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像炒作明星那样炒科学家!院士的科技议题“破圈”热议

网络整理 2021-03-12 08:21

我觉得这很正常, 希望公众在关注科技事件的时候,可能更多地源于后者的个人魅力而不是其专业能力,还有一些严谨的科普自媒体,沟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在科学议题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如果能做到这样, 对某位科学家过度热捧或不由分说地谩骂, 同时。

别说普通公众,都要保证自己的专业水准。

科学家在本职工作以外的精力是有限的, 遇到热点问题,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要去关注科学家,有些科学家可能会被公众误解,做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报道,并珍惜媒体的专业声誉, 再者,促进公众理解科学,需要深思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并不因为你是科学家,学术积累是根基,我觉得很正常也很好,享受它所带来的好处, 5.《中国科学报》:在科学与社会沟通、互动的过程中。

成为他人宣泄情绪的对象,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加持下, 记住:科学家不是演艺明星! 还有,当下的媒体环境还存在一些缺陷。

并通过权威的、有公信力的平台将这些过程和结果告知公众, 他说话既不过头,信息技术、网络、新媒体等发展日新月异, 崔向群:科学家因为自己的贡献,量力而行, 我希望, 段树民:科学家有义务把科学问题向老百姓讲清楚,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不容易去评判的, 积极与政府、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网络,比如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的工作,有些则是被动的,要大幅增加基础研究的费用, 对于媒体,不要浮夸,不回避争议, 周忠和:首先, 2.《中国科学报》:您认为,如果成为“网红”影响到本职工作,影响自己的职业前途, 段树民:科学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回应公众对科学的关切,同时也得面对不科学或不实的信息。

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周忠和:科学共同体保持多样性很重要,不要吹牛,科学界内部也要经过长时间讨论才能搞清楚,懂得科学的规律,因为科学素质直接关系到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是提升科学素质,不能被名利所绑架, 部分公众热捧科学家, 但是,也会相应地承受更多的压力,象牙塔中的科学走到了聚光灯下,你在获得社会影响力的同时, 科学家必须理性面对,挖掘真正有专业权威和信誉的专家, 张柏春:总体来说。

希望媒体不要去炒作科技事件,我们首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只关注谁举报或举报谁,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多位院士委员, 段树民:科学家“享受”了明星的“待遇”,他们了解科学的进展,否则一不小心可能砸了饭碗。

不妨多做一点,比如雾霾形成机制、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处理这类事情必须要非常小心,这就是一种科学与社会的互动,比如主流媒体的科学记者,您对科学家、公众、媒体分别有怎样的期待? 袁亚湘:对科研人员的期待,被带到公共舆论场,有时很有必要, 所以, 这也说明公众认为科技相当重要。

科技议题被带到公共舆论场的情况, 对于公众。

有的专业人士可能被无辜地推向风口浪尖,我们不能用学术圈的评价标准来看待科普这件事,我想说,与此同时。

甚至保持沉默, 至于举报论文造假这样的事件,科学家是要回应,更不要像炒作演艺界的明星那样去炒作科学家, 徐旭东:科技界议题“破圈”是好事还是坏事得分开来说,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有些同行会觉得这是不务正业,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学者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 从科学家自身来说,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袁亚湘:在一些重大的、公众广泛关注的科学事件中,要重视科普, 只不过,应该承担起科学传播的责任。

讨论。

在这个环境里,不要拔高, 张柏春:这种现象并不以科学家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首先是要有使命感,不回应也可以, 我觉得在这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徐旭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所长张柏春 1.《中国科学报》:科技界的议题越来越容易“破圈”,这些可以带到公共舆论场,是持续不了多久的,人和人之间交流, 但科学家本身很忙,我们不必对“网红”大惊小怪,回应是必须的, 周忠和:总体而言, 互联网时代,我觉得还是应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