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脱贫攻坚统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未知 2019-04-23 18:00
以脱贫攻坚统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民委的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以脱贫攻坚统领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打造“三张牌”, 突出抓好“四件大事”,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为确保到 2020 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打下稳步基础。  
 
  一、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小康情况及主要成效  
 
  大理州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全州有白族、汉族、彝族、回族等13个世居民族,2018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363.5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0.12万人,占总人口的52.30%,白族人口124.10万人,占总人口的34.14%。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州委、州政府深入学习贯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部署,坚持精准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聚焦聚力深度贫困,采取超常规举措,精准务实推进产业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主要做法
 
  一是在落实攻坚责任上持续发力。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衡量“四个意识”的具体标准,全面落实政府脱贫攻坚主体责任。2018年,州政府先后召开12次常务会,认真学习贯彻 总书记在成都主持召开的脱贫攻坚座谈会议精神、全国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省委陈豪书记到大理调研脱贫攻坚的指示精神,做到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部署落实中央和省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决策部署,确保全州脱贫攻坚健康发展。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州脱贫攻坚工作会议,5次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11次组织召开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推进现场会议,适时研究全州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年度目标任务有力有序推进。  
 
  二是在抓政策强支撑上持续发力。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大理州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陈豪书记指示精神加快云龙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同步完善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等系列配套文件,健全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基础,为深入推进全州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指导和执行依据。  
 
  三是在精准施策上持续发力。以脱贫措施“户户清”、项目库建设和动态管理为抓手,全面提升全州脱贫攻坚精准度。持续强化贫困对象动态管理, 2018年度全州新识别1926户6583人,返贫149户485人,脱贫人口22583户81539人,未脱贫12262户39859人,扣紧扣好了精准扶贫“第一颗纽扣”。抓实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乡级“路线图”、村级“施工图”建设,规划项目30237个,规划总投资170.72亿元,理清了县乡村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刚性投入、各级责任主体、行业部门任务责任,形成精准指挥、精准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的新机制。建立行业部门与扶贫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脱贫攻坚数据一月一比对,对工作进展一月一通报,脱贫攻坚统计监测更加精准。  
 
  四是在构建大扶贫格局上持续发力。全州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做好上海浦东新区对口帮扶11个贫困县的扶贫协作工作,加快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拓展帮扶协作领域,提高帮扶协作实效。2018年,争取投入援滇资金3.28亿元,重点实施产业发展、农村建设、人才支持等三大类93个项目。整合省、州、县下派工作力量,在全州541个贫困村组建了541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派驻2146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扶贫工作队进一步优化。全州共有1496家单位参与“挂包帮”定点扶贫,“挂包帮”定点扶贫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州级行业部门制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计划,签订行业扶贫“军令状”,全力推进行业扶贫。全面运用好“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深入开展村企合作、结对帮扶,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能力。加大扶贫宣传工作,精心组织“10·17”扶贫日活动,表扬先进典型,讲好“大理扶贫故事”,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五是在攻克深度贫困上持续发力。把云龙县和5个深度贫困乡镇、153个深度贫困村及505个州市交界地区结合部自然村列为深度贫困地区给予重点支持。在全州深度贫困地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专项行动,着力破解区域结合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区域发展的制约瓶颈,增强发展后劲,分批分步实现全面小康。建立州级领导挂钩联系深度贫困地区制度,州级领导加挂5个深度贫困乡镇和深度贫困村,县、乡领导挂钩深度贫困村和结合部深度贫困自然村,153个深度贫困村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选派30个州级单位增挂云龙县的29个贫困村,发动州内爱心企业帮扶云龙县贫困村,积极对接联系33家上海市国有企业结对帮扶深度贫困村。州政府每年给予每个深度贫困乡镇10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补助。  
 
  六是在资金筹措管理上持续发力。2018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2.66亿元,严格落实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加强资金监管,2018年组织了3次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对各贫困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及扶贫项目实施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在对2017年州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自评的基础上,聘请第三方对2017年州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进行评价,并及时将检查和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各县市,抓实整改,切实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七是在提升干部攻坚能力上持续发力。全面落实“当行家、做专家”要求,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要求,全面提升各级干部扶贫政策业务水平。出台《大理州2018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2018年9—10月州、县、乡村负责同志共计150人分三期到上海交大开展脱贫攻坚系列培训。加大对贫困村、深度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力度,选派13名村党组织书记到昆明参加全省行政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在州委党校举办110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的示范培训班,各县(市)对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全员培训。全州共举办各类专题培训113场次,培训各级各类扶贫干部47292人次。  
 
  八是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上持续发力。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活动,实施政策宣传、特色宣讲、主题演讲、文艺演出、乡村文化氛围营造、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先进典型选树、群众满意度提升九大行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持续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脱贫的决心和斗志。  
 
  九是在督查考评上持续发力。实行最严格的脱贫攻坚督查考评制度,强化结果运用,严肃追责问责,以硬要求落实硬任务,以硬措施实现硬目标。认真组织开展祥云等5个贫困县摘帽退出工作,抓实2018年申请贫困退出漾濞等4个贫困县、乐秋等6个贫困乡镇和赵卡拉等153个贫困村进行实地核查工作,严把退出关口,确保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质量,推进了各项扶贫政策精准落地落实。  
 
