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未知 2019-04-24 14:14
  探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北京西南远郊有一片土地因核兴起,这里依然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厂房、生活区和专家楼。工作区中有一幢红色古朴的建筑,被称为反应堆大楼;大楼东侧与之相望的则有一块巨大的绿色磁铁,这是回旋加速器的核心主磁铁。
 
  反应堆和加速器是开展原子能科学研究的基础核设施。有着“中国核工业摇篮”之称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正是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的诞生之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原子能科技事业基本是一张白纸。1955年初,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决定从前苏联引进一座7000千瓦的重水型实验性反应堆和一台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
 
  现年85岁的曾凤英曾先后担任过3位苏联援建专家的翻译,她清楚地记得基地选址时第一次来到这里,当时天下着大雨,车子一下子陷到土路旁的玉米地里。“什么都没有,只能看到野草、泥土,还有很光滑的石头。”
 
  从1956年5月破土动工到1958年7月完工,仅仅历时两年多,一座占地800亩的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就在昔日荒滩田野上屹立而起。当时有评论称,“一堆一器”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已经跨进原子能时代。
 
  1984年、2007年,“一堆一器”先后完成历史使命退役,并于去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如今,在反应堆大楼和加速器磁铁之间有一片树林,苍翠掩映下,是中国两位核工业开拓者钱三强和王淦昌的铜像。
 
  1948年,为了报效祖国,钱三强毅然回国;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便全身心投入到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之中,正是在他的带领下,“一堆一器”才在中国建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焕乔1956年毕业后就来到原子能院从事反应堆中子晶体谱仪工作,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生活区遇到散步的钱三强,钱三强问他工作近况时,张焕乔说有一个测量数据和国外的数据不一致。
 
  钱三强告诉他,做科学研究,一定要反复推敲,提供可靠的数据,重要的数据不要轻易相信国外的,他们也不会轻易给,要自己做工作,相信自己,还要抓紧工作,有紧迫感。“钱先生这段话是提醒我,作为科研工作者,要有使命感,要把国家的战略和需要放在心上。”张焕乔说。
 
  1961年,刚刚从前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回国不久的王淦昌接到了中国原子弹研制的任务,当时他说“我愿以身许国”,从此开始长达17年隐姓埋名的生活。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之后,王淦昌又在技术上全面领导了中国前三次地下核试验,使中国用很少次数的试验,就基本掌握了地下核试验测试的关键技术。
 
  “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如今这12个字已成为原子能院精神,镌刻在原子能院多个显著位置,激励着一代代核工业人不断奋进。
 
  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魏国海说,他来到原子能院就是受到了这种精神的感召。“2005年选择读研院校时,我才第一次知道,钱三强、王淦昌等耳熟能详的科学家都是从这里走出,我决定一定要来,在老一辈科学家工作过的地方继续钻研、工作。”
 
  从中国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出发,原子能院建成49-2堆、微堆、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先进研究堆,开展了池式低温供热堆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以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为起点,原子能院建成HI-13串列加速器等多种类的加速器,开发研制230MeV回旋加速器,应用于抗癌治疗。在核工业人的不断努力下,原子能院将这些先进的核技术转化应用于国计民生。
 
  原子能院党委书记万钢说,原子能院派生出诸多核科研和生产单位,输送了一大批核技术人才,被称为核工业人才“老母鸡”。“原子能院等科研院所的科技水平代表着中国的核科学技术水平,我们将一直坚持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科研基地。”北京西南远郊有一片土地因核兴起,这里依然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厂房、生活区和专家楼。工作区中有一幢红色古朴的建筑,被称为反应堆大楼;大楼东侧与之相望的则有一块巨大的绿色磁铁,这是回旋加速器的核心主磁铁。
 
  反应堆和加速器是开展原子能科学研究的基础核设施。有着“中国核工业摇篮”之称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正是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的诞生之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原子能科技事业基本是一张白纸。1955年初,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决定从前苏联引进一座7000千瓦的重水型实验性反应堆和一台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
 
  现年85岁的曾凤英曾先后担任过3位苏联援建专家的翻译,她清楚地记得基地选址时第一次来到这里,当时天下着大雨,车子一下子陷到土路旁的玉米地里。“什么都没有,只能看到野草、泥土,还有很光滑的石头。”
 
  从1956年5月破土动工到1958年7月完工,仅仅历时两年多,一座占地800亩的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就在昔日荒滩田野上屹立而起。当时有评论称,“一堆一器”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已经跨进原子能时代。
 
  1984年、2007年,“一堆一器”先后完成历史使命退役,并于去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如今,在反应堆大楼和加速器磁铁之间有一片树林,苍翠掩映下,是中国两位核工业开拓者钱三强和王淦昌的铜像。
 
  1948年,为了报效祖国,钱三强毅然回国;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便全身心投入到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之中,正是在他的带领下,“一堆一器”才在中国建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焕乔1956年毕业后就来到原子能院从事反应堆中子晶体谱仪工作,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生活区遇到散步的钱三强,钱三强问他工作近况时,张焕乔说有一个测量数据和国外的数据不一致。
 
  钱三强告诉他,做科学研究,一定要反复推敲,提供可靠的数据,重要的数据不要轻易相信国外的,他们也不会轻易给,要自己做工作,相信自己,还要抓紧工作,有紧迫感。“钱先生这段话是提醒我,作为科研工作者,要有使命感,要把国家的战略和需要放在心上。”张焕乔说。
 
  1961年,刚刚从前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回国不久的王淦昌接到了中国原子弹研制的任务,当时他说“我愿以身许国”,从此开始长达17年隐姓埋名的生活。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之后,王淦昌又在技术上全面领导了中国前三次地下核试验,使中国用很少次数的试验,就基本掌握了地下核试验测试的关键技术。
 
  “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如今这12个字已成为原子能院精神,镌刻在原子能院多个显著位置,激励着一代代核工业人不断奋进。
 
  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魏国海说,他来到原子能院就是受到了这种精神的感召。“2005年选择读研院校时,我才第一次知道,钱三强、王淦昌等耳熟能详的科学家都是从这里走出,我决定一定要来,在老一辈科学家工作过的地方继续钻研、工作。”
 
  从中国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出发,原子能院建成49-2堆、微堆、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先进研究堆,开展了池式低温供热堆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以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为起点,原子能院建成HI-13串列加速器等多种类的加速器,开发研制230MeV回旋加速器,应用于抗癌治疗。在核工业人的不断努力下,原子能院将这些先进的核技术转化应用于国计民生。
 
  原子能院党委书记万钢说,原子能院派生出诸多核科研和生产单位,输送了一大批核技术人才,被称为核工业人才“老母鸡”。“原子能院等科研院所的科技水平代表着中国的核科学技术水平,我们将一直坚持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科研基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