刘伯承在此战中没有赶上。

到了抗战时期,刘伯承指挥129师进驻华北,在整个抗战时期基本上都是129师打主攻,115师,120师发展根据地,129师在整个抗日队伍中都是嘴能打的,可能是限于当时的环境和装备吧,先是有夜袭阳明堡战役,之后是七亘村伏击战,这两个战役的歼灭敌人和缴获并不多,属于团级干部的战斗规模。

在之后就是百团大战了,百团大战中129师是主力部队,几乎百团大战百分之80以上的战果都是129师打下来的,这段时间120师获得了充足的发展,到抗战结束后,129师主力部队超过20万人。

接着就是解放战争,刘伯承兵出大别山,作为一个战区的军事主官,从1946年渡过黄河之后就在大别山地区扎根,毛主席也希望刘伯承可以趁机发展壮大,吸引火力。但是情况不容乐观,大别山的困难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根据地不好建立,部队缺粮确弹,减员严重,国民党在大别山附近只安防了一个桂系军队10万人左右的规模,白崇禧是有名的战将,刘伯承和第二野战军困于大别山地区两年多,部队没有得到发展,而且战局也没有什么起色。后来粟裕建议集中华野和中野打淮海战役,一战而解决江北的国民党主力。

刘伯承的确是缺乏一些可圈可点的经典战例,相比于林彪,粟裕,彭德怀来看,第二野战军的经典战役的确是很少,刘伯承早年所倡导的大兵团正规化的打法,到了解放战争中自己反而有点不适应了,抗战时期是129师的辉煌,但抗日战争的战役总体来讲是小规模的,战斗级别的。刘伯承在这方面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129师也成为日本鬼子的眼中钉,在大兵团作战中,刘伯承欠缺火候,总体来看刘伯承是杰出的,和白崇禧对弈两年,自己的部队从主力打成了偏师,之后又从偏师发展成主力,而且刘伯承和白崇禧的对弈不落下风,就这份不怎么显眼的战功足以傲人,要知道像林彪,粟裕等人皆是钻了空子才发展壮大的,试想把白崇禧放到他们的战区,结果可能还不比刘伯承呢?建国后的刘伯承开办军事院校,建立现代化军事人才,为朝鲜战争,为之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