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建设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未知 2019-08-22 16:25
加强社会建设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已经成为市委党校2019年度秋季主体班课程体系与教学科研方面的重点内容,而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减贫脱贫、医疗健康、社会治理等重要民生领域。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涵盖了民生领域方方面面,并提出了许多科学论断。认真学习贯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全党全社会深刻认识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社会建设肩负着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使命和功能。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体现在各个方面和领域,但最根本的还是“民生短板”。解决好民生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都能分享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社会建设肩负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使命和责任,社会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社会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可以为国家治理注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活力,可以更好地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拓展他们参与的空间。只有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

    二、加强社会建设,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实现高水平民生,最根本的是要靠发展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进一步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我们要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民生改善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指出:“抓民生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加大民生改善,进一步办好公平优质、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互相融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