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与肠道问题有关?

未知 2021-04-08 18:54
自闭症与肠道问题有关?


由于个体差异大,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孤独症(即自闭症)被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列为全球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之一。

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受损、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每一个孤独症患者的背后,是对这一疑难杂症的顽强抗争。

抗争的不仅是一个个普通家庭,还有各国科学家——肠道菌群失调或与孤独症的发病有关,是当前研究中的一派观点。

不久前,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论文指出,孤独症儿童肠道菌群失衡,导致其肠道解毒功能受损和机体毒素蓄积,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这或与孤独症的发病原因有关。

这一研究成果是怎样发现的?肠道菌群失衡“致病”新机制的发现,有着怎样的意义?在孤独症的治疗上给人以怎样的启示和可能?带着一系列问题,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深入采访了权威专家。

 

 

孤独症儿童肠道菌群存在明显缺陷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常见智力障碍、语言发育障碍、胃肠道问题、睡眠障碍和癫痫等症状。

近年来,在孤独症、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等疾病研究领域,一个较前沿的方向是将发病原因聚焦在“脑-肠轴”的影响机制,探索肠道菌群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的肠道菌群通常失调,但肠道菌群失调和孤独症是怎样的因果关系?肠道菌群如何参与孤独症的发病机制?一系列问题亟待探索。

2岁半时被确诊为孤独症的丁丁,有敲头、打人等严重自伤和伤人行为,在肠绞痛时表现得最为严重。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物信息学系副教授王娟介绍,经过两年的肠道调整,丁丁目前能够在幼儿园普通班独立上学了。

王娟认为,肠道就像人体健康的守护屏障,健康的肠道菌群能分解毒素,保护线粒体功能免受损伤。失衡的肠道菌群因为不能有效分解一些毒素,使得线粒体功能受损。王娟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研究员康禹团队近期合作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肠道菌群在解毒酶和通路方面有明显缺陷。

研究人员发现,环境毒素暴露是孤独症致病的重要环境因素。肠道菌群对人体来说是一道重要的解毒屏障。孤独症儿童肠道菌群解毒功能的降低,可以导致其对环境毒素暴露更敏感,毒素蓄积进入血液,损伤细胞的线粒体功能,进而导致孤独症的相关症状。患儿体内的解毒酶越少,线粒体功能紊乱的标志物检出越多,患儿表现出的孤独症症状越严重。

 

 

标签