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创下军事奇迹,没被列入名将?

未知 2019-11-09 09:51


刘秀创下军事奇迹,没被列入名将?

公元23年三月,更始帝刘玄以消灭窜贼王莽为由,带着绿林军浩浩荡荡北上,按照刘玄的想法,绿林军可以兵分两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分别向新朝发动进攻。胜败兵家事不期,为了稳妥起见,刘玄自己率领的部队负责进攻宛城;而刘秀部则要攻打昆阳。他们的对手将是王莽手下几十万精锐大军。

绿林军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响的军队之一,王莽对其不可谓不忌惮。可能是势在必得,又或许为一争朝夕,根据史料的说法,王莽派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军严尤率领四十二万大军迎战。对外宣称兵甲有百万之众,以至于《后汉书》在评价这段历史时也毫不吝啬的夸赞,“除了秦汉以外,在中原再次见到如此盛大的出师还是第一次。”话虽如此,但人多并不意味着仗就能打赢。

联系历史背景,这一事件牵连到两场战役,它们分别是昆阳之战和宛城之战。当时的刘秀已经打到昆阳,昆阳告急,除此之外这四十多万军队还抽不开身,他们的首要目标为宛城;如果放弃昆阳,即使从宛城继续南下,有刘秀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将领,前者也势必会在自己屁股后面增添麻烦,甚至威胁到王寻手下这支大军的存亡。

另一方面,莽军如果转头援助昆阳,则宛城将自身难保。在此情况危急之时,王寻向王莽建议可以效仿古人围魏救赵之策,将重兵部署在昆阳一带,这样就可以强迫绿林军回防增援,靠着人多打人少的优势将刘玄的军队全部歼灭。有意思的是,对王莽来说,宛城被围攻,对刘玄而言,昆阳几乎也称了囊中之物。双方都可以围困对方给予压力,从而形成对自己有利的战况。

王莽手下的将军严尤与绿林军交手数次,他非常明白该果断的时候选择犹豫一定会吃亏,所以急忙献计。严尤以为,昆阳易守难攻,一直消磨于此势必会错失良机,与其这样还不如将主动权放在自己手中,打刘玄一个措手不及。可惜他的话王寻没听进耳朵里。后者被巨大人数优势的表象迷惑了。王寻令手下强攻昆阳城,彼时刘秀手中仅有不到一万的绿林军,对于昆阳,他很清楚不是守得了守不了的问题,而是自己能坚持多久。索性,昆阳比宛城沦陷的晚。

随着战况的愈发焦灼,驻守昆阳的一个将领王凤本想要投降,却遭到新朝大司空王邑的拒绝,不光如此,莽军还拒不受降,最后深陷战争泥潭无法自拔。早前刘秀带领十三名骑兵突围至定陵求援,大老远借救兵回援昆阳。正是由于王邑的任性才迫使昆阳内部的将士死守到底,坚持到了援兵的到来。刘秀先是散布宛城失守的假消息,又鼓励自己几千人的部队向严尤军主动发起进攻,最后联络昆阳内部的残兵,共同将四十万莽军打散,得王寻首级。两万人打赢四十万,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神话。尽管如此,我们却发现中国七十二名将中并无刘秀的大名。所谓名将,就是在某个方面领先其他同僚的人物。在这场堪称奇迹的冲突中,史料虽给予刘秀很高评价,但并不能说这场战斗是刘秀一人扭转乾坤,甚至可以说他的作用并不是无可替代,要达到孙武张良那种级别,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