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真实军事才能如何

未知 2020-07-03 12:18
诸葛亮的真实军事才能如何


们现在评价诸葛亮,总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说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这一点无可争议。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十几年,整顿吏治,执法公平,发展农耕,安抚百姓,把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生前、身后的一致肯定和好评。比如,与诸葛亮同时代的谋士贾诩就曾说过:“诸葛亮善治国。”刘晔也曾说:“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而南宋的思想家陈亮则说:“孔明之治蜀,王者之治也。”
 
但如果说诸葛亮是杰出的军事家,则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剥离去小说、话剧等演义,诸葛亮一生最重要的军事行动,主要体现在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即所谓的五次北伐战争。
 
那么,我们就捋一捋诸葛亮在五次北伐战争中的军事表现,以此来了解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判断他是否是杰出的军事家。
 
第一次北伐: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率军攻祁山,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降蜀,关中震动,魏明帝曹睿于是亲自坐镇长安。结果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后撤退并,返回汉中。
 
第二次北伐:建兴六年(228年)冬,趁曹魏与东吴交战之机,诸葛亮率数万大军出散关,包围陈仓。陈仓守将郝昭率领一千多守军坚守不降,诸葛亮围攻二十几日未能攻克,粮食耗尽,又闻曹魏援军已到,只得退军。
 
第三次北伐: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派陈式攻占武都、阴平二郡,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出击,郭淮撤退,蜀汉成功得到二郡。
 
第四次北伐: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再度出兵包围祁山,司马懿和张郃带兵援救。李严运粮不继,诸葛亮粮尽退军。
 
第五次北伐: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斜谷,据五丈原。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分兵屯田,与司马懿僵持达百余日后去世。
 
以上就是诸葛亮五次北伐的简单经过,这样简单的经过叙述,当然无法看出有何问题,我们需要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广告岳母练瑜伽过度受伤,女婿趁她不能动竟做出这种事!
 
1
 
第一次北伐前,魏延曾提出给他五千兵力,从子午谷奇袭长安。诸葛亮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是诸葛亮认为魏延的策略过于冒险,危而不妥。所以,他坚持自己的策略,认为攻打岐山不仅道路平坦,而且安全,可以稳稳当当地取得陇右地区,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取胜而不会有失。
 
不可否认,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确实有冒险的成份。但正如《孙子兵法》所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以蜀汉当时的国力,诸葛亮想要堂堂正正地与曹魏对抗,简直的以卵击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蜀汉想要打败曹魏,或平定中原,匡扶汉室,只能是出奇制胜。
 
有人说,即便是诸葛亮采纳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即便是魏延打下了长安,等曹魏回过神来,长安也是守不住的。
 
这话其实是毫无道理的。其一、魏延攻打长安,本身就是奇谋,是为了牵制曹魏的有生力量,配合诸葛亮攻打岐山,而非真要守住长安;其二、魏延即便守不住长安,也可以作为一支插入敌后的游击力量,扰乱曹魏的战力部署,这也是有利于缓解蜀汉的正面压力,帮助诸葛亮占据陇右——假如诸葛亮真能占据陇右的话。
 
试问,如果当时魏延真的从子午谷攻打长安,那么后来魏明帝还能从容地坐镇长安,把全部兵力都调往岐山去对付诸葛亮吗?
 
还有人说,诸葛亮之所以不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因为他爱兵如子,不想损失五千兵力。
 
这话更是不值一驳。自古就有“慈不掌兵”说法,打战争天下,哪有不死人、不牺牲的呢?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是要占据绝对的优势。而蜀汉对曹魏只有劣势,哪有优势?不死人、不牺牲、不战而屈人之兵,都是痴人说梦罢了。如果诸葛亮连这样的觉悟都没有,还与曹魏争什么天下?
 
何况正如我们之前所说,魏延的部队出了子午谷,未必就会全军覆没,说不定在绝境之下,他真就如当年的韩信一样,杀出一条血路来了呢?
 
再退一步说,即便魏延全军覆没,但他牵制了曹魏的兵力,支持了正面战场,让诸葛亮攻打岐山更加顺利,少受损失,不是也弥补回来了吗?后来的事实证明,由于没有牵制力量,曹魏可以毫无顾忌地全面压向岐山,使蜀汉的损失更加严重。
 
 
 
2
 
诸葛亮五次北伐的行军路线,除了第一次和第三次出人意料,其他三次都被曹魏看破。
 
比如,第一次北伐之后,曹真认为,诸葛亮必定会以祁山之败为戒,以后一定会从陈仓出兵,于是让将军郝昭等驻守陈仓,修建城池。
 
果不其然,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真就从陈仓出兵。郝昭等后来之所以能够顶住诸葛亮数万大军近一个月的进攻,靠得就是城池坚固。而这其中的一大半功劳,既要归于曹真,也要归于诸葛亮。因为,如果诸葛亮不按部就班,曹真就无法猜到蜀汉大军的出兵路线,郝昭也就无法凭此名垂青史。
 
再者,郝昭守陈仓时,手下只有一千多士兵,而诸葛亮却有数万士兵,虽说陈仓城池坚固,但以数十倍的兵力打一座城池,二十几日拿不下来,一方面说明蜀汉军队的战斗力确实很差劲,另一方面也说明诸葛亮的作战指挥有问题。
 
 
广告在私人飞机上,一般空姐都要做什么?富豪说出了其中的隐秘!
 