  (二)取得的成效  
 
  大理州以脱贫攻坚统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举全州之力,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务实推进脱贫攻坚。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签订“政治生命责任状”,压实领导责任,压死工作责任。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对标对表抓落实。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除农村危房、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八是社会保障扶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祥云、宾川、巍山、洱源、鹤庆5县顺利脱贫摘帽。漾濞、永平、南涧3县达到脱贫退出标准,申请摘帽验收,弥渡、剑川、云龙3县脱贫攻坚有力推进。2018年8.15万人脱贫,6个贫困乡镇、136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42%。2018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9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0元,分别增长7.9%和9.2%,民族团结和睦指数和民族团结进步指数均达 100%。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还有一些困难和和问题。一是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大理州虽然实现了5个县摘帽,但剩下的6个贫困县基础条件更加薄弱,自然环境更加恶劣,脱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二是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全州剩余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属于因病、因残、因灾和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致贫,“精神贫困”和素质型贫困问题突出。三是持续增收难度大。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产业发展基础不牢固,产业培植周期长、难度大、见效慢。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低,新型经营主体总体上量少质弱,利益联结机制不够持续稳定,种养殖技术指导、市场对接跟踪服务不到位。就业扶贫方面,技能培训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同时,受经济下行影响,农产品价格下降,外出务工空间缩小,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固脱贫难度加大。  
 
  二、今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思路和举措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是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一步。大理州将坚持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 总书记对云南对大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州委八届四次全会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突出打造“三张牌”,切实抓好“四件大事”,坚持以脱贫攻坚和洱海保护统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在产业培植壮大、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整治上下功夫,奋力推动大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力争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让全州各族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决胜全面脱贫攻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精准推进脱贫攻坚,把云龙县和5个深度贫困乡镇、153个深度贫困村及505个州市交界地区结合部自然村列为深度贫困地区给予重点支持。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1个贫困县摘帽和33个贫困乡镇300个贫困村出列,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全省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实施好《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全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州级乡村振兴12个试点乡镇、24个试点村为示范,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确保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重点区域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决战洱海保护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牢记 总书记嘱托,增强洱海水质“只能好转,不能下降”的紧迫感,以久久为功的定力、韧劲和决心,坚决打赢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和持久战,努力实现总体水质从Ⅲ类向Ⅱ类目标迈进。全州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山水林田湖草城综合治理取得新突破,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城镇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争当全国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兵。  
 
  (三)强化五网基础建设,夯实全面小康基础。抓好综合交通网建设、抓好水网建设、抓好能源网建设、抓好互联网建设、抓好重大项目投资。打好高速公路建设攻坚战,力争建成9条685公里高速公路,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争取大理高铁枢纽站和大保、大临铁路建成通车。力争完成大理机场中期1000万人次吞吐量改扩建,建成2个以上通用机场,开通口岸机场。积极实施电力市场化交易和大用户直供电,加快增量配电网建设。抓好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大中型灌区建设,配合做好滇中引水工作。加快智慧大理建设,推动网络升级,开启5G时代。  
 
  (四)打好“三张牌”,着力培植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牌”,提升以祥云飞龙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力帆骏马为重点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水平,推进水电铝材一体化发展,着力把鹤庆建成云南最大的清洁载能产业基地,力争把清洁载能产业培植成为千亿元产业。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以工业化理念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把核桃、茶叶、乳畜、果蔬分别培植成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百亿元产业。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进医养结合的大健康产业发展,以“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1户旅游企业上市,新增5A级景区2个,努力把大理建设成为世人健康生活向往之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  
 
  (五)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推进美丽大理建设。以2019年实施“城乡环境提升年”为开端,充分发动群众投身美丽大理建设,以打造和评选美丽大理为目标,绘就美丽大理新画卷。一是建设美丽县城。围绕“干净、宜居、特色”三大要素,打造一批美丽县城,争取3年内每年都有县城进入省级“美丽县城”名单。二是建设特色小镇。巩固大理古城、巍山古城、喜洲古镇、沙溪古镇4个省级优秀特色小镇创建成果,力争双廊艺术家小镇、鹤庆新华银器艺术小镇、剑川木雕艺术小镇等小镇创建为优秀特色小镇。三是建设美丽乡村。积极推广浙江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启动建设一批“森林乡村”,积极创建300个美丽乡村。四是建设美丽庭院。五是建设美丽公路。建设沿线高品质绿化带、景观带和智能设施,打造绿色长廊、鲜花大道和景点式服务区。六是狠抓“厕所革命”。新建改扩建220座以上城镇公厕,完善标识牌,沿街、沿路单位公共卫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实施学校厕所标准化建设,推动农村厕所普及。  
 
  (六)持续改善民生,提升全面小康质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大理大学“一流大学、最美校园”建设,提升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和职业专科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确保3年内完成州医院改扩建,积极筹建大理肿瘤医院、老年病医院等专科医院。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力争全部达标。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举办好各类民族巧取节庆、文化、体育赛事。建设行政村应急广播系统,实现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  
 
  (七)高质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凝聚全面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落实好省“十百千万”示范项目,实施好大理州12个世居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建设。抓好与周边州市结合部和世居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自然村建设发展。坚持每年招收“州内世居人口较少民族高中班”。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规划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尽快与云南民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示范区建设规划评估指标体系、示范创建实践总结提升、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继续跟进示范区建设经验总结提升研讨会成果转换工作,组织好三月街民族节、民族团结进步日等节庆活动,打造民族节庆品牌。全面推进宗教工作“一网两单”制度落实,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探索培育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不断总结形成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传统。按照“积极树立、加强培养、广泛宣传”的要求,分层次树立典型,多途径推荐典型,努力营造典型竞相涌现的社会环境;制定培养规划,推动创建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做好典型事迹的总结工作,广泛、深入宣传典型事迹,增强典型的宣传、教育、示范效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