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携带多种病菌,为何不会生病?

未知 2021-08-07 18:26

蝙蝠携带多种病菌,为何不会生病?


今年上半年,蝙蝠成为了自然界中受人类关注最多的哺乳动物,只因为人们怀疑导致这一次全球大流行疾病的源头就是蝙蝠。后来不少病毒专家表示蝙蝠不一定是疾病的源头,但是它的特别之处依然引起科学家和公众的注意,例如它体内随时都可能携带着上百种病毒却毫发无损,它能够适应地球上大多数环境。

蝙蝠对环境惊人的适应能力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研究兴趣,近期欧洲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蝙蝠基因研究最新成果的论文。该论文指出研究人员发现了从六种蝙蝠体内发现了具有高度参考价值的基因组,对于这些基因组的深入研究或许可以让我们弄清楚蝙蝠为什么具有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研究人员在六种蝙蝠的基因组中发现了什么?

来自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荷兰普朗克心理语言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共同展开了这次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人员对马铁菊头蝠、大鼠耳蝠、埃及果蝠等六种蝙蝠展开了基因测序,并且在漫长的研究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高质量的基因序列。之所以称这些基因序列是高质量的,是因为它们有助于科学家研究蝙蝠超强适应能力的根本原因。

一直以来,科学家对蝙蝠拥有不可思议的抗病毒能力的解释是它体内的温度更高,抑制了病毒的活性;它体内的新陈代谢速率更快,同样也起到了抑制病毒活性的作用。而在这次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编号为 APOBEC3的抗病毒基因,它的扩增是蝙蝠对病毒拥有超强免疫能力的关键。

除了抗病毒基因外,他们还发现了这些基因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这六种蝙蝠中发现了与听力相关的基因,并且通过对该基因的研究发现,每一个种类的祖先在产生分支的时候都让这些基因得到充分表达,从而拥有出色的回声定位能力。实际上除了超强的抗病毒能力之外,蝙蝠的回声定位、感知觉以及寿命长也是它们能够很好适应环境的体现,因此对这些基因的研究可以揭示更多的细节问题。

研究蝙蝠对人类来说有何作用?

蝙蝠作为地球上第二大的哺乳动物类群,其种类多达900多种,也是一类有较大机会与人类接触的动物。因此对于蝙蝠体内生理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家弄清楚一些能够感染人类的病毒的生存机理,从而对症下药,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同时,研究蝙蝠的长寿命也有助于科学家揭开生命发展的奥秘,从而可能帮助人类实现延缓衰老。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虽然蝙蝠与人类的关系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敌对关系,但是这种动物有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往往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