3
 
第三次北伐,无论是出兵的时间,还是用兵的地点,都有些出乎曹魏的意料。从时间上看,第三次北伐与第一次、第二次北伐,中间仅仅过去了几个月,曹魏没有料到,蜀汉在连吃两次败战之后,会这么快就发动了第三次北伐;从地点上来看,曹魏也没有料到。蜀汉之所以北伐,是想打通出兵中原的通道,而第三次北伐,打得却是武都和阴平,完全不在通道之上。
 
另外,第三次北伐之所以能够取胜,除了上述曹魏没有意料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诸葛亮不再按部就班,而是出奇制胜。他先派部将陈戒攻打武都、阴平二郡,引诱雍州刺史郭淮领兵前去相救,然后再亲自坐镇建威城,以逸待劳,等着郭淮。郭淮在半路上见到诸葛亮,只好退去,诸葛亮于是十分从容地攻下二郡。
 
但这能体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吗?第三次北伐蜀军获胜,与其说是诸葛亮神机妙算,不如说是误打误撞,赢得十分侥幸。
 
 
 
4
 
第四次北伐实际上是第三次北伐的延续,在第三次北伐中,诸葛亮取武都和阴平二郡,就等于告诉天下人(当然也包括曹魏),他的第四次北伐仍然要攻打岐山。所以,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兵岐山时,曹魏非常迅速地作出了应对,命司马懿驻扎在长安,统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抵御诸葛亮。
 
这一次,诸葛亮铆足了劲要与曹魏大打一场,却遇到了狡猾如狐、死不要脸的司马懿。
 
司马懿的策略是据险坚守不战,诸葛亮率军撤退,他也不出战,只是一路尾随。诸葛亮求战不得,后方李严又出了问题,粮食供应不上,最后只好真的撤军回汉中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探讨,即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为何会求战不得?除了司马懿老谋深算、打定主意要耗尽诸葛亮的粮食,逼迫诸葛亮自行退兵之外,难道就没有诸葛亮在作战中缺乏灵活指挥的原因?
 
战国时期,魏国派庞统率兵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孙膑建议田忌采取“围魏救赵”之计,并以逸待劳,在庞涓撤兵回魏国的路上截杀魏军。庞涓因此打败,自杀而死。
 
楚汉相争之时,魏豹叛汉,在蒲坂屯驻重兵,封锁河关(黄河渡口临晋关后改名蒲津关),试图只守不攻,耗死汉军。韩信将计就计,故意多设疑兵,陈列船只假意要渡河关,而伏兵却从夏阳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袭击魏都安邑。魏豹大惊,引兵迎击韩信,韩信大胜,虏魏豹,平定魏国,改魏为河东郡。
 
孙膑打败庞涓,韩信打败魏豹,都是在战争中灵活用兵的例子。如果诸葛亮在北伐中也能够如孙膑和韩信一样灵活指挥,何愁不能与司马懿决一死战?!
 
 
 
5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到达郿县,驻军在渭水南面。此时,诸葛亮至少有两个选择:一是从武功出兵,依山而往东;二是向西前往五丈原。
 
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背水立营后,对将领们说:“诸葛亮如果从武功出兵,依山而往东,确实可怕;如果向西前往五丈原,将领们就没事了。”他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如果诸葛亮驻军五丈原,那么他司马懿就有办法让诸葛亮像第四次北伐一样求战不得,容易对付。
 
结果诸葛亮还就选择了司马懿认为的容易对付的方式,驻军五丈原。
 
不仅如此,诸葛亮因为前几次出兵都是由于运粮跟不上,使自己志向不能伸展,在驻军五丈原后,竟然还分出部队实行屯田,作为长期驻军准备。
 
毛在点评夷陵之战时指出,刘备的蜀军"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这句话,实际上同样适用于诸葛亮的北伐。
 
诸葛亮没能吸取夷陵之战的经验教训,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与司马懿正面较量。但狡猾的司马懿只要坚守不出,诸葛亮即便不病逝五丈原,最终也只能徒劳无功,唯有劳师动众、空手撤军一途。
 
 
 
6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军撤退,司马懿看到蜀军留下的营垒,称赞诸葛亮为“天下奇才”。
 
司马懿这话有多少真心实意我们不得而知,他说这话,更多的恐怕是“胜利者称赞失败者”,抬高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并为因自己之前主张坚守不出(魏军将领对此颇有异议)找借口罢了。
 
诸葛亮写有《南征》,《北伐》,《北出》等军事著述,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改良连弩,对古代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但我们看三国到隋朝对诸葛亮的评价,大多只集中于诸葛亮的治国才能,把他看作是如管仲、萧何之类的人物,极少称赞其军事才能的。
 
直到唐朝,诸葛亮才正式摇身一变,成了军事家。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唐太宗与李靖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其后,唐朝又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唐朝之后,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除了宋代的苏轼、洪迈等少数几人称赞其军事才能,清朝的康熙、乾隆称赞其忠心外,几乎又都回到了其治国才能上来。
 
当然,这些评价不包括《三国演义》以及把《三国演义》当正史的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